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璀璨星河的指引 » 第九章 一骑千里传诏来

第九章 一骑千里传诏来

    迟羽自归来之后,每日与爹娘在田间劳作,晚饭后开始独自入定修炼,几乎每次都要修炼至半夜三更才匆匆睡去,这让他精力有些疲惫,但无奈乡野之人,地里的活计却是不能丢弃。

    好在心脉已成,目前修炼的肝脉也能一定程度强化迟羽抗疲劳的能力,即便如此,每日劳作完总会精神疲惫。

    老爹迟猛更是开口大骂了好几次。

    初始,迟猛质问:“天天白日里没个人样,晚上还坐床上不睡觉,你到底在干嘛?”

    迟羽解释为了方便入定修炼,迟猛才怒火渐消。

    过了一些时日,秋收时,迟猛叮嘱迟羽早睡,早起趁日头不辣开始收地里的谷子。

    迟羽点头答应,但晚上还是一个人默默的开始吸收灵气来蕴养灵根。

    过了一两天,看着精神状态依旧不佳的迟羽,老爹再次怒了。

    一天晚上,迟猛打开了迟羽的房门,指着入定中的迟羽,将其惊醒:“你自己看下你眼睛都红成什么鬼样了?你修那什么屁武功,不能等忙活完这一阵吗?”

    迟羽苦笑着没有回应老爹,这样反而会让老爹怒火消失得快。

    无奈这段时间迟羽勉强补充灵根的消耗,没有过多修炼,每晚只吸收一两个时辰的灵气。

    终于深秋之后,地里一年的农活收尾,迟羽才得以继续对肝脉的修炼。

    但山野乡民,显然没有真正休养生息的日子,农活忙完之后,老爹每日叫着迟羽上山打柴,准备过冬的柴火。

    有时,迟羽精神状态良好,会吸收灵气到很晚,翌日起床会晚些时辰,反复几次之后,老爹耐心被消磨殆尽,彻底怒了,指着迟羽喝骂。

    “你一天晚上不睡觉,到底是做什么?别扯什么练功了,老子看你整个一个神棍样,你练的什么功?能有什么用?练功能当饭吃吗?”

    迟羽张了张嘴,却有不知如何回应老爹的责问,这段时间,他除了体力绵长,确实没有什么更加明显的过人之处,也需要吃着五谷杂粮维持着生命。

    还未踏上灵台,自然也不知道自己修的什么功,所以,迟羽只能选择沉默。

    迟猛见状,怒火更甚,突然想给自家儿子一巴掌,但杨起手来,却猛然发现自己小子已不再是嗷嗷待哺的年纪了,无奈只好放下手,怒哼一声。

    “哼!我看你能练出什么逻头来!”

    随后便不再理会迟羽,自顾着忙活起来。

    迟羽怔在原地,少倾之后,只能维持着笑脸,和老爹一起忙活起来……

    终于,寒冬降临,雪花飘飞的季节,迟羽丹田中的灵根打通了肝脉的链接,肝脏得到升华,迟羽整个人的精力飙升,即便是一晚入定吸收灵气,第二日也不会感到疲惫,反而精神熠熠。

    因此,老爹没有因睡眠问题再指责他了。

    大雪下了两三日,积雪深达尺许之时,风雪暂缓,天空放晴,这一日,迟羽正在家中劈砍枯木,忽闻一阵铁器砸地的声音,传来。

    迟羽起身看向进村的路面,发现一骑骑兵正飞奔入村,看那穿着,正是这大乾国的官兵甲胄。

    那骑兵入村后,不理会围观的村民,径直朝王先生的住所奔去。

    迟羽皱了皱眉,心中不由得担忧先生,赶紧出门往王先生家里追赶过去。

    尽管迟羽体力已异于常人,也跑不过官兵所骑的战马,等迟羽到了王先生家时,那官兵已经从先生家里走出,翻身骑上了战马,又匆匆而去。

    迟羽看了一眼,没发现异常,赶紧走进了先生家里。

    一进院门,迟羽便发现了魁梧的管家,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只要管家在,先生应该无事。

    迟羽向管家点头示意,得到管家的眼神后赶紧走进了屋里,便见王先生正双手持着一卷明黄的龙纹绢布,正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

    “先生,发生了什么事?”

