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投奔沙俄?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投奔沙俄?

    兰芳十三年五月,中华联邦陆军第二兵团及骑兵第一兵团之第一军、第二军共五万人组成蒙古方面军,以陆军总长楚腾为方面军总指挥,以第二兵团总指挥苗旷为方面军副总指挥,两人协力发动北伐。

    此番出征的目标是控制内蒙古及乌里雅苏台、全歼晋商集团与带清余孽,并扫清所有对中华联邦怀有敌意的人,并将所有蒙古王公贵族一扫而空,把所有牧民收归中华联邦统筹管理,开启整个蒙古大草原的发展新篇章。

    五月十二日,北伐大军突入内蒙古,开始对内蒙古地区各盟旗展开进攻和招降。

    如果有愿意投降的,那就收缴兵器,接受他们的投降,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愿意投降,至少可以免死。

    如果有不愿意投降的,那就打到他们愿意投降为止,如果死战到底冥顽不灵,那就消灭所有的抵抗者,将剩下的人全部抓起来,用作之后的苦力。

    反正眼下整个中华联邦都处在大建设时期,到处都需要人,三万万人口都感觉不够用,能多一个俘虏,就多一份建设的力量,在把他们的剩余价值榨干之前,他们连死亡的权利都没有。

    内蒙地区靠近南边的地方生活着原来直接接受带清中央政府领导的一群蒙古人,基本上以蒙古八旗为主,除却之前在兰芳战争中战死的,剩下来的人已经有一大半响应号召前往库伦,遵奉库伦办事大臣松筠的号令。

    但是也有一小半不愿意离开故土,就留了下来,表示要死守家园。

    中华联邦的北伐军一来,他们也不含糊,男女老少一起动员,凡是能上得了阵的,骑着马、举着刀,凶猛的向北伐军发起了进攻。

    都没等北伐军宣布中华联邦的政策,这群人就呼啸而来了。

    他们似乎知道他们蒙古八旗的身份是不可能被中华联邦政府接受的,所以也没有投降的想法,决定死战以捍卫自己的家园。

    面对这群死战分子,楚腾当然也没有任何的宽容,他下令联邦骑兵发起进攻。

    训练完成的联邦骑兵们很快发起了犀利的进攻,以转轮手枪作为远程火力,同时配备着近战马刀,身着胸甲,既能远程攻击,又能近战肉搏,还有一定的防御力,把那一群在带清控制下早已大不如前的最后的蒙古八旗抵抗者们打得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

    中华联邦刚刚训练完成的骑兵兵团虽然没怎么上过战场,但是一個个都展现出了极强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素质,根本不是那群临时抱佛脚的家伙们能相比的。

    他们在远程使用转轮手枪作战,并且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早期骑兵的骑射战术,并不执着于马上拼杀,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火力优势,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能力,对使用落后弓弩作战的蒙古八旗造成大量打击。

    蒙古八旗骑兵们纷纷坠马而亡,很难进行有效的反击,最后他们似乎也意识到拼骑射不是联邦骑兵的对手,只能选择拔出马刀寻求近战,而联邦骑兵则继续骑射战术,直到子弹差不多打空了之后才拔出马刀展开冲锋。

    而到了联邦骑兵展开冲锋的时候,蒙古八旗马队已经折损过半,难以为继,一波冲击劈砍之后,很快全军覆没。

    以这样的战术方法,联邦骑兵大获全胜,从五月十二日北伐军正式发起进攻开始,到五月二十六日,这十四天的时间里,联邦骑兵横扫内蒙五十四个旗,几乎已经把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蒙古八旗人员扫荡一空。

    一开始蒙古八旗还有那么一点点勇气,敢于和北伐军作战,后面北伐军声威大震,每战必胜,渐渐的蒙古八旗就失去了打下去的勇气,想逃跑。

    可问题在于他们一帮男女老幼混在一起,武德衰退,速度又能有多快?

    中华北伐军这边全都是专业骑兵,一追一个准。

    五月二十七日,楚腾直接下令骑兵部队化整为零,以一个骑兵连队作为作战单位分散出击,到处展开进攻、抓捕俘虏,进展十分顺利,还出现了一个骑兵连队俘获三千多人的情况出现,联邦骑兵战绩斐然。

    至六月初三,北伐军基本上扫清了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的抵抗者,至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赵学宁则安排了控制辽东的第四兵团发起攻击,以策应北伐军的行动。

    所以完成既定作战目标之后,北伐军集中兵力,直接开始向库伦城和乌里雅苏台城发起行动。

    当时,带清残余势力以库伦城为中心,而乌里雅苏台地区与之为敌的蒙古部落联盟则以乌里雅苏台城为中心,两方面进入了一个对峙的状态。

    在中华联邦发起北伐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带清覆灭的消息传到草原上开始,这双方已经进行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蒙古部落联盟方面败多胜少,而且因为很多人根本禁不住带清方面的重金诱惑,经常进行窝里反、临阵倒戈等等战术行动,所以损失相对来说更大一些。

    而带清方面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意志是在线的,并且由于更多物资的加成,短时间内没有什么物资和口粮上的危险,所以战斗力也相当可观。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没有家了,他们知道他们的家已经回不去了,眼下他们只能抱团取暖,求得生存,求生**爆棚。

    于是蒙古部落联盟拿他们暂时没有任何办法,相反他们内部还要时时刻刻担心,不知道什么人突然就被收买了,突然就窝里反了。

    所以蒙古部落联盟人虽然多,兵力虽然强,却无法对库伦方面形成碾压级优势,甚至在某些局部战场上还被反过来压着打,武德十分拉胯。

    不过虽然库伦方面屡战屡胜,知道蒙古部落联盟一时半会儿拿自己没有办法,但是他们这么多人都是些无家可归的人,虽然暂时掌握着数量庞大的物资,但如果得不到进项,迟早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大草原上所能养活的人是有限度的,生产能力也很差,很多东西一旦用完他们都没有地方补充,比如火器,所以明眼人都知道,库伦只是一个暂时的停留基地,如果他们想要获得生存,就必须要选择去往更加适合生存的地方。

    或者回到老家,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总而言之,库伦不可久留。

    然而老家还回得去吗?

