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60

60

    这年的十一月底,康杰所在的作业班回到了县城总部。

    回到总部后,还有业务学习与个人年度总结等工作。

    工作、生活条件要比山里好上很多,不用每天再去爬山了。

    康杰住在地质队的单身宿舍中,宿舍里只住他一个人。

    由于没结婚的职工极少,队里也没设食堂。

    他在宿舍中自己做饭吃。

    甜一顿,咸一顿,生一顿,熟一顿,一周后,他基本学会了做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总结出一套做饭的经验:

    其他人下班一走,必须马上做饭。

    如果超过半个小时,便不想做了。

    即使再饿,也不想做。

    实在饿得不行,便出去上饭馆。

    吃过饭,要及时清洗锅碗瓢盆。

    如果放到第二天,除了不好洗,自己还不想洗。

    不洗锅,当然做不了饭,最后的结果还是去上饭馆。

    他最害怕的便是孤独。

    傍晚下班后,整个地质大队院内静悄悄的。

    除了他和看门的韩大爷,其他人都回家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居。

    一个人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那怕有人同他吵上一架,他都觉得舒服,最基本还有个生气的对象。

    吵完嘴,生完气,时间也就过去了。

    以前,总盼着周六、周日;现在,他最怕周六日。

    每逢周末,不光是夜里,即便整个白天,大院也变得空旷而静谧。

    为此,他学会了喝酒。

    看电视间隙,弄点小菜,自斟自饮一番,能熬到晚上十一点多。

    喝了酒,上下眼皮就变得亲密起来。

    关了电视,马上便入睡了。

    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半夜三、四点钟醒来,发现电视还亮着,屏幕上早已没有了节目,上面只打着几个字:“祝您晚安。再见!”

    他也学会了逛街。

    不过,他的逛街方式与大多数人不同。

    有时,夜里睡不着,就骑了车绕着整个县城转。

    县城绝大多数人依然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大多时候,空旷的大街上只有他一个人和身下的自行车。

    实在冻得不行了,再回去。

    不一会儿,也就睡着了。

    元月八日,除行政人员还上班外,作业班人员终于放假了。

    因为康杰的家不在县城,队领导特意给康杰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

    告诉他,二月二十日准时报到。

    康杰整理好被褥、衣服等物品,当天便乘班车回了家。

    康杰回家后,便让父母四处活动,把自己调回云川县城地质队。

    可云川县城的地质队人满为患,早已突破了编制,各级领导也没办法。

    均表示,等编制出现空缺时,再予以考虑。

    可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编制空缺的情况呢?

    过完年,二月十九号,康杰只好万般无奈地又踏上了开往邻县的班车。

    这回,母亲没少给他购买所需物品:十几套内衣、几十双尼龙袜子、夏季用的野外毯、春秋两季用的狗皮褥子、军用大号水壶,还有遮阳帽、防寒帽等一大堆东西。

    大帆布提包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二月二十号,作业班的所有人员都到单位上了班。

    三月底,开过一年一度的野外作业动员大会后,各作业班又开赴各自的任务区。

    康杰所在的第三作业班,今年的作业区条件更加艰苦。

    山中有二十多里不通车。

    作业班和雇来的骡马队运送了三回东西,才算安顿下来。

    元月八号,各作业班人员又准时放假了。

    康杰回家后,父母便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

    康杰所读的地质学校男生多,女生少。女生在这所学校是稀有资源。

    康杰在校期间,虽和叶原走得近些,他却没开叶原那一窍,在校期间从没谈过恋爱。

    地质队的各作业班里是清一色的男士,从四月初到十一月底基本都在深山老林里转悠。

    除了山民的妻女,基本见不到别的女性。

    总部倒是有几个女职工,可人家早做了孩子的妈妈。

    从山里出来,回总部的一个月里,很难发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奇遇。

    地质大队又是省派机构,与地方厂矿及其他单位很少接触。

    因此,父母对康杰自己找对象,没抱太多希望。

    父母托了不少人,凡认识的都打了招呼,回应的人却很少。

    因为康杰是野外作业,一走就是大半年,连个人影也见不到。

    工作单位又在外县,将来要是结了婚,这算哪档子事?

    收入虽然高些,但对云川县有工作的姑娘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结婚后住在哪里?

    工作是否能调动?

    什么时候能调动?

    有了孩子谁照看?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腊月里,熟人们也给介绍过两、三位姑娘。

    见过面后,中间人捎回话来,人家觉得不合适。

    过完年,也见过三、四个,和年前的回复差不多。

    二月十九号很快又到了,康杰收拾起他的行装又出发了。

    康杰找对象的事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便去向能推心置腹的亲友、熟人剖析人家姑娘拒绝的原因,人家便把上面一大堆问题罗列了出来。

    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康杰父母确实没有彻底认清儿子找对象的劣势,对女方的要求的确有些高了。

    说实话,人家姑娘要是有工作,怎么会找一个整天在山林里转悠来、转悠去的人呢?

    即便结了婚,也跟没结婚似的。

    将来有了孩子,麻烦事就更多了。

    如今的社会很现实,完全物质化了。

    再不是从前那个讲奉献、谈精神的年代了。

    康杰父母对儿子找对象的条件便放低了很多,只要姑娘守本分,能有些手艺,农业户口也不怕。

    这样一来,稀罕市民户口和正式工作的村里姑娘还真不少。

    可康杰已到了山中,何时能够回来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