    “迟家小子,来得挺快啊,放心,对老夫来说,是件好事,你先坐下,估计张家小子和那小妮子过会也会过来,正好与你们一起说。”

    闻言,迟羽在旁边的木椅上坐下,没一会儿,张文萧茹联袂而来,进门后一脸疑问地看向先生。

    “先坐下吧。”

    待二人落座之后,王先生,将手里的明黄绢布放在了手旁的木桌上,叹了口气道:

    “皇帝半月前驾崩了,太子奉召登基,新帝下旨,召老夫回朝堂,那官兵那是传旨之人,三日后,府城卫队会来接应老夫回京。”

    “原来如此,恭喜先生重回庙堂。”

    三人皆恭喜道,王先生对他们三有启蒙之恩,如今能平反回京,乃是喜事一件。

    先生摇了摇头,笑道:“嘿,这闲暇日子过多了,还真有些不想回去呢,不过,新帝毕竟是老夫一手教导出来的,值此朝堂不稳之际,不去不好啊。”

    三人心中惊叹,他们知道先生曾是大官出身,却未曾想过平日里温和慈祥的先生竟是当今帝师。

    “迟羽张文,老夫三日后启程,你二人自幼聪慧,不若此次随老夫入京,苦读一些时日,或许能金榜题名,你们意下如何?”

    王先生笑眯眯的看着迟羽和张文,对陪伴他多年的两位少年生出了栽培之念。

    张文想了想,目中越发明亮,复又黯然道:“先生栽培之恩,没齿难忘,学生也想追随先生前往京城,只是……只是学生家里实在拿不出钱财供学生研读了。”

    王先生哈哈一笑道:“钱财之事,无需多忧,老夫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帮你们两位学子垫付学费还是绰绰有余的,介时你二人便暂居于老夫府上,老夫有空也可指导你们学业,以你二人的资质,定会有所成就。”

    闻言,张文眼眶红了红,起身行了一礼,激动道:“如此,先生对学生恩同再造,学生无以为报,愿追随先生鞍前马后。”

    王先生点了点头,受了张文一礼,又看向迟羽,询问道:“迟家小子,你呢?”

    其实自先生提起此事,迟羽心中便纠结起来,先生如今重归庙堂,前尘往事自是一翻而过,帮助他与张文二人对先生来说不算是累赘了,但他需常常修炼武功,却没有太多时日苦心攻读经书……

    见先生问起,迟羽心中作出了决定,起身行礼道:“先生栽培之恩,学生铭记,只是学生喜修习武学,跟随先生,却无太多时间用功读书,介时恐怕荒废了先生一番心意,学生想继续习武,待习得玉简中的功法,便上京城去寻先生,愿护卫先生周全!”

    “啊?迟羽,你决定要一直习武了吗?”

    听到迟羽对先生的回答,张文有些担忧的看着迟羽,不管如何,他们三人自幼相伴,张文对迟羽的担忧是真诚的。

    即便是萧茹,也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劝说迟羽,毕竟先生是当今新帝的老师,在这大乾国内地位非凡,偏偏在这偏居一隅的小山村隐居多年,又教导了他们三人,她一介女子自是无奈,但对迟羽张文二人来说,先生的支持无疑是天大的机缘。

    此时,揉了揉眉头的先生却率先劝说起来。

    “你这小子,习武非易事,不如随老夫进京,若真想习武,老夫托一位关系较好的武将指导你,总比你自在这乡下练习来得好吧?”

    迟羽怔了怔,先生所言确实合理,但想起古鸢半年多来对他的教导,迟羽又否定了先生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