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煞十二宫 » 第一百三十四章让戏剧自行发展

第一百三十四章让戏剧自行发展

    时间过的很快,也很无趣,批不完,根本批不完。

    还好方同只是当一段时间的皇帝,如果是一辈子,他不干,也理解了昏君的诞生,别的不说,光是不用一天到晚批这破奏书,他就感觉很快乐。

    如果不是有方云熙跟他轮流着来批,我估计都要疯啦。

    特别是那问安的奏折,屁大点事写个几千字,方同几度想把那些家伙叫到皇宫里,命人打一顿。

    好在的是杨华景没怎么上奏折了,方同的勤政程度,让他都挑不出毛病。

    “陛下,找您的,是左太尉的副将”,刘囍递来通讯玉符。

    “什么事?”

    “陛下,不好了,雪国那边又增兵了,还有南蛮二国以及新齐,也往御南城增兵了近二十万。

    国内,万民军那边,陈岐山麾下的四大天王都出动了,短短几天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五座城池,同时罗刹大人那边遭到万民军的突袭,首战遇挫,现在退守裕城。

    幽王也是,突然转守为攻,来势异常凶猛,左太尉正在亲自领兵跟他对峙”。

    来了!果然啊,之前是在酝酿一场大的风暴,方同并没有太过惊讶,“好,我知道了,稍后我会让人往边境和你们那边增兵”。

    兵营之中的事极为保密,少有人知,哪怕是杨华景,上官云,魏千他们也是了解的不多。

    听到女帝陛下说会同时增兵,副将惊愕愣住,朝廷有那么多兵力吗?能往拒雪关,御南城,他们这边,罗刹大人那边,四个地方同时增兵!

    与此同时,永安城中,大街小巷,各处茶馆悄然流传出一则消息。

    “听说啊,皇室男丁并没有死绝”。

    “不可能,如果那样那群腐儒书生早就闹起来了,上次不就是嘛”。

    “主要还是看,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真有男丁幸存,那群腐儒绝对会闹起来”。

    “也是,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此事如巨石落入水中,溅起巨大的浪花,水波纹四下扩散,短时间内传遍永安,甚至传到其他各州府。

    正如市井百姓所言,永安城中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动了心思。

    城北某间雅致的茶馆。

    身穿一袭灰色长衫的刘裕推开包厢门。

    “长青兄,你终于来了,坐坐坐”,包厢中等待许久的青年笑着招呼,倒了杯茶水。

    刘裕在茶几旁落座,两人先是闲谈片刻,客套一番,接着刘裕急不可耐说起正事。

    “元英贤弟,你所言可是真的?”

    “当然,千真万确”。

    青年名叫林秀吉,是个科举两次落榜的寒门仕子,刘裕的情况跟他差不多,两人自诩满腹文采,从小饱读诗书,奈何如今贪官横行,皇帝昏庸,科举舞弊屡见不鲜,功名已经跟银两挂钩,他们这等家境贫寒之人想凭本事考上功名,光宗耀祖,可以说难如登天。

    “这消息你是从何得知?是哪位皇室子弟?”刘裕急切追问。

    本以为此生就这样了,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如今得知有此等大机缘,假如自己拥护那位皇室子弟登基称帝,会没有仕进之路?这是他飞黄腾达的机遇啊!

    “是魁王之子,赵常湛,我表兄乃是他身边的客卿,此事便是他告诉我的,也是他找我帮忙,想联合各文坛大家,世族,权贵推举世子登基”。

    林秀吉说完,又不满嘟囔道:“长公主乃一介女流之辈,女人怎么能当皇帝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长青兄你说是不是?”

    刘裕听他解释完,确认了真的有皇室男丁,立马附和,“就是,这于理不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来劲,同时已经开始幻想着以后飞黄腾达,都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自古以来都是男的当皇帝,甚至世族大家中的家主之位都没有过女子继位的先例,赵世子一来,必定有大批人拥护,登基称帝顺理成章,轻而易举。

    “咯吱”

    两人说话间,突兀地,门再次被推开,刘裕看去,见是一位身穿名贵玄袍,头戴玉冠,手持折扇,年近三十的男人。

    刘裕的皱起眉,刚欲开口呵斥。

    “表兄,你来了”,林秀吉立刻起身,热情上前迎接。

    刘裕瞧见这一幕,略微有些不悦,迎接自己时他都没起身,两人一对比,高下立判。

    林秀吉迎着男人到茶几旁坐下,指着刘裕介绍道:“这位是刘裕,刘长青,我的好友”,接着指着男人介绍道:“他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表兄,复姓公孙,单名一个阳,字淮竹”。

    虽心生不悦,但比起仕途这都不算什么,刘裕挂上笑脸,拱手作揖,“公孙兄”。

    .....

