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82

82

    十二月中旬码工时,刘大河领了一万五、六。

    即便放假,项目部也给施工员发基本工资,只是假放得比民工晚个十来天,来年开工早到个十多天。

    刘大河带回家的钱比往年多了一些,家里人分外高兴。

    他告诉父母与妻子,自己已成了临时施工员,就是指导别人干活儿,检查别人干活儿的人。

    虽说只是个临时的,证明大河确实长能耐了,家里人也感到格外自豪。

    刘大河足不出户,也不干别的,只是整日鼓捣那些书,这让父亲很不解。

    有次父亲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大河,你看这些书是要干什么?”

    “爸,我要考个施工员证,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这句话让刘大河的父亲打了个冷颤,迟疑了半天说:“看书怪累的,能不看,就别看了。

    累坏了,耽误营生不说,还花钱。”

    “爸,没事。

    看书怎么能把人累坏?

    我忙着呢!别管我。”

    父亲只好回到自己的屋里去琢磨。

    要不是那年在考场上犯了病,大河肯定便考上了。

    现在,这孩子又要考个什么施工证。

    考上考不上无所谓,可别在考场上又犯了病,那可怎么办呀?

    这孩子真让人费心!

    春节过后,刘大河在家又待了二十来天,便要上工地,走得比往年都要早。

    说要去单位开会、培训、领受新任务。

    父亲特意问了他施工员考试的时间和地点,嘱咐刘大河,考上考不上不重要,保护好身体最重要。

    关于考试的时间和地点,父亲记得十分确切。

    三月十五号恰逢周日,在不施工的情况下,开发公司的人员也不用去上班。

    因此,刘大河不需要请假,安心考好两次试便行了。

    刘大河的父亲也没闲着。

    三月十四日,他和老伴说,要到县城去办些事,一两天便回来。

    走时,偷偷取了一张一万元的存折。

    到了县城,随意逛了逛。

    吃过午饭,实在也没个逛的地方,便找了家旅店住了下来。

    下午闲得无聊,又上街转了转。

    到汽车站,找工作人员问到了发往省城班车最早的发车时间。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他便坐上了第一辆发往省城的班车。

    出了省城汽车站的大门,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让他觉得有些茫然。

    他估计自己是无法找到省城九中的,即使找到了,也会误了大事。

    心一横,牙一咬,便打了辆出租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坐出租车。

    他听人讲过,这种车的车票忒贵了。

    到了九中,还没到八点。

    看来,这二十多块钱真没白花。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来,等待上午九点钟的到来。

    八点半一过,考生们陆续走入了校园。

    他没看到大河,也许是人太多,看不清。

    当人群蜂拥出校园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

    他担心的事情始终没有发生,既没有传出救护车刺耳的鸣叫声,也没看到有人被抬出来。

    当考生们走光,门即将被锁上时,他凑到门卫身边问道:“老师,这是什么考试?”

    “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怎么不是大河说的施工员考试呢?

    他又问道:“有考施工员证的吗?”

    “有啊。”

    “下午几点考?”

    “下午三点。”

    离下午的考试时间还早着呢,看来,自己只有去吃饭了。

    刘大河的父亲就近找了家小饭馆,拣便宜的吃了些。

    闲得实在难受,便在学校周边转悠起来。

    当三、五成群的考生们又向学校走来时,他知道,下午的考试时间快到了。

    他在学校大门对面的店铺的台阶上坐下来,静等考试的结束。

    当人群再次涌出校园时,他担心的情况还是没有出现,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回肚里了。

    心想:“大河终于迈过那道坎了!

    当年……哎!

    不想这些了。

    现在,要做的便是回家。”

    当蜂拥的人群消散之后,他又打了回出租车,去了省城汽车站。

    回到县城,天已经黑了下来。

    看来,还得在旅店住一个晚上。

    虽然白白地花了一百多块钱,但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