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通天之路 » 第二十章 子腾丢官受打击,弹劾不成蚀把米

第二十章 子腾丢官受打击,弹劾不成蚀把米

    贾琮却联想到了之前太上皇和穆基的对话,想必在那以后太上皇才下定决心逐步收回权力的。

    永正一派则是十分震惊,他们没想到只是给几个立了功的丘八封赏竟然会让自己这边实力大损,王子腾更是露出了像是死了爹妈一样的表情。

    永正在心里暗骂,还说什么姻亲不能同时掌握京畿兵权,当初贾代善执掌西山大营的时候贾代化就是京营节度使,而现在叶战和贾琮也都是贾家人,不想让他掌权就直说,如此拐弯抹角做甚?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太上皇这么说只是给永正面子。

    事实上,王子腾实在是半点能力都没有,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从贾家那里得到京营节度使的职位之后,他非但没有获得京营众将士的认可,还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一年到头都没怎么去过京营不说,还试图贪墨军饷、倒卖军粮。

    若非他只能掌控贾家的五军营,京营的战斗力怕是衰败得更快了。但即便如此,五军营也被王子腾糟蹋的不成样子,他不但把亲信安插在了五军营上下,还恶意裁军吃空饷。

    五军营的将士本来想去宁国府讨公道,可贾珍根本就不管这些,让他们彻底寒了心,最后被太上皇暗中给收编了。

    而现在看似好像贾家同时掌握里京畿的两处军营,其实京营的三千营和神机营还在太上皇的手中,剩下的五军营战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故而太上皇实际上只给了叶战一个空衔,想要把五军营重新搭建起来并且迅速恢复战斗力怕是难了,毕竟别的不说,光是招兵买马需要的钱粮就能把叶战卡的很难受。

    ······

    戴权宣读完圣旨就离开了,而且这是太上皇的旨意,永正派根本就不敢有反对意见,上一个敢反对的愣头青已经饿死在诏狱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倒不如说如今有太上皇在,大朝除了宣布一些重大决定之外基本就与常朝无异。

    而常朝也因为太上皇的存在只能让永正派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像是今天谁家的纨绔又调戏妇女了啊、谁家不厉行节约呀什么的,听得贾琮直打瞌睡。

    就在贾琮快要睡着的时候,他忽然听到有人提到了他。

    “臣弹劾东平郡王、新义伯、定辽伯等人横行霸道,殴打忠臣之子。”

    贾琮抬起头来,疑惑地看了看这个看起来一脸正义、身穿深蓝色官袍的文官。

    不是你谁啊?

    这么勇的吗,竟然敢弹劾穆家和贾家?

    永正派一脸兴奋地看着这一幕,而太上皇一派则是惊奇地看着这位大臣,宛若在看一个小丑。

    穆基当然不可能站出来与人对峙,那太跌份了。

    而贾琮和叶战也不方便站出来,毕竟他们现在代表的是贾家。

    于是侯仁安站了出来,一脸疑惑地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大臣昂首挺胸道:“户部右侍郎江齐。”

    “哦~”侯仁安装作恍然大悟一般,说道,“原来昨天那个叫东平王爷滚的就是江大人的公子呀!”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大家纷纷看向站在最前方的穆基,见他没有动作,便都以敬佩(当然也可能是看死人)的目光看着江齐。

    江齐显然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强自镇定道:“但东平王爷纵容手下殴打小儿与诸位大臣的儿子可是事实,可怜小儿到现在还不能下床。”

    说着,他伸手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一面向其他人示意。

    接着,许多人站了出来,纷纷控诉穆基与贾琮等人,仿佛他们好像触犯了天条一般。

    “噗嗤~”

    站出来的大臣们愤怒地朝笑声来源看去,原来是贾琮。

    一位大臣忍着愤怒问道:“为何定辽伯如此欢乐?这里可是朝堂。”

    前方的穆基小声介绍道:“这是礼部尚书孔涛。”

    原来是你!

    在贾琮去辽东后,贾赦就不止一次在信中提到孔涛不断阻挠他们的事情。

    于是贾琮冷笑一声:“没什么,只是听诸位大人提到昨天酒楼之事,想到一些好笑的事情罢了。”

    “哦?不知是什么笑话,定辽伯不如说出来让大伙乐一乐。”说话的不是文官,反而是贾琮身前之人——水溶。

    “不过是昨天回去后想到诸位大人公子的行为后写了一首诗罢了,既然王爷想听,那琮可就说了。”

    贾琮装作没什么的样子,水溶暗道不好,想要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千锤百炼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众人大惊,这诗直接坐实了孔涛等人教子无方的事实,说不定还会流传后世让人唾骂。

    孔涛等人自然也是明白了这一点,脸上一阵燥热,江齐更是失魂落魄,他知道自己的仕途这下算是完了。

    “啪啪~”穆基拍手称赞道,“好诗,应景,诗名叫什么?”

    “咏针。”

    “好一首《咏针》,本王回去就写一副,拿来教教犬子。”

    贾琮笑道:“王爷哪里话,琮回头写一副给王爷送去好了。”

    “那可再好不过了。”

    穆基和贾琮谈笑风生,永正派那边却面如死灰。

    永正硬着头皮道:“礼部尚书孔涛等教子无方,罚俸禄三月,涉及子弟禁足半年。”

    勋贵这边当然不可能让永正就这么轻拿轻放过去。

    “臣反对,”只见理国公府一等子柳芳站了出来,“启奏陛下,昨日臣也在现场,当时诸位公子是大皇子殿下带来的,而且公子们十分嚣张,甚至殴打酒楼掌柜和小二。

    仅仅只是罚俸禁足不足以平民愤。”

    永正胸膛不断起伏,在心里破口大骂,平民愤?是平你们的愤吧!

    但他只能装作平静地问道:“那柳大人以为应当如何?”

    柳芳面不改色地说道:“除了大皇子与孔大人以外,其余人等皆要免职;至于大皇子和孔大人,臣不敢置喙。”

    嘶~

    永正倒吸了口凉气,这处罚可太重了,会让永正派元气大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