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命取经人 » 第十八章 梦回大唐

第十八章 梦回大唐

    回到殷府之后,又不免是一幅母女相拥而泣的场景。

    哭泣之余,殷温娇也没忘了自己那苦命的孩儿。

    就在她哀求老国公前去将江流儿接回来的时候,殷老国公却狠下心来,一口回绝了她。

    屋室之内,老国公阴沉着脸看着自己这个十八年未曾谋面的女儿。

    她是那般虚弱,惨白的嘴唇,瘦削的两肩,纤细的腰身……

    “父亲,江流儿是我的儿子,是您的外孙啊……您得把他接回来。”

    听到这话,一旁的老夫人都惊出一身冷汗了。

    那江流儿母亲竟然是自己的女儿,那自己岂不是江流儿的大母!

    这怎么可能呢!那江流儿的父母不是命丧水匪之手吗!

    消息传播的速度可是快得惊人,江流儿人没到长安,关于他的消息可就早就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特别是当今皇帝宣布召开水陆大会之后,不光各路僧人汇聚于长安城,连带着他们的传奇故事也一并传了进来。

    若问其中谁的风头最盛,当数金山寺江流儿啊。

    佛子之名,又岂是盖的!

    深深呼了一口气,殷国公努力平复着内心的躁动。

    殷开山知道这事情可急不得,他得好好想想。

    那洪州刘政会,还有那南平公主,再加上太史丞傅奕,乃至于上面那位,怕是都参与其中了。

    “你先把来龙去脉和我说清楚,十八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洪州最近又发生了什么!”

    看着一脸严肃的殷开山,殷温娇也不敢隐瞒。

    于是乎,一段尘封了十八年的过往,伴随着殷小姐的讲述,缓缓掀起序幕。

    昔日的故事再次提起,陈年的风沙,渐渐迷了三人的眼睛啊。

    泪眼婆娑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

    殷老国公的脸色愈发深沉,而老夫人则是抱着殷温娇泣不成声。

    “孩子啊,我的孩子,你这么多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在老夫人那断断续续的哭声中,殷开山沉声问道。

    “那贼子刘洪……死了?”

    “死了,江边问斩,祭奠冤魂。”

    “温娇啊,你应该知道,江流儿那么做的原因吧?”

    听闻此言,双目通红的殷温娇,缓缓抬起了头。

    这几日发生了太多事情,经历巨变的殷温娇根本就来不及思虑太多,直至殷开山问起,她这才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那孩子想竭力保住你的清白,但是那贼子刘洪乃是杀父之仇,他又不得不报,两者权衡之下,他只能做江流儿,而不是你的孩子,这一切你可懂了?”

    老国公的这句话,直让殷小姐觉得头皮发麻,眼神恍惚。

    要不是老夫人在一旁搀扶着,怕是殷小姐都能一头栽倒在地上。

    看着女儿这副模样,殷国公是心痛无比啊。

    但是此刻,他也来不及心疼女儿了,他现在也明白为什么刘政会的那封书信之中,会交代得那么含蓄不清了。

    阴谋!这就是阴谋啊!怕是那小子的密信早就递到了皇帝陛下那边。

    江流儿能度化冤魂,这个时候,这种本领无异于是登天之梯啊。

    那洪州刘政会,外加那南平公主,虽然人不在长安,怕是长安城中走失了一只御猫,他们都能知道!

    长安乃是大唐的中心啊,谁又愿意远离它呢?

    在长安便意味着机会与可能,出了长安便会慢慢淡出权力中心啊。

    就在殷开山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缓缓推开房门,小心踏入房中。

    一眼看去,粗眉深目,看上去和殷开山有那么七八分相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殷国公的儿子,殷元。

    看着小妹那副样子,殷元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当初听闻噩耗的时候,他也去那江州找了数次,最终还是无果而返。

    如今看到小妹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殷元又怎能不激动呢?

    可是当殷开山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殷元又立马恭敬地看向殷开山。

    “父亲,查清楚了,江流儿现如今正在那化生寺内,那江流儿真的是我的外甥?”

    直至此刻,殷元还有些反应不过来,那传言中的能超度冤魂的江流儿,竟然是自己的外甥!

    “怎么?你是不相信你的妹妹!还是质疑我殷开山的血脉!我看那孩子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是我的外孙!”

    殷开山此刻才意识到,自己那股古怪的熟悉感真正来源,那孩子的眉眼很像自己的女儿啊。

    听到这话,殷元也顿觉无语。

    既然您老人家早就意识到,怎么没有提前下手,活生生让那江流儿被人接了进去。

    没理会儿子那古怪的神情,殷开山紧锁眉头。

    片刻之后,他的心中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殷元,你明天带着几人去那化生寺门口等着,那江流儿明天会去朝见皇帝,一看见他出来,你就派人把他截了!”

    殷元闻言,顿时变了神色,不光是他,连带着一旁的殷温娇母女都变了脸色。

    “父亲!不可啊!”

    “温娇莫多言,我意已决。”

    大家都知道,殷国公此举可能会让国公府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做出来这般决定。

    “明天,我亲自去面见陛下,就算不要这个国公之位,我也不要外孙去做个和尚!”

    从北周到隋,再到唐,出于种种原因,殷老国公对于和尚,是真的没什么好感。

    ……

    端坐于太史丞的车驾之内,大唐的繁华扑面而来。

    这座开放而包容的城市,哪怕在书中看了千百遍关于它的描述,江流儿还是震惊于大唐的强大。

    行于宽阔的朱雀大道之上,江流儿渐渐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长安城市坊分开,规划严谨,按照道理,此刻应该变道了。

    可是眼下这车驾还是没有变向的迹象,车驾长驱,竟然直接奔着皇城而去!

    “敢问太史丞,我们此行终点怕不是化生寺吧?”

    “不瞒小师傅,陛下今天便想见你。”

    “小僧尚未沐浴焚香,风尘一路,唯恐唐突了陛下。”

    傅太史看着对面的江流儿,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小师傅超凡脱俗,心如明镜,又何来风尘之说。”

    一听这话,江流儿心中乐了,他没觉察到这位傅太史的敌意,但是这位儒家气质的太史,却用佛家的那一套观点来教育一位僧人,这就有意思了。

    难道因为自己,提前促成佛道之间的融合?

    其实江流儿早就隐隐发现了这个世界,和自己认知的那个世界已经产生了偏差,亦或者这本来就不是江流儿以为的那个大唐。

    蝴蝶的翅膀轻轻扇动,梦里几番又回到大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