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永世之花 » 第066章 领悟法则

第066章 领悟法则

    为了勘测出法则之地的位置,办公室把各个山门临时重组,进行时空裂缝的勘测工作,他们一共分成了八个勘测组的和一个联络组,共九支队伍:

    乾一组,组长是办公室三品天师李于,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正北方向;

    坤二组,组长是龙虎山三品天师张卿来,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正南方向;

    坎三组,组长是武当山二品天师王平,领三位道长组员,负责正西方向;

    离四组,组长是五朵山二品天师清玄,领三位组员,负责正东方向;

    震五组,组长是老君山一品天师付椒,副组长青城山一品天师白子画,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西南方向;

    巽六组,组长是终南山一品天师钟无境,副组长齐云山一品天师言眉,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西北方向;

    艮七组,组长是崂山一品天师会不该,副组长崆峒山一品天师久不面,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东南方向;

    兑八组,组长是罗浮山一品天师归无味,副组长五朵山一品天师未果,领两位道长组员,负责东北方向;

    协九组,组长是三清山二品天师赵天朝,领六位道长组员,十二位道士,负责各组之间的联络沟通、协调配合、后勤补给,还有善后工作,所以九组的人员配置最多。

    至此,境内的十二位天干(天师),二十四位地支(道长),四十八星宿(道士)和六十四卦(三品道童)全部出动,如果李于图谋不轨,这等强大的阵容足以横扫鬼门关,能让十殿阎罗都胆颤心惊。

    为了这次的行动顺畅,和步调节奏一致,他们全部集中到了青城山上,在那里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祭祀仪式。

    李于头戴鱼尾冠,横叉雷击桃木道簪,身穿五色道袍,Y字领,领后悬一枚靖康通宝,腰悬佩剑,脚踩道靴,手持浮尘;

    青衫道长,结发髻,无冠,横叉雷击桃木直簪,身着青色道袍,Y字领,领后悬一枚大宋通宝,左腰悬葫芦法器,脚踩双面鞋;

    黄衫道士,结发髻,无冠,横叉雷击桃木直簪,身着黄色道袍,Y字领,领后悬一枚崇宁重宝;

    灰衫道童,结发髻,横叉雷击桃木直簪,身着灰色道袍,Y字领,领后悬黄金葫芦,手持五株钱。

    祭祀还没开始,他们的阵容就吸引了全国有心者或同行的密切关注,像那些没有正统道门受箓的,没有协会发放箓牒的,和没有组织的传承的野道之类的群体,他们都想找个机会加入组织。

    但是,世间修道的事儿哪有那么容易的,他们行内正统有句话说,凡是徘徊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基本都是资质不够或心术不正的人,这是他们很难得到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所谓“散仙”只是几个同样遭遇的群体的内部互吹罢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社会上的“散仙”有道士境的,更别提带品阶的了。

    不管哪个行业,资源和传承是很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传承了几千年已经非常成熟的修炼心法,或很隐秘的修行功法,又或者是山门密辛和人员关系,都不是那些所谓的“散修”群体可以比拟的和想象的。

    要不有句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背靠山门好纳福呢。

    可世事无绝对,也终究是有例外的,像那些早就隐秘行踪久不露面的修行者,和不愿意加入组织,更不屑于固步自封的“散仙”群体。

    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逍遥者,不受规则束缚,不受红尘牵绊,更不受物质左右,他们的精神需求很高,以至于瞧不上他自身以外的任何事儿,除非天塌地陷,危及自身性命,否则绝对难以得见其真容。

    祭祀大典也省去了很多繁文缛节,一切从简,这很符合办公室的一贯作风,只要是无伤大雅的,能省则会尽量省去。

    上午集结完毕后,祭祀在正午时分已经基本结束,到了典礼的最后,李于大手一挥,率先领着乾组出发,其余七个组的人员也紧随其后陆续出发,九组的内部则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

    队伍的行进位置,距离,工作时长和饮食起居,他们全程掌握,这种工作会一直持续到任务结束。

    青城山分开以后,八支队伍分别走向自己所属的既定方向,分开后他们各组之间并不干涉,如无性命攸关的事,他们也不会主动联络,彼此间不越矩,瑾守成规。

    法则之地一如既往的沉静,换做是普通人在这里呆上个十天半月肯定会疯掉,没人能受得了偌大的林子里连一只鸟叫声都没有,也没人能受得了这该死的山林间一丝风都没有,甚至连他娘的气味都没有。

    如果没有符文的加持,两个普通人之间也根本不可能听到彼此的交谈声,其实光食物这一块都能饿死人。

    那些看似争奇斗艳的花,还有那些茂盛的草丛和浓密的树干枝叶,它们就跟塑料做的一样,尽管颜色娇艳欲滴,美丽夺目,可就是让人觉得不得劲儿,总感觉欠缺点什么。

    花纹艰难的睁开了眼睛,茫然的望着上方没有白昼更替的天空,心头思绪翻转,他就这样仰面躺着,保持着晕死过去后的姿势,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偶尔眨动的眼眸中还有亮光,由不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已经身死道消。

