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这个皇帝爱谁谁 » 第十章 登基继位

第十章 登基继位

    萧亭山见她只有十四五岁,却背负双手,一副老成持重模样,不觉好笑。

    “你管我是谁,你只须知道我是来帮你的就好了。”那少女一脸傲气说道。

    “哎哟,我的紫鹃公主,你就别添乱了,皇上他刚累完,需要休息。”李万全着急道。

    “你是公主?”萧亭山说道。

    “对呀,怎么啦?”萧紫鹃说道。

    萧亭山学着她背负双手,笑道:“本王听说自古两国想要修好,和亲之策占大多数,而和亲的人选嘛,往往都是公主。”说完一脸不怀好意的看着她。

    “你敢!”萧紫鹃话虽这么说,心下还是害怕,气势上便弱了一分。

    萧亭山坐下抿了口茶,慢悠悠道:“你刚才说来帮本王,那你说说如何帮法。”

    萧紫鹃将头一偏,说道:“我现在改变主意了,等我哪天心情好了,再说吧。”说罢朝萧亭山努努嘴,做了个鬼脸,一蹦一跳的出去了。

    “皇上你别介意,紫鹃公主打小儿就这样。”李万全说道。

    萧亭山倒没生气,说道:“本王怎么会与一小丫头较劲,你去叫冯凌进来。”

    冯凌进宫后,领着铁衫虎等人,接管了萧亭山御前侍卫的职责,此刻正守在门外。

    冯凌听到召见后,进了来,叩首道:“卑职冯凌叩见皇上。”

    萧亭山让李万全一众人等退下,扶起冯凌道:“冯管,冯侍卫,今日情形你也看到了,本王刚到京城,这伯相就给本王一个难堪。”

    冯凌说道:“皇上,来日方长,你何必较这一时长短呢,况且伯相所做,也并非毫无道理,三千多兵马入城,一时恐怕也不好安排。”

    萧亭山说道:“那本王总不能让他们回漳州去吧。”

    冯凌笑道:“那自然是不能的,皇上之前遇刺,还未查清是何人指使,这京城之中,若没自己势力,恐怕安危都难保。”

    萧亭山说道:“那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

    冯凌说道:“明日皇上登基继位,就是真正皇帝了,到时候可以下一道圣旨,随便新建一个什么衙门,将宝德卫他们安置进来再说,至于以后的事,再从长计议。”

    萧亭山微一沉吟,说道:“本王只是担忧朝中大臣会有人反对。”

    冯凌笑道:“那皇上正好可以看清朝中谁忠谁奸,到时再相机行事。”

    萧亭山有些明白了,自己不过是抛出一块石头,来试试这京城的水,到底有多深。

    两人谈至深夜,萧亭山方才沐浴休息,没睡两个时辰,李万全便来催促,起床更衣。

    一群太监宫女有条不紊的给萧亭山更衣洗漱,伺候用膳后,出了癸仁殿。

    一众大臣身穿朝服,早早在此候着了,见萧亭山出来,跪地请安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刻太阳初升,半挂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顶上,阳光落在萧亭山身上,带来一阵暖意,驱散了些心中的寒气。

    萧亭山微微抬手,说道:“平身!”

    “谢皇上!”

    伯相高声道:“请皇上入殿成礼!”

    萧亭山在左右两名太监引路下,踏入承德殿,里面放置满了素幔白帏,青烟寥寥,庄重肃穆,在大殿中央,供奉着一张牌位,写着“孝极帝萧钦皇帝之位”。

    萧亭山率领百官,上前拜祭行礼,萧钦皇帝他虽未见过,不过对于一个死去的老人,他还是心存敬意的。

    不少前朝老人触景生情,都不禁哭了出来,其中一个少年更是嚎啕大哭,萧亭山从他衣着看出,他应该是萧钦的儿子,萧河。

    拜祭完毕后,百官又随着萧亭山步入正央殿,戴冠受礼,接过一枚沉甸甸的玉石大印。

    众百官叩首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刻,萧亭山正式即皇帝位,成为掌握夏国千万百姓生杀大权的人。

    萧亭山叫百官平身后,说道:“朕有旨,大赦天下,免除夏国百姓一年赋税。建立锦衣卫,此衙门为朕直接管辖,除朕之外,其余人概不奉令,锦衣卫统领,由宝德卫担任,鲁强任副统领。”

    朝下百官听了,一时都低头默不作声。锦衣卫这个衙门做什么的,众人心里都不清楚,闻所未闻,但又无人愿做出头鸟,驳了皇上第一道圣旨。

    萧亭山眉目一皱,说道:“各位大臣,如果对朕的旨意有异意,可以提出来。”

    姜明昆姜相抬头瞧了萧亭山一眼,上前一步躬身说道:“臣敢问皇上,这锦衣卫是何职位,官居几品,穿何朝服,行何官事?”

    萧亭山笑道:“朕说过了,这锦衣卫只归朕管,他们是做什么的,几品官,你们且不用操心。伯相,你对此可有意见?”

    伯仲一愣,上前躬身道:“臣没意见。”

    萧亭山笑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具体细则你后面找朕商量。”

    伯仲躬身道:“臣遵旨!”

    姜明昆斜眼看了伯仲一眼,心中暗哼一声,莫非这皇上暗中与他达成了什么默契,如此那可不妙。

    萧亭山扫了众百官一眼,说道:“各位大臣,可有什么要说的,今日畅所欲言,若说错了,朕绝不怪罪。”

    见朝下百官依旧低头不作声,萧亭山微有怒气,不知这班大臣是何用意,强自按捺心中怒火,平和心情,说道:“朕今日初等大位,朝中许多事还不了解,望各位大臣为了夏国江山社稷,竭忠报国,尽力扶持,对于有功之臣,朕必定重赏。姜相,伯相。”

    “臣在!”伯仲,姜明昆两人躬身答道。

    “朕命你二人为辅政大臣,每日入承德殿,教朕如何批阅奏章。”萧亭山说道。

    “臣遵旨,叩谢皇上!”伯仲,姜明昆二人对视一眼,跪下道。

    “萧河。”

    “臣在!”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面有惧色的走了出来,躬身说道。

    “朕封你为漳州王,即日走马上任。”萧亭山说道。

    “臣,遵旨!”萧河双腿微有些发抖,跪下叩头道。

    将这萧河封为漳州王,还是冯凌的建议,他毕竟是前朝皇帝的儿子,若是留在京城,怕有变故。

    漳州是萧亭山父亲萧肃多年经营之地,各大臣皆为心腹忠臣,将他安置在漳州,一是可以监督,二来封他为王,也好堵了悠悠众口,此举最好不过。

    萧亭山捏了捏手掌,发现掌心尽是汗水,稍微调匀呼吸,说道:“各位大臣,今日若无事要奏,就退朝吧。”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亭山出了宫殿,李万全伺候左右,冯凌,铁衫虎在后随行。

    还未进癸仁殿,突然发现一人影从大殿上方飘过,一闪不见。

    萧亭山惊道:“你们可曾瞧见人影?”

    身后众人都是一愣,茫然摇头。

    萧亭山不知是自己眼花,还是怎么,心头升起一股不详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