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混蛋是我小名 » 第二十六章 李裁缝

第二十六章 李裁缝

    他直接来到卖布料的地方,看了一下摆放的布料,现在的店员都是大爷,绝不会主动问你买什么,而是需要你再三呼唤方姗姗迟来。

    看了一眼摆放的布料,有的确良,涤卡,哔矶,等几样现在特别流行的布料,还有高档的毛料。而纯棉的布料,基本无人问津。

    原因是现在的纯棉布料色彩单一,质量不好,做裤子穿上一天,就会在膝盖部位鼓一大包。还缩水严重。他见毛料却非常不错。

    土黄色、灰色的毛料垂坠感很强,布料平滑紧实看着就贵重。他想着可以买一块做条裤子穿应该会不错。喊了店员五六声,一个身材纤瘦表情冷漠,长得还不错的中年妇女才慢慢走过来。

    见他的手放在那匹毛料布上,有些不高兴地说;“那是纯毛料,不买就别用手摸!”

    “大姨问一下价格可以吗?”

    “五元钱一米!”

    女人见他问价,也没改变态度,而是不耐烦地回答。晓天暗自计算自己做一条裤子,大概需要买多少,扭头看见在商店的一角有个裁缝摊,一个老裁缝戴着眼镜正在蹬缝纫机做衣服。

    他走过去微笑对裁缝说;“大叔!麻烦您老给看看,我做一条裤子需要买多少布料?”

    裁缝四五十岁的样子,瘦瘦的,戴着的眼镜有一条腿还是用皮筋替代的。听见他说话,用手扶了一下眼镜伸头仔细看看说;“裤子做什么样式的?”

    晓天想自己喜欢宽松肥大一些,就拿过裁缝记尺码的的本,在上面画了一个休闲裤的样子递给他说;“这样的您可以做吗?”

    裁缝看了一下说;“你确定做这个样式的?现在可没人穿这样的裤子!”

    “啊!那没事,潮流我可以引领。”

    裁缝笑了说;“小伙子还挺幽默,做完了不好看我可不负责。”

    “那是自然。”

    “那好,我给你量一下尺寸。”

    晓天又把腰臀部位的要求说了一遍,裁缝有些不理解地说;“腰细一些好理解,臀部这么肥好看吗?看着像马裤,有点费布料!”

    “这叫休闲裤,与马裤有相似之处,要的就是宽松不受拘束。还有裤兜要大一些深一些。”

    裁缝量完了尺寸对他说;“三米五的布料,三尺兜布,裤门要纽扣还是拉链?”

    “拉链吧,省事。”

    “手工三元五,三天以后来取。”说完就要开票。

    “别价,大叔,我还要做一件上衣。”

    裁缝眯眼看了一下他说;“做一套?”

    “对,但样式还是我自己设计,不知您能做出来不?”

    “你有样式我就能做出来。”

    “那好,您把我裤子的尺寸记下来,等我五分钟就回来。”

    说完就跑出商店回家,商店就在他家后面隔着两排居民房子。他回家拿起那套冲锋衣就跑回商店,裁缝看见他回来手里还拿一套衣服,表情明显有些高兴。

    刚才见他跑了,女店员就对他说;“李裁缝!那小子忽悠你呢。他就一个学生,会自己设计衣服?真让人笑掉大牙。”

    “没事,就是耽误一点时间,我也没损失什么,但小伙子画的裤子样式,倒是第一次见过。”

    晓天回到裁缝摊前把衣服递给他问;“师傅您看一下,这样式能做出来吗?”

    裁缝接过他手里的冲锋衣,心里暗暗惊奇!这衣服样式自己从未见过,看着特别好看,布料也很特别,是现在市面上没有出现过的布料。

    再看一下那条裤子,李裁缝明白了,这小子刚才画的裤子,就是按这条裤子做样子的。

    他又仔细看了看冲锋衣,指着帽子说;“帽子不好做。”

    “不用做帽子。”晓天把帽子拆下来。

    见帽子可以拆下来,李裁缝有些惊讶!这玩意设计的真好,帽子能拆下来,衣服做工也很好,看着不是手工做的。应该是工厂出来的。

    这件衣服勾起了裁缝的好胜心,他说;“我尽量给你做好,如果达不到你的要求,可以少收你一些手工费。”

    晓天想试一试也可以,就说;“我信得过您,您一定可以做好。如果做好了,我还会在您这做几件衣服。”

    “那你去选布料吧,”

    这时店员相信他不是捣乱的了,见他过来就凑近说;“你要买什么料子?”

    晓天选了一块土黄色的涤卡做裤子,一块藏蓝色哔矶做上衣。又买了六尺黑色兜布,一米五紫色绸缎做衣内衬。至于毛料,他想先看看裁缝的手艺再说,这些布料和辅料一共花了他三十七元多钱。

    店员和裁缝以及旁边的几个顾客,见他一点没犹豫顺手掏出一叠十元的钞票,拽出四张递给店员,都惊得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这是谁家的败家孩子,敢这么花钱。他家大人也是,怎么给他这么多钱!

    看样子那一叠是一百元,这孩子一点不心痛,这就花了将近五十元。见围观人惊讶和生气,他把钱揣进进兜里说;“这是我去年秋冬天上山采药材卖的钱,不是父母给的,你们可以让自己家的孩子也去自己挣钱。”

    “你卖什么药材挣这么多?”有人急切地问。

    “很多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了,如;人参,鹿茸,貂皮,黄芪、党参、贝母、天麻、刺五加、五味子、草苁蓉、手掌参、刺参、细辛、马兜铃、红景..”

