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62

62

    回到家中,父亲便把到省城找黄处长的大致经过告诉了母子俩。

    眼看便要过年了,一家人便忙着收拾屋子,清洗衣物,购买年货。

    过了正月初八,康杰的调令还是没有着落。

    眼看着康杰去新川县城地质队报到的日期又要到了,一家人又有些着急,父亲便准备一、两天后再去找找黄处长。

    这天上班后,地质队人事科的柳科长把康杰的父亲叫去,说:“老康啊,好事呀!

    你儿子调到咱们队的调令下来了。”

    说完,还把调令拿给康杰的父亲看。

    康杰父亲看过后说道:“多谢了。”

    说完,赶忙跑回家中,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母子俩,两人听后都很高兴。

    第二天,康杰便去新川县城的地质队,清理财物方面的事情。

    清理完毕,赶回了云川县城,到地质队报了到。

    康杰调回云川县城地质队虽说还是野外作业,结婚时,家却可以安在县城,又有康杰父母照应,这比过去找对象的条件强上了很多。

    趁着康杰还没去野外作业,父母又张罗着让康杰相了几门亲,康杰看中了其中一位姑娘。

    姑娘名叫闻雅芳,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

    初中毕业后,也没上高中,到县城学了两年裁缝。

    出徒后,在城里开了个裁缝铺。

    比康杰小个四、五岁,刚刚二十出头。

    一门心思就想找个上班的。

    康杰对闻雅芳也不了解什么,只是觉着闻雅芳长得好看。

    这就是各取所需吧!

    双方都有些意思,中间人就给他俩穿针引线,康杰和闻雅芳便交往了起来。

    通过交往,康杰意识到,别看闻雅芳年纪小,对婚姻的主张却很功利。

    要想结婚,房子自然是不能少的,像什么家俱了、电器了、被褥了自不必说,结婚时的手饰更不用说。

    还有两项主张,康杰认为很过分,一项是给闻雅芳父母的财礼六千八,一项是买衣服钱八千八。

    即便闻雅芳不说,财礼总是要给的,按惯例大多不会超过三千。

    买衣服的钱自然是少不了的,谁家不希望自家媳妇结婚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也不超过六千。

    闻雅芳可倒好,上下嘴唇动一动,就比别的姑娘多出了六千多,确实有些过头了。

    自家虽说三个人上班,但一家不知道一家的难处。

    自己虽然有些野外作业津贴,因为工龄短,工资并不高,两项加起来也就一百五十元左右。

    况且,野外作业津贴也不是每个月都有的。

    父母虽然工龄长,却都待在总部,没有野外津贴,同自己挣得差不多。

    三口人一个月的工资加一块儿还不足五百元,闻雅芳多加出来的六千多元,三口人一年不吃不喝也凑不够这个数。

    谁家没有个三亲六故,谁家没有个灾灾病病,谁家没有个礼尚往来?

    再加上三张嘴,这一来二去,一年也存不下三千。

    这要是称着卖肉,一斤也值五、六百呢!

    康杰便有些退却的意思,回家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父母听后,便劝康杰,你年纪也老大不小了,过了这个村,说不准还没有这个店。

    虽说有些多,但家里还有三万多的积蓄。

    现在,也只是个谈,还不到婚娶的时候

    这一年下来,家里还能攒上个几千块。

    到时候,即便不够,向亲戚们借些,应该没有顶碰的道理。

    康杰虽然没再反对,往闻雅芳那里去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三月底,康杰又上山了。

    为了增加些收入,父亲不顾身体状况,向队里申请了野外作业。

    队领导考虑到他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让他担任一个作业班的副班长,深怕他爬山出了意外。

    母亲向队里申请了一个清扫队部的临时性岗位。

    康杰看到父母为了多挣几个钱,不怕要命,不怕丢面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便劝父母不要去干,父母却说,这就是锻炼身体。

    光坐着,身体才会出毛病。

    整个作业期间,康杰回过两次家,母亲便打发他去叫闻雅芳,到家里来吃饭。

    不管康杰热情也好,冷淡也罢,闻雅芳的硬性指标从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