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通天之路 » 第四十六章 玉琢被杀贾“复仇”,南下釜山俘伪王

第四十六章 玉琢被杀贾“复仇”,南下釜山俘伪王

    女真人也是知道李玉琢的,但是他们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还敢投敌,这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幸好有元山守将急中生智:“你们不要相信那人的鬼话,此人我认识,他不是高丽王室,只是正好姓李而已。平日里他总会说自己是高丽王室,以此来坑蒙拐骗。”

    “是极是极。”女真人们纷纷附和道。

    绿营兵们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但还是将信将疑。

    见状,春川守将只好让女真八旗弹压绿营,自己与元山、咸兴守将会到城主府商议对策。

    结果,他们才刚离开了一个时辰,就有亲兵来报说东城门被绿营打开,汉军杀进来了。

    原来,李玉琢的话不是说给绿营听的,或者说不只是说给绿营听的。很快,春川城的老人就通过绿营小辈们的传信得知了李玉琢以及城外大乾军的存在。然后在简单商议之后,他们就决定打开城门喜迎王师。

    三位守将暴怒,春川守将更是一刀把桌子劈成了两半:“本来看他们平日里当个顺民,以为他们已经老实了,结果竟然是这么个老实法!”

    咸兴守将胆子最小,颤颤巍巍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出城跑吗?”

    元山守将想都没想就否决了这个提议:“春川三面环水,我们又提前凿沉了船只防止汉军顺流而下进攻汉城,现在出城就是死路一条。”

    咸兴守将反驳道:“那你说现在怎么办?留在城里早晚也得死......”

    春川守将收刀入鞘,理了理盔甲冷漠道:“那就不走了!”

    咸兴守将瞪大了眼睛:“什么意......”

    元山守将大笑道:“正合我意,既然走不了那就不走了,不过就算要死,那也要拉着那群老东西一起死!”

    然后两人看向了咸兴守将。

    咸兴守将一激灵,连忙表态道:“你们都不走了,我一个人走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杀个够本!”

    说着他也拔出了刀。

    两人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三人一起带着亲兵向着南城杀去,那里是高丽老人们的住处。

    或许是太过激动与自信,高丽老人们此时正聚在一起商讨着等春川被拿下后要怎么分配利益,正好被女真守将们堵个正着。

    ······

    当贾琮等人得知女真守将们的行踪后匆匆赶来的时候已经晚了,遍地都是高丽老人们的尸体。

    此时,正擦拭着刀上血迹的女真守将们也注意到了来人。

    春川守将咧嘴一笑道:“你们来晚了,我们已经杀完了!”

    说着,他双手握紧了刀柄,带着一众女真们直直的朝着贾琮等人奔来。

    李玉琢见到这个血腥的场面早就吓得失了魂,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然后他就感觉身上一轻飞了出去,直往春川守将的刀口上撞去,最后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这就是他最后的意识了。

    春川守将看着李玉琢的尸体微微一愣,然后就被拍马赶来的贾琮一刀枭首。

    在生命的最后他听到贾琮的一声怒吼:“不!李兄弟!”

    他满肚子疑惑,这不是你扔过来的吗?

    但他注定是没法知道答案了,因为他已经成了贾琮腰间的首级功了。

    ······

    永正十一年四月,贾琮正在去汉城的路上。

    “三爷,你说这次朝廷会给咱们什么封赏?”

    正在观赏沿途风景的贾琮随口说道:“永正那货肯定不情不愿,但是太上皇应该会给个伯爵吧。”

    “怎么会?”这时,侯仁安惊讶地插话道,“这可是灭国之战,我们还打满了全场,就连女真伪王都被我们俘虏了,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伯爵?”

    自从五个月前拿下春川后,贾琮就挥师南下一路打下了釜山,把女真的后方搅的稀巴烂。

    之所以不去汉城也是想要稍稍掩盖一下自己的光辉,毕竟辽东现在还是穆家的底牌,而他的战绩已经够闪耀了。再者,与其跟在辽东大军后面混,倒不如抢先拿下釜山这个日后攻打倭国的桥头堡,把实惠拿到手再说。

    而辽东大军自从水淹开城后就目标直指汉城。

    结果等到好不容易拿下了汉城,却发现觉昌安早已带着女真贵族逃走了,而水原城的军队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动静。

    穆基暴怒,把水原城千户以上的将领全部撤职待办,等到战争结束后再进行清算,然后就把水原城的军队打入了奴军营作为敢死队赎罪。

    贾琮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大丘了。

    在感叹了一番辽东边军将领的无能过后,他就大张声势地继续往釜山进攻了。

    至于女真贵族?

    那是你穆基的事,雨我无瓜。

    果不其然,在摆出大阵仗之后,已经从洛东江上岸打算去釜山的觉昌安紧急掉头往丽水去了。

    只是有句话说得好,该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作为前锋的侯仁安竟然堵到了觉昌安。

    不过侯仁安还是选择遵照计划进行,在一番冲阵之后就把女真权贵们往丽水赶了。

    当然,作为过路费,他俘虏了觉昌安。

    ······

    贾琮转过头,看到墨梅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便解释道:“很简单,你不要看我们得了这么大的功劳,但我们现在可太年轻了。

    永正怎么想的无所谓,但不出意外的话太上皇应该会打算将我们最为新生代武将留给永正用,如此一来就不能给太高的官爵,以免日后封无可封。这样一来,他就势必会分功到你们身上,再加上咱们马上还会割舍一些跟穆家换取利益,那功劳就更少了。”

    墨梅若有所思:“三爷的意思是太上皇已经定下了永正?”

    “啊?”侯仁安被贾琮这番话转糊涂了,“那为什么太上皇还一直把持着权力不放?”

    “不过是舍不得权力罢了,”贾琮冷笑道:“当然,肯定美其名曰锻炼永正,虽然他可能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

    接着,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只可惜我那兄长和三叔了,忙忙碌碌十几年,到头来终究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