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情满火红年代 » 第32章 革命之路,道阻且长

第32章 革命之路,道阻且长

    李成梁随口应付,信口说出来的话说出口以后。

    朱林竟然很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可是等着呢,到时候你准备好了,一定得唱一首歌给我听。”

    不过李成梁有一种感觉,怎么看她脸上的表情都有点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的样子。

    嘿,这姑娘还有点调皮。

    接下来,她也没有继续纠缠唱歌的问题,李成梁没话找话,想找机会拉近两人的关系,人家小姑娘只是出于礼貌,随口应付着,而且能感觉到身怀戒心,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北海公园的北门走。

    就在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李成梁突然听见朱林问他:“我听人说,你好像又跟人打架了,好像打的还挺厉害,有事没有?”

    李成梁心说:“打架还不都是因为你吗?你说有事没有?我都从繁华世界穿越到65年了。”

    不过,他嘴上却说道:“不算是打架,只是私底下约着切磋一下技艺而已。”

    朱林撇着小嘴,呵呵冷笑了两声,没有再多问。

    而就在这个时候,原来一直没去多想,关于约着李成梁打架的那帮人的各种信息,才逐渐的在他脑子里清晰了起来。

    特么的。原来是学摔跤的那帮人。哼哼,那帮人向来跟武术队的人不对付。

    听说好像就连教摔跤的巴特尔都跟老刘不对付。也弄得他手底下那帮人跟狼崽子一样,天天嗷嗷叫着跟武术队这边别苗头。

    不过话说回来。那帮练摔跤的也确实生猛,练武术的耍的是好看,真跟人家对上了,未必能打过他们,当然李成梁除外。

    记忆中,这两边从口角到动手动脚都是常有的事,找一点借口,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互相约着茬架,也不是没有。

    但是像那天在万佛楼,李成梁前身挨的那么狠的,还真没见过和听说过。

    估计,这里边可能是恨上加恨。摔跤的对练武术的,再加上一个谁看了都心动的青春少女。可不得一个忍不住就下手狠了吗?不过人家女孩那么小,你们这帮家伙都开始打主意了吗?

    李成梁不禁扭头看了看,走在旁边,虽然极力想表现出高冷,保持距离,但是还是时不时有点蹦蹦跳跳高兴模样的朱林。这个女孩现在的快乐似乎很纯粹,很简单。

    不过,李成梁的心里却陡然有了一种压力,有时候就是这么纯粹和简单的东西,也不容易守护。想想即将来到的起风年代,朱林的家庭好像并不简单呀。

    李成梁竟然走着走着怔在那儿,停住了脚步。

    往前走了两步的朱林,也奇怪的停下脚步,扭头看着李成梁:“你今天有点很不对头呢。”她歪着头,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李成梁。

    李成梁笑了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今天在你身边老发愣出神。”他厚着脸皮大言不惭的说道。

    朱林的脸一下子又红了,不禁抿着嘴唇,狠狠的看了李成梁一眼,扭头,再也不理他继续朝前走路。

    李成梁看着她娇俏的背影,轻轻笑了笑,加快脚步,朝朱林追了过去。

    路过早餐铺子的时候,早上有大运动量的李成梁,肚子饿的咕咕响,他问朱林:“要不要一块去吃早餐?”

    朱林很坚决的摇了摇头,而且脚步不停,直接走过去了。

    李成梁只好舍弃了进去安安稳稳吃顿早餐的打算,随便买了四个包子,赶紧追了上去。

    朱林又拒绝了李成梁分享早餐的打算。哎,看来,革命之路,道阻且长,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等到他们两个到了什刹海体校的门口,正好碰见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的刘教练。刘教练看见李成梁和朱林一块来到这里,而且看着那个样子不像是凑巧在门口碰见的,一时间神色很复杂。

    武术队跟体操队肯定不在一个地方训练,两个人分开的时候,朱林都没有再跟李成梁打招呼。

    估计现在印象分又重新拉为负数了,也可能是对他今天胡言乱语的惩罚,更可能是因为刘教练在这里,她不好意思而已。

    朱林刚离开,刘教练就凑了过来:“我说,你小子过来是练武的,可不许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人家姑娘还小,可不许胡来,不然你毕业证也别想要了。”

    李成梁咧咧嘴说道:“刘叔,你怎么想象力还这么丰富呢?我们只是凑巧在北海公园碰见了,跟着小学妹一路过来上个学而已,你竟然能想这么多,是不是你原来……?”

    刘教练一愣,然后连忙没好气的说:“你小子别在这胡扯,你那些事儿别以为我不知道。反正你记着,别怪刘叔没提醒你,好好上学,拿了毕业证,回去好好上班,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你们老李家就剩你一个人,还等着你好好把日子过下去呢。”

    说着,刘教练竟然叹了口气,微微的红了眼眶。

    刘教练跟老李虽然算不上什么很好的朋友,认识的年头也不长,只是李成梁来体校上学以后,他们两个才算是认识。

    不过,他们两个脾气却挺投缘,偶尔也会约在一块喝个小酒,聊聊心事,所以也算是孩子家长和老师,再加上两个中年男人酒友的关系。所以他对李成梁和老李父子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也算是比较了解。

    李成梁这孩子早早的没了娘,老李又很忙,再加上性格比较粗,不怎么管他,而且对他还比较粗暴,所以才让李成梁这孩子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不过,在刘教练看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这孩子没完全长歪,已经是本性良善了。

    至于老李那个人吧,也是挺矛盾的一个性格,刘教练趁喝酒的功夫也劝过他,但是没什么效果,最后干脆也就不费那个劲儿了,有那功夫还不如把心思多放到李成梁身上一点,也能让那孩子多一份关心。

    现在老李人没了,他能感觉到李成梁似乎整个人轻松许多,性格也显得平和了一些。

    哎,说到底,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些事能怪谁呢?谁都有错,或许谁都没有错。每个人都经历了自己特别有触动的经历,才成了他今天的样子。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不管怎么说,刘教练还是比较喜欢李成梁的性格,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非常出色的练武天赋,这才把自己压箱底的功夫都拿了出来,是真正的把他当成了弟子看待。

    原来,刘教练的注意力只是放在教李成梁练武上,做人那方面自然有人家爹管着,他很少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突然出了意外,李成梁娘没了,爹也没了,刘教练陡然感觉到了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他打定主意一定得把这孩子看紧了,不能让他再跟从前那样瞎胡弄,不然以后保准会出事,那样的话,老李家这根独苗就算是废了。

    上午练功的时候,李成梁发现一个苗头,似乎刘教练给他教东西的进度大大的提高了,甚至有一点填鸭式教学的感觉,好像只想着把东西赶快塞到他脑子里,总觉得有点迫不及待。

    刚开始,李成梁还挺不适应。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刘教练讲的多,他也记住的多。新的拳架子那么多套路和姿势,再加上新的呼吸法,那么多的精要和配合方式,他竟然全部都记住了。

    刘教练本来也是感觉到时间紧迫,怕以后再没工夫,细致的教给李成梁东西,也就是图让他先有个印象能记住个两三成,剩下的慢慢体会,工作之余可以慢慢的打熬。

    可是没想到等教完了以后,临了了,他问李成梁:“记得怎么样,能记住多少?”

    李成梁竟然很认真的回答道:“我都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