    御书房。

    听闻这则消息,方同稍稍有些意外,还真有个剩的,被自己猜中了,不过无所谓,事前已经做过那么多准备,想从自己手中夺权,怕是没人有这个本事,他倒是有些好奇,这场戏接下来会怎么演!

    一旁的刘囍却有些焦急,麻烦了,而正在这时,他察觉到通讯玉符有动静。

    “陛下,上官丞相找您”。

    方同接过,就听另一边的上官云问,“陛下,城中的流言你应该有所耳闻吧,需要压一压吗?”

    “不用”,方同批阅着奏折,浑不在意。

    沉默片刻,上官云又隐晦询问。

    “臣已经派人调查并确认过,的确还有位皇室男丁,是魁王嫡子,赵常湛,臣觉得这其中有古怪,极有可能是雪国或南蛮二国那边做的,如果是这样,那之前皇室男丁一夜间全部暴毙之事多半也是他们做的,留下这么一个人,为的就是此时发难,让大夏乱起来,他现在离着永安城还很远,过来最少需要四日路程,需不需要派人...”。

    上官云的话没说全,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干掉那魁王世子。

    “不用!”方同否定他的提议,突然暴毙,一想就知道是谁干的,虽说无所谓,即便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撼动不了他的皇位,但相比于此,方同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还有就是借此,他想试探一下朝中那些官员,城中那些功勋权贵,世族大家的态度,如果有人跳出来,正好一并清理了。

    “那需要做点什么吗?”上官云请示。

    “不用,一切照旧,你该干嘛干嘛,这事不用管了,朕会亲自处理”。

    上官云听他这么说,也没再废话,又汇报一些事情后切断通讯,继续忙去。

    .....

    城中,刘裕和林秀吉四处奔波,联系到了不少与他们一样郁郁不得志的寒门仕子,还有一些被撤职的官员。

    之前这些人靠着银两混了个一官半职,反贼打来的时候想跑,可又舍不得,也有跑了的,然后在永安城安稳下来后又跑了回来,想继续做官老爷。

    在上官云看来,这些人都是饭桶,整改时全给撤了,一群人对此愤愤不平,但没办法,有气也只能憋着,而现在这天大的好事落下,哪能错过。

    联系到这些人后,刘裕和林秀吉又开始带着这些人去拜访那些文坛大家,世族家主,功勋权贵。

    但结果却是,事态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一呼百应,那些文坛大家虽然接见了他们,可都表示了拒绝,少部分德高望重的老人还隐晦的劝说他们不要去掺和此事。

    利欲熏心的一群人并没有将这话听进去,部分被撤官的人反而还嘲讽起来,说他们妄读圣贤之书,然后被人赶了出来。

    而那些世族家主,功勋权贵则更是闭门不见。

    在他们眼中,这群人就是瘟神,那些文坛大家只要不参与,女帝多半不会动他们,没必要,但自己不一样,但凡接触,保不齐女帝就会找个由头把他们给办了。

    就比如此时,刘裕正站在瑛国公府前,想要求见瑛国公,可没想到过来一看,大门紧闭。

    刘裕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门开了,一门房小厮探出半个脑袋,打量他两眼,没见过,且衣着穷酸,“你谁啊?”

    “晚辈刘裕,刘长青,求见瑛国公...”。

    他的话还在说,但小厮已经听不下去了,因为管事的吩咐过,给了他们一张名单,如果这些人求见直接拒绝,其中就有刘裕这个名字。

    “我家国公病了,正卧榻在床,不便见客”,说完,小厮立马关上门,去向管事的禀报此事。

    刘裕愣在门前,又病了?他去求见过五位功勋权贵,世族家主,三位告病在床,这么巧?

    门内,瑛国公听完管事的汇报,摇摇头,低声喃喃道:“没脑子的蠢货”。

    就这样便想着夺权,拿什么去争?真以为自古是男子继承皇位就能让女帝轻易退位?你当是争夺儿戏吗,一群读死书的笨蛋。

    御史府。

    杨华景看到送来的书信默然无言,不知该说什么,这是跟自己有过几面之缘的一位寒门学子写给他的信,大致意思就是让他也支持赵世子登基。

    对于这个魁王嫡子,杨华景了解过,整个就一纨绔子弟,游手好闲,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多半也是昏庸无能之辈。

    思绪到此,杨华景又想到女帝,其勤政程度连他都无可挑剔,虽是女子,可的确是个好皇帝,杨华景已经对其绝对认同,现在这样挺好,反贼只剩幽王和万民军,清缴掉他们,大夏便能初步稳定下来,之后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于杨华景而言,他忠心的不是皇室,而是大夏百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他就拥护谁当这个皇帝,并想办法扫除其他的祸端,不能让这赵世子毁了来之不易的安稳!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丞相府那边为什么毫无动静,上官云在干什么?

    想及此处,杨华景烧掉手中书信,起身离开书案,打算去丞相府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