    “人参、貂皮、鹿茸咱这也没有呀!”

    “那还有其它的都可以呀!至于人参,运气好也是可以遇见的,就怕有人看见了也不知道。”

    见这些人还要问,晓天对裁缝说;“大叔,您给我量一下尺寸吧!”

    裁缝刚才见他大手大脚花钱,心里也是震惊,这时赶紧收回心神,帮他把尺寸量好写了小票,手工费六元五角,取衣服时再付钱。

    店员见他要走指着毛料说;“这个不买了?”

    “以后再说吧!”

    说完他把取衣小票揣进兜里就离开了,回家后家里人都回来了。因为明天二哥三哥要参加高考,今天家里宰了一只鸡。说起这几只鸡还有一段故事,奶奶是从走街串巷的小贩手里买的鸡崽,但被卖鸡崽的忽悠了。

    一共买了六只,当时小贩说是五只母鸡一只公鸡。结果长大后就反过来了,而是五只公鸡一只母鸡,且母鸡只下了一个蛋,还是没蛋黄的蛋,就再也不下蛋了。

    今天宰的就是那只不下蛋的母鸡,五只公鸡一个个都像斗鸡似的,看家护院比狗都强。有生人来了它们就会一拥而上,不分头脸手脚使劲啄,即使熟人也照啄不误。

    平时奶奶看见家里有人来,就会先把它们赶进窝里不让出来。但奇怪的是,它们却从不啄芷婷。而有一只芦花鸡,即使见到晓天它都会追着啄。

    家里人见他回来,手里还拿着衣服。奶奶问;“你回来过吗?这套衣服你姐洗过了,一直放我屋里了。你什么时候拿走的!”

    “刚才拿的,有人要按这个样式做衣服,我拿给裁缝看看。二哥,三哥你俩谁能穿以后就给你了。我又长高了,无法穿了。”

    “那你穿什么?”妈妈问他。

    “我也按这个样子又做一套,过几天就拿回来了。”

    “你哪来的钱做衣服?”爸爸好奇地问他。

    “我在山里那几天,挖了点药材昨天卖了五十元。”

    “多少钱?”

    全家人都惊呼一声。

    “五、五十多吧!”

    “什么药材!能卖五十多,你说实话?”妈妈紧张地问。

    “一棵筷子粗细的人参!”

    “人参!你回来怎么不对家里人说?”

    “跟你们说,卖了钱还是我的吗?”

    “你去卖会让人骗的!”

    “你们去就不被骗了!你们谁明白人参值多少钱?说不定连五十元都卖不到。”

    “爸妈,四哥撒谎,他刚才说多少钱时结巴了,一定不会卖这么点钱,大伙揍他一顿就知道了。”晓燕敏锐地抓住了他刚才的一丝停顿。看来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仇人这话一点不假。

    全家人听了晓燕的话都站起来,看样子他今天不老实交代,就要对他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了。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挺好,借这个机会把钱拿出来,就说是卖人参的钱,也省的以后说不清道不明。

    想到这他问二哥三哥;“你俩要是考上大学,一年总体费用大概要多少钱?”

    二哥沉思了一会说“一百多元吧!”

    “多少?”晓天像是要吃人似的,狠狠追问。

    “省点花,九十多元也能过下来。现在上大学不花钱,学校每月还给助学金,所以一个月自己有五六元钱,就差不多够用了。”

    晓天很吃惊,但也想到了这时上大学,都是国家包分配。从学校出来就是国家干部,因此大学是免费的,进入九十年代后大学才自费。这一发现让他很高兴,就是说自己准备的三千元,只要拿出来一千元就足够这哥俩上大学了。

    自己还能剩两千多!想一想都觉得美。见他一副吃惊的模样,父母都奇怪。奶奶说;“你这是什么表情!怕你俩哥哥读大学花钱花多了?”

    “没有,奶奶!我不知道上大学还能挣钱。要是早知道就好好学习了!我决定了明年也考大学。”

    “呲!”听了他的话,全家人都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省省吧,齐老四!你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你能好好读完职高毕业咱家就烧高香了!”

    “他已经回院里读高中了。”二哥低头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冒出一句。爸爸妈妈和奶奶姐姐,都疑惑地看二哥三哥。

    妈妈说;“老二你刚才说什么?”

    三哥接话说;“老四已经回院里复读高中了,在高二一班程梁栋程老师班里读书,还有芷婷,她在二班。”

    妈妈转过头有些不可置信,又惊讶地看着晓天,眼里有些湿润问他;“你二哥三哥说的是真的?”

    “毛毛雨啦!我前几天不是帮派出所抓了一个逃犯吗?派出所问我有什么要求没有,他们可以保送我上大学。我想就我这能力还用别人保送吗?不就是考大学吗!对我来说都是小事。就说不用他们保送,明年我自己考,但是需要他们协助我回高中复读。”

    姐姐站起来啪一巴掌,打在他脑袋上说;“装什么大尾巴狼,就你还自己考大学,做梦吧!这么好的机会你说不要就不要,是不是有病?”

    “我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堪吗?我为什么不能自己考大学。你们谁有我聪明!来说一说。把你们任何一个扔山里一个星期。我看看谁能活着回来!切。敢小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