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二世祖 » 第三十一章 真知灼见

第三十一章 真知灼见

    “呵呵呵呵……臣多谢大王。”王翦笑吟吟望向窗外,微风吹拂带起他宽大袖袍飘舞,颇有种隐世高人的风范:“蒙恬将军自幼征战沙场,精通兵法奥妙,却也未必就能制定如此万全之进兵要略。”

    “蒙恬将军不过而立之年,论及兵法,自然是不如王翦将军的。”嬴政站起身来扭动着胳膊,腰间玉佩折射了太阳的光芒,熠熠生辉:“提及兵法,孤有件东西要与你看。”

    王翦好奇问道:“哦?何物啊?”

    嬴政轻笑道:“《兵法二十四篇》,乃是蒙犽所著。”

    “蒙犽不过是个纨绔二世祖,臣听说他连字都不识,这等后辈孺子,竟也能出兵书了?”王翦闻言顿时没了兴趣,摆了摆手不屑道:“臣已领兵征战多年,却也没有写下兵书。那蒙犽有何本事?如此狂妄,竟也敢效仿齐之孙武、卫之吴起?”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氏,在柏举之战率领弱小的吴国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城,甚至几近覆亡楚国。吴王夫差即位之后,他又率军大败越国,逼得越王勾践做了奴隶苟延残喘。可惜吴王昏聩无能,听信谗言罢免了孙武,这才有了后来的勾践‘卧薪尝胆’。

    柏举之战使得天下震动,孙武一战成名,被历代兵家推崇,誉为‘兵圣’,所著《孙子兵法》广为流传。

    吴起,卫国左氏人,在魏国创立武卒制,夺取秦国河西之地,逼得秦国只能退守洛水,再难向东方寸进半步。后入楚为官主持变法,首先提出军功爵制,却因触动了太多贵族封君的利益,被乱箭射死在楚王的灵堂内。

    秦国依靠商鞅变法而富强,可连商鞅都亲口承认,他变法是借鉴了吴起的经验,其所著《吴起兵法》亦被当做兵家经典。

    此二位先贤皆有匡扶宇宙之才,反观蒙犽,从未领军作战,甚至连半点战功都没有,竟也厚颜无耻的写出一套兵书?

    王翦身为秦国上将军,赫赫威名天下谁人不知?可即便是他,却也未曾做出兵书来。

    蒙犽能写兵书……简直让人贻笑大方。

    “孤已看过蒙犽所著的《兵法二十四篇》了,确实颇为高深精妙。”嬴政见王翦满脸不屑的样子,皱眉道:“王翦将军莫非不信?”

    “哼哼哼哼……蒙恬将军久熟战阵,说他能写出兵书,臣倒也信了。”王翦摇了摇头道:“那蒙犽是何许人?且不说无有统兵作战之经历,便是连战功都未曾获取半分,上了战场只怕还要尿裤子。这等人能做出兵书?定是在竹简上乱写一通,大王莫要开此玩笑了。”

    “孤并未玩笑,蒙犽所著的那《兵法二十四篇》确实高深莫测,足可与《孙子兵法》相媲美。”嬴政严肃道:“来人,速将那套兵法送来!”

    “诺。”

    “哈哈哈哈哈……倘若蒙犽小儿能做兵法,那臣府上的侍女都能率军征战了!”王翦抚掌大笑道:“蒙犽虽能预料到齐国不战而降,有些才华,日后或可为我大秦将军。可无论怎么说,他现在也只是个黄口孺子而已,怎可能做出与《孙子兵法》相媲美之兵家巨著?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简直令人贻笑大方……哈哈哈哈哈……贻笑大方……”

    “孤也觉得不可思议。”嬴政负着手行至窗边,将目光望向了院中假山,头也不回道:“可那《兵法二十四篇》……孤看完后只觉脊背发寒。这蒙犽不过是个少年人,怎会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什么样的兵法,竟能让大王感到脊背发寒?”王翦见嬴政话音严肃不似有假,却也不免有些将信将疑起来。在秦国为官数十年,他自然对嬴政的脾气极为了解,等闲绝不可能乱言。

    莫非……蒙犽那小儿所著兵法,当真能与《孙子兵法》相媲美?

    绝无可能啊……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即便是孙武本人,也不可能在垂髫之年写出《孙子兵法》啊。

    蒙犽的天赋,难道比兵圣孙武还高吗?

    倘若嬴政所说都是真的,这蒙犽未免也太过妖孽了!

    念及此,王翦又轻笑起来:“大王不通兵法,只怕是看了几句锦绣文章,便将之视为瑰宝了。所谓《兵法二十四篇》,定然全是些华而不实、大而无当之词。”

    嬴政确实不通兵法,听得王翦所言,也是有些迟疑起来:“孤也认为蒙犽不应有此本事,那《兵法二十四篇》在孤看来确实堪称绝世佳作,却不知在王翦将军看来又是何物?”

    见嬴政面露迟疑,王翦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摇了摇头轻笑道:“臣已说了,定然全是些华而不实、大而无当之词,大王岂不闻赵括纸上谈兵乎?”

    “王翦将军所言极是。”嬴政颔首点头道:“赵括谈兵,能将满朝文武驳得哑口无言,可到了真正用兵时,却葬送了四十万大军。”

    “蒙犽虽有才华,却毕竟年幼,唯有上了战场且立下军功,大王才可对他委以重任。”王翦起身走到嬴政身后,抱拳作揖道:“那蒙犽纨绔二世祖之名,臣略有耳闻,真可谓臭名昭彰。大王求贤若渴赏识于他,臣也可以理解,然则……切不可忘了纸上谈兵的教训。”

    一个小太监疾步入内,手捧竹简半跪于地:“启禀大王,《兵法二十四篇》送来了。”

    嬴政斜靠在窗沿上,随意的摆了摆手道:“请王翦将军过目吧。”

    “呵呵呵呵……老夫倒是要看看,那蒙犽究竟写了什么东西,竟能令得大王这般赏识。”王翦自太监手中接过竹简,满脸不屑的翻阅起来。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见,声细而不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故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王翦震惊了,嘴唇嚅嗫着,半晌说不出话来。

    此等文章,绝无华而不实之嫌!懂兵法的人,一眼便可看出其精妙!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这应当是兵家大能所写,其真知灼见绝对可以媲美孙武。

    竟是蒙犽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