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代风水师 » 第七十章 洛阳朝堂(上)

第七十章 洛阳朝堂(上)

    庚子(十六日)

    大唐洛阳城内,唐国部分使者被杀,以及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身亡的消息同时传入了唐国朝廷。

    洛阳皇宫之内,

    金灿灿的大殿上,李嗣源满身黄袍,头戴九龙宝冠,端坐紫金龙椅之上。

    殿内两侧,文武百官列队站立,肃立注目。

    宝座上的李嗣源神情严肃,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的百官。他缓缓开口,声音洪亮:

    “刚刚宣读了契丹方面传回的消息,耶律阿保机已然身亡,诸位大臣有何建议。”

    听到李嗣源的询问,隐隐已成为百官之首的安重诲首先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臣以为,陛下登基,出于礼节派出我国使节前往报丧以及告知吾皇登基事宜,这契丹非但不以礼相待,反而将我国部分使者当街斩杀,实属是对我国的挑衅。

    如今,耶律阿保机突然暴毙,正是上天对契丹的惩戒,臣以为,我天朝正应趁耶律阿保机暴毙之机,出兵契丹,一举重创契丹,以免除日后北方之祸患。”

    听到安重诲要主动出击的建议,李嗣源并未出声,似是等待着其他大臣的意见。

    很快,因引两川唐军回归洛阳而受封同平章事,兼领三司的任圜出列,道:

    “臣以为,安大人此言断不可行。”

    任圜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安重诲的怒视,但任圜却如同完全没看到一般,继续说道:

    “陛下刚刚即位不久,虽已试行新政,惠及天下,但新政时日尚浅,还需一些时日才能见到成效。

    臣兼领三司后,方发现,由于长年战乱,如今国库已几近枯竭。若在此时主动征伐契丹,粮草钱粮根本无法补给。

    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任圜的说辞,安重诲在一旁喝道:

    “任圜!!我唐国众多使者被杀,难道我们就视若无睹?这置我大唐颜面于何地?

    契丹短短几十年时间,由一个分裂的多部落酋长可汗联盟被耶律阿保机统一为一个君主国,吞并了几乎北方所有大小国家。若不趁耶律阿保机暴毙的时机将其一举重创,日后必成我中原大患!!!

    你懂不懂!!!!”

    任圜闻言,却冷冷笑道:

    “据刚刚传回的奏报,耶律阿保机死后,那契丹国母述律平当日便在夫余城皇宫设下鸿门宴,一举将契丹八部酋长及王公大臣一举诛杀。

    如此残暴的手段,契丹安能不乱,根本不需要我等再动兵戈。”

    “正是因为述律平在契丹国内清除异己,我们才要抓住这个时机,趁着契丹军心不稳,一举出击,拿下契丹主力,将这个北方大敌消灭于隐患之中!

    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听着安重诲的怒吼,任圜已然冷冷回道:

    “安大人若是在此时出兵,搞不好会让原本心思不齐的契丹兵马因遭到外敌而同仇敌忾。而我大军远途作战,还是在平原之上,未必是那契丹骑兵的对手。”

    “任圜!!!!”

    已然与安重诲对上的任圜丝毫不怂,与怒目而视的安重诲对视,道:

    “安大人,当年先帝在众志成城之下,与契丹作战能够取胜,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天朝乃是以逸待劳,是在攻城战中避开了契丹骑兵的优势。

    安大人刚刚所说的也许有些道理,可惜,如今的国家,根本经不起这样劳师远征的长途作战。而且,我军经过连年的战争,战马早已紧缺,若是深入敌营与契丹骑兵在平原作战,那胜败之数谁又说得清呢。

    若我军战败,且不说契丹会如何,那东川的董璋、西川的孟知祥是否还会像现在一般,老老实实待在两川。那恐怕也是个未知之数。”

    “任圜。。你这根本是借口,你这个懦夫!”

    任圜闻言,冷哼一声,道:

    “臣是不是懦夫不是安大人说了算的,但任某自认不是一个莽夫!”

    听到任圜的讥讽,安重诲脸色通红地喝道:

    “你!!!”

    看到两人吵成这种样子,坐在龙椅之上的李嗣源心中非常不悦,他刚想出言喝止两人,却听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便来到了大殿之上。

    却见,一名插着羽毛的将士快步来到了大殿之上,很快便在大殿之上跪了下来,同时口中大声说道:

    “启禀陛下,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奏报,幽州城四周,发现大股契丹哨骑,契丹似有异动,现幽州城已实施宵禁,但因城中粮草兵器不足,请陛下火速支援兵器及粮草!!!”

    听到这名将士的话语,朝堂之上的众人都是一愣。

    怎么?耶律阿保机刚刚暴毙,我天朝不去招惹你,你契丹却要在这个时候发兵南下了?

    写书不易,求支持,收藏,推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