    “空间是物体不同的存在形式么,或物体运动的状态差异,又或者是物与物的位置差异度量?”花纹醒来后,脑海里就在不断模拟着与白玉的大战过程,也在思索和完善着空间的形态和特征。

    模拟了上千遍以后,他把另外两人的符文气息加以修正,好用来构建复盘影像,才能把三人斗法时的道法波动,和符文轨迹呈现在眼前,就像上帝视角一样,方便他全方位的仔细观察和揣摩。

    这跟他在施展术法时的神识探测不同,这种观察更直接、更清晰,能直观的精确测量道法波动的频率,以及七轮相互协作从而产生符文波动的时间规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揣度空间的本质。

    空间和时间密不可分,如果说空间是长宽高,大小的表现,那么时间就是测量这种距离位置的工具,空间是线,时间就是点,用点串成的线,最后由线并成的面,无限扩大。

    花纹渐渐的摸清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但是构建出精准的画面还需要时间的加持,而构建出小方位立体的模块并加以串联,其更是难上加难。

    这种行为和工作量类似于初学者用电脑三D建模,但又不尽相同,电脑建模需要精准的数据做为支撑,每间房子的空间展现和格局都不同,最后房子整体的格调还得看上去协调。

    而花纹所构建出的空间,是用时间来呈现的,这里的每个点都需要遵从自然法则的规律,稍有差池就会像法则之地里目前出现的状态一样,显得死板和僵硬,缺少灵魂。

    而且,就花纹目前的道行来看,他所施展出的时间规则还非常的生疏,他也不知道如果构建失败后,还有没有重复一次的机会,他不确定如果构建失败了,自己还存不存在,所以他一直在模拟并完善着。

    花纹就像长在了法则之地的草地上,与草木一体,他脑海里重复模拟着他想要呈现出的法则之地的样貌,直到认为满意了以后,才会灌注符文扩大神识的笼罩范围,继续用神识探索着。

    他必须小心谨慎,必须精准无误,必须全神贯注,也必须完成,因为这样他才能走出这片由三座法阵结合构建出的困地,否则终将寿元耗尽,油尽灯枯。

    伏羲道祖宽宏大德,他的道是洪荒大道,是乾坤之心,也是法则之始终。

    女娲道祖母仪天下,她的道润物无声,如涓涓细流,悄然间转换一切。

    就如他们构建出的乾坤,天道,万物生来万物死,生死凋敝又万物轮回,生生不息。

    花纹神识中最后模拟构建出了一方小世界,或者说是“法则之地”,这个小天地就是为了防止被大能者破坏,或损毁而故意设的道场,如有外界强大的道法波动,法阵会自行启动,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法则之地”里的六十四个人在无限轮回,所以有时他们偶尔会仰望天空,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在轮回中渐渐学会了思考,社会变革也在悄然转换。

    母系氏社会的六十四个人,到了父系氏社会时已经多出了一倍,原始社会彻底过渡到封建社会时,人口再次暴增,一千年后重新洗牌,一切社会活动再次跨越,然后就是人口暴增…

    五万年后,花纹原本模拟构建出的六十四个人,六十四种人格,繁衍到了六亿人,历史变革再次被刷新。

    花纹仔细盯着六十四个人,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基因在复制,轮回,改变,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法则之地的池水上方突然被一层似有似无的薄膜覆盖住,并持续向周围非常缓慢的延伸,扩散。

    花纹的神识继续扩大,他脑海中的阵图也在扩大,神识笼罩之下一切尽在掌控,在那里他可以随心所欲,万物的生死,荣辱兴衰,只在一念之间。

    他刻意抹除了那个世界的道法,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集体迈入新的历史征程,人们开始物欲横飞,索求无度,社会风气污浊不堪,人伦纲常更是面目全非,诡诈遍行于世,不义随处可见,肮脏龌龊无处不在。

    “这就是世间的常态么?每当有清醒而正直又敢于直言的人,都会被集体疏远,排挤,从而活的非常落魄和拮据,甚至被坑杀!

    用三情结党营私,表面满嘴的大义,实则背地里尸位素餐,脏污狼藉,成妖作怪!”

    花纹起初还能做到从容旁观,对模拟出的设定还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随着时间线的拉长,他的热情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此他非常愤怒,也认为这样的世间根本就不该存在,就像它从来都没有存在过那样。

    花纹再也不想去看这世界一眼,再也不愿意相信所谓的纲常伦理,所谓的公约良俗,等等这类可笑的自欺欺人的秩序,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然而,就在他毁灭的念头刚刚升起,也打算了却那个虚伪的小世界的时候,脑海中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打铁的声音…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