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河山锦绣 » 54另一个办法

54另一个办法

    李林心里很憋屈,挪动着大肉球一般的身体在王东办公室里转来转去,转得王东直眼晕,没好气儿的让李林坐下。

    “难到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李林知道王东说得有道理,即便他跟齐瑞的关系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可那也比跟王东以及孙宪刚的关系近。按照王东的说法,从现在起李林主动交好齐瑞,等将来到了谈判桌上,齐瑞确实不好意思操刀痛下杀手。可这也仅仅是王东跟李林的一厢情愿,毕竟牵扯到双方的利益,就算齐瑞不念昔日兄弟情谊,王东二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不过要说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王东还真的有,而且已经在脑袋里酝酿了好久,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即便现在王东提出来,也不排除在董事会上有人会反对。

    当然,如果李林支持他,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还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拓展国际贸易部。”

    李林一听王东这么说,当即来了精神,急忙在王东面前的沙发上坐下,等着王东的下文。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东南亚代理商杜启明也渐渐退出了劣质内衣的生意,反倒在威纺出产的棉纱棉布上大赚特赚。

    中国幅员辽阔,地产丰富,原料成本也比东南亚那些国家相对便宜了许多,再加上中国有十三亿多的人口,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所以威纺的棉纱棉布在东南亚市场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当初杜启明担心威纺出品必为糟品,在经过几次供货得到下级经销商的反馈之后,如今也有了扩大订单的想法。

    当然,如果加大对杜启明的供货量,也不能按照原来两块钱一米的价格了,当时一个谁都不看好的约定如今持续了两年,即便国内的供货价都到两块四毛五一米了,再算上海关运费什么的,王东已经够意思了。

    “我准备把国际贸易部独立出去,成立威纺国际贸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压缩国内订单量,加大国际贸易订单量,把国际贸易的单价提上来。当然,想要咱们新成立的国际贸易公司不受祥瑞服饰的摆布,就要独立运营,跟威纺集团总部是供销合作关系,这样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到年底不是没有可能实现国际贸易公司对母公司的反哺,到那时候再把国际贸易公司整合到总公司架构里来,这样咱们就有钱跟齐老二谈条件了。”

    王东一席话刚说完,李林当即眼前一亮,狠狠的往自己大腿上拍了一下,大呼妙哉。

    以集团公司名义取消国际贸易部这个部门,同时成立国际贸易公司,而且跟威纺集团总部是供销合作关系,这样即便齐老二再心有不满,国际贸易公司赚到的钱也不会划拨到集团总利润里,齐老二就没理由通过股权权益分这里面的利润。

    而且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国内的轻纺织业已经逐渐趋向于饱和,虽然目前来说还是需求大于供应,但供大于求却是迟早的事。到那时,就不仅仅是比拼各家棉纱棉布的质量了,还有设计、款型、花型上的要求。出口,也就成了所有大型纺织厂必然要走的路。

    现在王东提出把国际贸易部分离出去,不仅可以提前实现威纺国际化转型,还能避开即将到来的纺织业内耗的危机,实在是妙。

    李林当即表示,他支持国际贸易部从总公司分离出去,他也相信王东的为人,也会劝说其他股东们支持这项提议。甚至几乎一瞬间,李林就想到了调整集团内部纺纱机与织布机的硬件配套比例,降低纺纱机工作量,只要能达到威纺集团自身的生产需求就够了,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织布机比例来增加成品胚布的总产能,用意支撑国内外客户的订单需求。

    虽然说这样一来,威纺的总产能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仍然是六十三万吨。可调整完纺纱机与织布机的配备比例后,威纺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至少提升织布机比例多出来的那部分,比降低纺纱机比例少出来的那部分的利润总值增加了不止一丁半点。

    可压缩谁的订单比例,却成了问题。这些客户都是威纺人两年来好不容易才维护起来的,现在削掉这些客户们的订单会不会引起反弹。然而这个问题,王东早就想过了,既然压缩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客户的订单不行,那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孙宪刚,另一个是齐瑞。要知道,仅仅他们两家的订单就达到了二十一万吨,占其他客户订单量的一半还多。

    李林当即兴奋的又拍大腿,厚厚的脂肪被震得像砧板上的肘子一样上下乱颤。

    “咱们跟黑金刚的合同不是到期了吗,先砍黑金刚,也别说咱们不讲兄弟情谊,给他剩下一万吨,另外的九万吨全让给国际贸易公司。齐老二那儿比较难办,我担心咱们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砍掉他太多订单,他找咱要股权分工咋办。”

    王东呵呵笑着,果然还是最亲近的人,即便李林跟齐老二的关系大不如从前了,他也不第一个砍齐老二,反而是朝昨日黄花的孙宪刚挥刀。

    这两年孙宪刚总得来说混的还是不错的,卖掉了威纺的控股权,又有生产不完的订单,即便王东帮他生产了十万吨的货,可伍平仍然不满足,在董事会上提议竞拍地皮,另建新厂,用以增加生产总能。这在两年前行情好的时候,为了增加总产能扩厂无可厚非,但两年后却造成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像轻纺这样扩建厂区,增加产能的大型纺织厂越来越多,所以才造成如今市场趋近饱和的局面。

    轻纺当时卖掉威纺控股权的十五个亿确实没捂热乎,就又投了出去。算上投标保证金、买地皮的钱、搞基建建厂房,还跟威纺一样在新厂址又建起来一个更恢弘的办公大楼,到现在设备都还没买呢,就已经花出去十四亿五千万了。更关键的一点是,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轻纺当时投标时缴纳的十个亿的保证金,到现在也退不出来,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如今的轻纺因为花型和设计理念上的差距,唯独威纺贴牌的那部分产品还能满足市场胃口,他自己生产的那六十多万吨反倒经常出现退货的局面。

    王东叹了口气,缓缓摇头。

    “孙老大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咱们先迈出去这一步再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反倒希望宰大户。”

    李林当然知道王东指的宰大户是什么,肯定是齐瑞无疑。不过他们在大学里就分为两个阵营,现在王东当威纺的家,真想拿齐老二开刀,李林也无可奈何。

    “那你说的另一个办法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