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又一番尘世风景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又一番尘世风景(23)

    两周以后,林晚秋个人画展揭开序幕,因为筹办期间的造势,许多书画界的名家大腕都到场祝贺,连BJ丶上海和杭州等大地方的画院和美院都有人千里奔波而来。一个个人画展揭幕典礼搞得有些声势浩大,让林晚秋颇有些忐忑不自在。她知道这是她夫君兼哥哥赵子衿的缘故:赵子衿在文学界倒有些影响力,但在书画圈子里就说不上话,他只能通过他的那位书商朋友王磊来宣传推介。谁知这个王老板在文化艺术界竟然有如此活动

    能量,这倒是赵子衿未曾想到的,如果事先知道,他必定要再三交代涉及范围不要太大,牵动的人员也不宜太多,规模适中就行。

    王磊对他们夫妇两人拍胸保证,林晚秋的画作水平绝对当得起这样高规格的宣传鼓动,叫他们把心放到肚子里,相信他的眼光。赵子衿与林晚秋相互看了一眼,两人会心一笑,多多少少减轻了些面对绘画大师可能造成的心理压力。

    王磊看看要来的大咖到得差不多了,便走上临时搭的讲台,对着麦克风宣布画展开幕,他今天担任主持,对林晚秋的画艺赞扬了一番,接下来就是画家林晚秋讲话。

    林晚秋今天穿了件白底红格冰丝绸短袖旗袍,-头黑亮柔润秀发长短到肩,白色镂花高跟皮鞋,婷婷嫋嫋地踏上台子,讲了不到三分钟的话。前面简述她学画历史:她是在她子衿哥哥的督导下6岁开始学画的,到今天为止,画龄18个春秋……最后说:“小女子志小才拙,弄斧班门既疑惑又恐惧。疑的是7寸之管,纤手尚且难握,何能运斤削垩?惧的是巨擘大匠之门墙,能容小丫头立雪?”说完以江湖最高礼仪,向四周宾客抱拳一礼。

    林晚秋讲话前以银盘敲击音般的清朗咳嗽声,瞬间压住了展厅里四起的嘈嘈切切的声浪,她讲话时美妙的音流在人们的耳际丶心间流淌,大家全都如痴如醉地仰首看着这个神仙妹妹,清丽的面容上飞动着桃杏红晕,长长的秀眉下一双晶莹如黑宝石的眼睛,闪着明净清澈的灵性。高挑匀称的身材,清雅娴静的气质,惊艳了在场所有人,连女人都自叹不如,只有羡慕崇拜,兴不起丝毫嫉妒之心。

    展厅一片静寂,突然一个人鼓起掌来,即刻掀起一场掌声风暴席卷展厅……

    展区灯光亮了起来,掩盖画幅的深红丝绒布徐徐卷起,林晚秋的画作以全新面目呈现于参观者眼前,引起一片惊叹。几个美院教授更是激动不已,兴奋地指着其中几张横幅长条,向他们的同行谈起自己的感观心得。一位中年画家说道:“根据前人诗作的山水想象画,历代画家都有许多佳构,但如此大幅度留白却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接着是一位老者,须发尽白,盯着壁上的画凝思良久,对刚才画家的话颇有同感,他捋了捋胸前几绺银须,用洪亮的嗓音说道:“不错,留白这个审美状态确实难以处理,非大手笔莫为。因为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至高意境,是给观赏者留下的一种无限想象空间。”一个青年画家插话:“晚秋先生这幅《寒江》图可能由柳宗元诗《江雪》而来,它横式构图,左边角上苍茫一片,远山隐隐约约,右边下方巨石半露,一枝红梅伸出下垂,巨石下面小舟只见舟头,上有一支渔竿半扬,中间大片空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又有一个黑亮长发绾结于脑后的艺术家笑道:“我想起了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四周空无一物作留白处理,而画中一叶扁舟却用工笔勾勒涂绘,构成虚实对比。但今天看到晚秋先生《寒江》,虽都是运用留白同一种手法,但风格却太不相同:一为乡村伧夫,一为插花玉女。”大家听后拊掌大笑,异口同声说道:“比得好!”这时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也发表自己的意见:“马远的画看不出渔夫是在冬天寒江上作业,而晚秋先生却通过一枝寒梅告诉她画的是冬天的江流!”大家先是愕然,愣神片刻后醒悟,全把目光投注到青年身上说:“后生可畏!”

    大家边走边看,一个展区议论一番又来到另一个展区,这个展区展示的是框装花鳥小品,大家顿觉眼前一亮,心悦神怡,免不了又是一片赞扬声。而8张大幅挂轴在另一个展区,有老梅半枯半荣,寄寓生与死的人生哲理;有翠竹与春兰同框:一挺拔向天,展现了高标高格的气度;一白石相伴,花开数朵,色淡香幽,表达了对高洁丶淡泊丶恬静生活的向往。还有落日余晖下的江涛奔流,明月照临丶松下抚琴的雅韵……这些大画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旷远苍茫,不是亲见亲闻,谁相信都出自一个年轻弱女子之手。

    大家情绪高昂丶满面红光,兴致越来越高,议论声也越来越大,“啧啧”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最后是临时开辟出来的小展区,不到15平米。本来只有三个展区,展馆领导觉得三幅油画是西洋画种,与中国气派丶中国风格的丹青水墨摆在一起不协调,所以把三张油画作品单独在一个小房间陈列展出。

    这些画作的艺术水平高出了他们意料之外,一路看来一路议论,而歧见也常常带来热烈的争论,双方互不相让,往往搞得面红耳赤。不过大多数人倒随和,见此情景都只是笑笑,没有人火上浇油,所以争论也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观者先后来到最后一个展区,先走进去的几个杭州美院教授,见到这些油画竟目瞪口呆,站在画幅前动不了脚步。接着是十几个边走边高谈阔论的青年画家,他们一脚踏进去传过来一声惊叫声“啊”之后,也没有再传出什么声浪。

    因为一上午都在观赏画展,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感到疲倦也就没有跟上来,跟过来继续看画的多是青年人,见到前面两帮人进入最后小展区后便没有了动静,甚觉奇怪,便赶紧跨步到前面的小房间,只见房内的人均静静地站在一帧少女肖像油画前,痴痴呆呆,静默不语。这一批进来的年轻画家,也不敢弄出大动静,只是轻手轻脚地缓缓从先前进来的人缝隙间挤到前面,这不看不打紧,一看顿觉心跳气促:眼前画布上的少女,一对黑葡萄般水灵灵的眼睛正对着自己看过来!不仅如此,她的樱桃小嘴微张,好像在诉说她的刻骨思念;一双长长的秀眉似蹙非蹙的灵动,好像在传达她在寂寞中所感受的淡淡的愁怨。所有伫立少女画像前的人,此时正在与少女进行心灵交流——他们在倾听她的诉说,他们也在表达对她的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