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农家崛起 » 第四章 大坑中学

第四章 大坑中学

    三人走了四十多分钟,到百家村。

    吴颜玉将挑着的茶叶卖了,那是她早上和中午采摘的,之前王瑜两人叫她的时候,她正在采茶。

    从百家村到大坑中学有两条路,分别是大路和小路。

    大路便是公路,大概一小时二十分钟的脚程。小路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但需要上坡下坡。

    王瑜等人经常走的是小路。

    这次也是一样。

    汇合了百家村的同学,人数达到了十多个。

    众人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聊天,倒也热闹,只是王瑜三人完全插不上话。

    因为他们聊的是新开播的武侠剧,天际村和高上村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王瑜三人自然是没有看过的。

    没有刻意的歧视,但这个话题仿佛在两拨人之间安上了一道看不见的栏杆。

    王瑜三人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比平时提前了五分钟抵达大坑中学。

    大坑中学只有初中没有高中,初中三个年级共十八个班,大概一千一百多名学生。因为生源都来自附近的农村,因此绝大多数都是寄宿生。

    初三年级六个班三百七十四名学生,其中男寄宿生两百三十九个,分在两个宿舍。

    宿舍是由大教室改造成的,里面放了三十床的上下床,密密麻麻的,留下的走道也就半米宽。

    三十张床六十个铺位,每个才一米宽的铺位需要睡上两个学生。

    一百二十个人挤在一个宿舍,空气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王瑜之前从原主的记忆中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但亲自踏进宿舍还是头皮发麻。

    这居住条件实在是——说句不客气的话,监狱都比这好很多。

    王瑜硬着头皮走到自己的铺位,床底下并排放着四个木箱子,其中一个是王瑜的——王荣贵亲自制造的。

    开挂锁打开木箱,箱子里放着上周剩下的大米、铝饭盒、筷子调羹、菜杯、新的作业本以及一些衣物。

    王瑜看着里面的东西发了一会儿怔,直到王大山喊了方才回神,将背包中的物品放入箱子中。又舀了一些大米倒入铝饭盒中,与王大山一起走出宿舍。

    食堂五点停止收饭盒,他们得赶在五点之前把饭拿去蒸,不然晚上就只能买饭或者饿肚子。

    王大山的饭盒比王瑜的大了一号,王瑜琢磨着要去买个大的饭盒。不说他现在饭量见长,就算是原主,现在的饭盒也是不够大的——原主的记忆中,早上第四节课经常被饿得集中不了精神听课。

    两人来到学生食堂外面,淘米、放水,然后将饭盒放入对应编号的蒸柜中——王瑜的是三十五号,就用红色油漆写在他盒盖上。

    随后,两人各自回到自己的班级做作业——国庆假期的作业。

    初一时,刚开始的几个周末他会带作业回去。然而发现回去根本没时间做作业——白天都要帮家里干活,晚上没精力。

    后面周末回家就不带课本了。

    一个班级六十多个人,此刻至少有一半的人在教室内做作业。

    不是学习气氛好,而是大家都像王瑜一样的情况。

    中考是七科加体育,分别是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50)、物理(90)、化学(60)、道德与法治(20)、历史(20)和体育(30)。因此学校的课程都是根据这个来安排的。

    王瑜的成绩大概在班级前十,年段前五十。严重偏科——数学每次都能拿个一百四十分以上,语文、物理、化学都还行。英语就不行了,五十到八十——纯看运气。

    他小学只到五年级,只有两门课——语文和数学,到初一才开始接触英语,不知ABCD,只知阿波呲得。再加上英语老师的摆烂程度和历史老师可以并肩,因此他的英语一塌糊涂。

    王瑜翻开英语课本,里面密密麻麻的做了‘笔记’,特别是单词表。所谓的笔记,就是用汉字标注那些英语单词的读音。

    王瑜前世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不过仅限于初一初二,学了音标之后就不这样做了。

    他脑中回想着关于英语的一切,瞬间大脑将所有英语相关的记忆都调动起来。

    然后,王瑜就有些震惊了:英语老师没教过音标,甚至连提都没提过。原主连单词后面的那个叫音标都不知道。

    王瑜知道大多数教师都将被分配到乡村学校当成发配,别说爱岗敬业,能守住最基本的职业底线都算好的了,但英语老师这也太摆烂了吧?

    难怪大坑中学每年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就五十个左右,能考上重点高中市一中的更是两三年才一个。

    英语作业只有练习册里面的,没有试卷——大坑中学的教学条件很差,试卷都是油印试卷,出题之后要印刷还得刻在蜡纸上,以英语老师的摆烂自然是不会做这种麻烦事的。

    王瑜很快就做完练习册,接下来是数学、物理和化学。

    大脑的异变让王瑜有如神助,前世以及原主所学过的知识点都记得清清楚楚,并能够灵活运用。只要一看题目,他便知道用什么方法解答。

    不到一个半小时,所有作业都完成——按照原主的进度,就算是晚自习结束都无法完成的。

    还不到六点半,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王瑜起身回到宿舍,打开箱子拿了咸菜罐和筷子,来到食堂。

    “小瑜,这儿。”

    王大山也在食堂,见到王瑜,挥了挥手喊道。

    王瑜将咸菜罐子和筷子放到王大山对面,然后去取了已经蒸好的盒饭回来。打开饭盒盖,扒拉了几筷子咸菜到饭盒中,旋即又盖上。

    这是借着盒饭的热量给咸菜热热。

    食堂内也有菜肴购买,但每个星期的前两天购买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会从家里带菜。

    星期一星期二买菜配饭的人,家境大抵都还行,走路都是可以昂首挺胸的。

    五分钟后,王瑜打开饭盒盖,咸菜已经热的差不多了。

    炒过的咸菜热了之后上面带着油花,是配饭的好搭档。

    就是不顶饿以及没什么营养。

    王大山也打开他的大饭盒,从里面夹了一块肉放到王瑜饭盒中。

    “兔肉?哪来的?”王瑜问道。

    “上周我姑来我家做客,我妈宰了一只兔子。”王大山说道。

    兔肉比咸菜还咸——没有冰箱等制冷电器保存,只能用盐腌,这样能够保存得更久一些。

    但对于饥饿的王瑜来说还是很美味的,就着咸菜和兔肉,三两下就将一盒饭给干完了。

    饥饿感稍稍消除,王瑜觉得自己还能吃得下五份这么大的盒饭。

    吃完饭清洗饭盒,回宿舍装了米准备明早的饭。

    做完这一切,差五分钟七点。王瑜回教室上晚自习。

    晚自习是七点开始,九点二十分结束。

    周日的值班老师是英语老师,照例没来。

    王瑜没事做,坐在位子上想事情。

    现在摆在他面前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吃饭问题。第二,睡觉问题。

    吃饭问题嘛,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毕竟是长身体的时候。比班上最矮的女生都要矮,实在是没面子。

    至于睡觉问题,得想办法从那个大宿舍搬出来,虽然他穿越过来还没睡过那个大宿舍,但光看原主的记忆就知道那不是件美妙的事。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钱。

    鲁迅说的对: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可以用钱解决,剩下百分之一可以用更多的钱解决。

    算了,这么真实但庸俗的话还是不要栽赃到周先生头上。

    对于如何赚钱,王瑜还没想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