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美利坚豪门 » 第37章选民在哪,我的眼睛就在哪

第37章选民在哪,我的眼睛就在哪

    欧洲,沙俄帝国,圣彼得堡。

    1800年9月1日,这是一个令人欢喜的日子。

    沙俄帝国沙皇保罗一世的长女亚历山德拉.帕夫洛芙娜女大公要出嫁了,她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约瑟夫大公(匈牙利未未来总督)将会结婚。

    这次的联姻,使得沙俄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关系更加的亲密。

    不少人猜测,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因为刚刚遭遇跟拿破仑战争吃了败仗,所以试图拉拢东部沙沙俄帝国这个强大邻居,因此愿意跟保罗一世发展更紧密的关系而形成的婚姻。

    而保罗一世自然也不会拒绝这样的联姻模式了,他对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怀着拉拢的心思,毕竟他才在前不久又再次打败了强大的西方邻居瑞典王国。

    目前正在谋划占领瑞典王国的芬兰地区,而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给其背书,那么作为日耳曼人的瑞典,在号召同为日耳曼人荷兰、丹麦、普鲁士、英国等支持的时候,将会要三思而行了。

    这才是保罗一世想要的。

    因此,他的长子未来的亚历山大大公(未来的亚历山大一世)一世早就在1793年迎娶了神圣罗马帝国巴登公国路易丝.奥古斯特公主。

    次子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在1796年与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公国.科堡.萨尔菲尔德的朱莉安娜公主结婚。

    次女埃琳娜.帕夫洛芙娜女大公也已经跟神圣罗马帝国梅克伦堡.爱森纳赫大公储弗里德里斯.路德维希王子订婚。

    这些都是保罗一世为了稳定跟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而做出的努力。

    只要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跟沙俄帝国保持盟友关系,那么沙俄帝国吞并芬兰的事情上,其他日耳曼国家就要忍气吞声,不使得沙俄陷入周边的孤立中。

    拉拢神圣罗马帝国的同时,保罗一世还需要神圣罗马帝国对沙俄帝国更加的依赖,而方法是什么?

    自然是战争了。

    不过不是跟沙俄帝国之间的战争,而是神圣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战争,让神圣罗马帝国削弱实力的同时,不得不反过来依来沙俄的盟友关系。

    于是,保罗一世去年开始极力推动维也纳反法,并在年终之前推举神圣罗帝国为盟主,成立第二次反法同盟组织。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英国的乔治三世竟然跟保罗一世一样,英国试图利用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削弱法国。

    而沙俄这是利用法国来削弱神圣罗马帝国。

    反正英俄目标都一致。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跟法国必须打起来。

    保罗一世想到这不由的得意起来。

    瑞典这个沙俄的百年宿敌也是时候付出更多跟沙俄作对的代价了。

    “芬兰,这回我是吃定了,还有,克里米亚我也吃定了”

    不过最近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拿破仑那个家伙太强势了,让神圣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地区吃了大亏。

    也难怪乔治三世紧张起来了,急忙派人过来详谈合作,把神圣罗马帝国弗兰茨二世那个家伙当凯子使用。

    “乔治三世答应在瑞典问题支持沙俄帝国,我们沙俄则需要极力促成这次反法战争。虽然谁先不淡定谁就落入下风,这次是英国陷入被动了”

    ......

    1800年9月2日。

    在欧洲各国因为拿破仑崛起使得各方各显神通的时候,在美利坚合众国的马塞诸塞州,补选参议员竞选活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不管是不管是密歇根州的爱德华.帕顿因为本土人的身份赢得选举,还是罗德岛州的约翰.林赛抨击对手对本土人的不关注,都是他们赢得选举的重要因素。

    菲利普.汉密尔顿对这两个案例比谁都清楚原因。

    在前世,他就看过不少有关竞选的经典,不少大名鼎鼎的美利坚政坛人物,也是因为以上两人对手的的那种情况而遭到选民无情的抛弃的。

    例如前世阿肯色州的威廉.富布莱特,爱达荷州的弗兰克.丘奇,田纳西州的阿尔伯特.戈尔等人,后者的未来戈-尔副总统的父亲。

    “这些人毫无意外的都是在选举中不够聪明的,让你的选民感觉感觉到,他们这些年轻的希望之星在华盛顿并不仅仅是为了家乡谋福利,还夹带私活的干一些其他私人利益的事情。

    例如这些人喜欢出席更重纽约贵族和权势之人的精致晚宴及沙龙宴会,反倒是对家乡的议事厅熟悉度没有那么高甚至陌生,这样的结果自然让选民作出不利于这些候选人的选择了。

    高明的职业政治家绝不会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仅仅做到多回几次家乡,那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你首先想要对你期待的选票掌握着选择权力的那些人们,让他们知道你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们。“

    这些话当着蒂莫西.皮克林、威廉.富兰克林、詹姆斯.鲍登说出来后,菲利普顿时感觉到身边几个人看向他目光的时候充满了炙热。

    “菲利普你这些点评实在是太经典了,我觉得就算是成为竞选纲要也可以的。”

    威廉.富兰克林激动的道。

    其他两人也是如此。

    这年头美利坚才建国十一年,甚至真正意义上的选举,还是在上届大选1796年年底才开始的,也就是说,美利坚选举,也是四年前才开始的,对于竞选,很多人其实很陌生。

    甚至不少人都是从英国等欧洲国家选举收集到的内容来作为自己选举认知的基础。

    而刚刚菲利普.汉密尔顿的那一番话,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选举世界。

    每一句话,都对1800年的选举界来说绝对是至理名言。

    “我最喜欢的就是后面那一句让选民的感觉到你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他,这句话简直太有画面感了,这句话这几天我绝对要用上,菲利普,你真是给我送上了一个最及时的礼物。我瞬间好像知道该怎么应对那个纽约来到波士顿的副总统长子了”

    蒂莫西.皮克林兴奋的道。

    看向菲利普的时候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