    中华联邦已经对山西晋商集团进行了清算,貌似并没有任何想要宽恕他们的意思,老家都被抄了,他们自身的武力也不够强,也谈不上打回去这一说,倒不如说中华联邦不打过来,他们都要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未来到底该去往何方,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一段时间的内部探讨之后,兰芳十二年年初的时候,大盛魁的掌柜秦钺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想法。

    “库伦不可久留,留在这里,就算我们能扛住那些敌对部落的进攻,也没有办法长久生存,一旦粮食消耗完毕,咱们就死定了,而且南边的兰芳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过来,他们一旦打过来,我们是没有办法坚守在这里的。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虽然此去路途比较遥远,虽然过程会比较艰辛,也许会有人死在半路上,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着抵达目的地,但是,这一定是能让最多人活下来的办法,除此之外,应该没有更合适的办法了。”

    秦钺这么说着,便拿出了一副简易地图。

    “这是这么些年咱们和北方的俄罗斯人做生意的时候记下来的路线图,我想,如果咱们在这里留不下来,不如就去北边投奔俄罗斯人。”

    秦钺的这个想法当然让大部分人都感到吃惊,松筠也感到非常震惊。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安土重迁才是他们的基本行事逻辑,一谈到要彻底离开家乡,很多人都是非常犹豫的。

    在当时其实不少人心里都还怀着将来能回到家乡的想法,只是秦钺把这个选择提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他们可能真的回不去了,所以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惆怅。

    松筠也感到很惆怅,一阵叹息过后,松筠也开始认真的考量秦钺所提出的这种可能性。

    当初松筠之所以会前来担任库伦办事大臣,就是奉弘历的旨意,前来与俄罗斯商人协调商贸事宜。

    他为人比较精明能干,虽然该贪的钱一分也没少贪,但是事情也算是办了,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与俄罗斯人进行了多次交谈,最终取得了双方都能感到满意的成果。

    可是他这边谈出了成果,那边弘历就被抓起来了,所以他的成果并没有得到弘历的嘉奖。

    但是,他倒也是多出了一份对俄罗斯帝国和俄罗斯人的了解。

    “俄人重财轻义,并不是很喜欢讲道理,奸诈、狡猾、凶残,与他们打交道,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他们坑害,对于咱们这样一群无根浮萍来说,投靠他们,岂不是羊入虎口、与虎谋皮?”

    松筠的看法也是当时大部分旅蒙商人对俄罗斯帝国的看法。

    旅蒙商人与俄罗斯帝国的商人在蒙古地区属于竞争对手,虽然双方也有一些合作,有一些商贸往来,但总体来说还是竞争大于合作的。

    既然是竞争对手,那彼此对彼此都没什么好的印象,俄罗斯人奸诈狡猾,野蛮粗鲁,旅蒙商人很不喜欢他们,而现在居然要投奔他们,接受他们的统治,这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然而对于松筠的提问,秦钺只是苦笑。

    “俄人重利轻义,不喜欢讲道理,咱们投靠他们或许真的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可是如果留在这里,咱们都会死,大人,您觉得咱们是应该走一条艰难的活路,还是走一条坐以待毙的死路呢?”

    这个问题算是把松筠给问住了,也把在场的其他人都给问住了。

    能在这里混到如今,大家都是聪明人,不蠢,自然知道秦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要么艰难求生,要么坐以待毙。

    坐以待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艰难求生虽然艰难,但最后说不定还能活着。

    古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有能活着的机会,为什么要死呢?

    于是,在一阵安静之后,松筠又向秦钺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咱们投靠了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必然会面临兰芳的压力,你凭什么认为俄罗斯人会为了我们而扛住兰芳的压力呢?秦掌柜,我们这些人值得俄罗斯人这么做吗?”

    秦钺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这一点,我确实不知道,我不能欺骗您和大家,我只能说,以咱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做一次尝试,咱们需要派人与俄罗斯人接洽,许诺只要他们允许咱们投奔过去,生活在他们的国土上,咱们就把所掌握的所有财富全部献给俄罗斯的皇帝。

    用钱买命,这是咱们能拿出来的全部的筹码,这个筹码很重,就算是俄罗斯国的皇帝,应该也不会无视这枚筹码,诸位,钱没了还能再挣,咱们都有做生意的本领,只要留着命,不怕没钱赚,可要是命都没了,还谈什么钱呢?”

    秦钺的说法最终打动了大部分人。

    以松筠为代表的官方势力和大部分的商人都认同了秦钺的看法。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他们立刻派人北上与俄罗斯人做初步接洽,并尝试与俄罗斯帝国的沙皇进行直接联络,许诺以庞大的财富换取俄罗斯帝国对他们的庇护。

    松筠和秦钺派出的使者一路向北抵达了俄罗斯帝国境内的楚库柏兴,在这里,他们与俄罗斯帝国的官方进行了初次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