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让你办厂,你办成太空要塞? » 第二百四十五章:果芯之路

第二百四十五章:果芯之路

    一旦失败,我们将会收不到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公司的现金流甚至可能会发生极大问题。”

    周瑜为众人预测了未来一年的发展,几乎是让众人原本就不太好的脸色更加难看。

    “但这都不是最糟糕的,大家或许都忽略了,咱们天玑系列手机的最大竞争对手,目前蓝星智能手机行业的竞品——平果。”

    将iPhone的单词写在【平果】这两个字的后面,周瑜继续说道:“平果芯片,或许大家都不知道这家公司有手机芯片。

    当初随着平果创始人桥不撕的离开,平果的财报因为研发投入减少,财报数据好看,但是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创新却陷入了实质意义上的停滞。

    三年时间,平果没有拿出任何一款有用的新产品,没有研发出曾经类似atosh电脑的新技术产品。

    为了挽救平果的危机,当时平果的CEO,John将目光放在了芯片上。

    平果在三十年前年发布的atosh个人电脑中搭载了摩托摩拉68000系列处理器,这是史上最早使用32位指令集的处理器之一,集成了6万8千颗晶体管,更是同时代英特尔8086产品的两倍,其性能可以称得上是业内顶尖。

    只不过因为芯片不是自己研发的,平果只能看着摩托摩拉的处理器逐渐被SUN、DEC、因特尔等企业的处理器超过,自家的atosh个人电脑越来越差,成为行业二线甚至三线产品。

    后知后觉以后,平果这才知道了芯片的重要性。

    为了公司可以发展存活下去,平果最终决定自己也要造芯片,而在这仓促的时间里,平果‘水瓶座项目出现了。

    该项目由平果与AT微电子部联合开发,由平果设计主要芯片架构,AT微电子部负责生产制造。

    据说,当时平果的芯片部门甚至为了开发这款芯片,花费了1500万美元购买了一台Cray超级计算机,以满足芯片研发团队的技术需要。

    那时候的美元几乎等同于美金。

    只不过上千万美元的投入,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轻松换来项目成功。

    最终这个项目还是没有制造出领先世界的芯片,最终因为投资越来越大,对手的产品越来越强大,平果的高管层紧急停止了水瓶座芯片项目,随后更是解散了芯片开发团队。

    只不过在我之前的调查里,我发现平果与AT联合开发的芯片不止水瓶座这一个项目,平果的牛顿掌上电脑项目力,平果还和AT联合开发了‘霍比特人芯片。

    只不过因为平果与这家公司联合开发的水瓶座项目失败后,平果最终没有选择这款芯片,而是选择了AR公司身上,随后更是投资了这家公司。

    也就是我们打算购买芯片框架授权的公司。”

    周瑜说到这里,会议室的气氛更加低沉了许多。

    大家不少人都还想着找AR公司搞个框架授权,然后研发高性能芯片搭载在天玑20智能手机上面。

    但是经过周瑜这么一理,众人却发现,真要是去找AR公司合作,可不就是送羊入狼窝?

    那该怎么办?

    架构、指令集这些全都自研?

    可是……

    李贤审深吸了一口气,心里面默数了一下这些大工程需要的研发时间和配套落地时间。

    随后目光惆怅。

    “如果我们全部都要自研、设计的话,哪怕依靠辅旦、哈工、西工的高校资源圈子,也至少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时间。

    而且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联络到如此强大科研资源,哪怕是研发成功了,没有其他设备厂商使用这些技术,我们也是独木难支。

    目前我们大夏联邦还在拥抱世界,基本都使用的是这些外资的技术,否则根本无法拥抱外资,无法生产出他们需要的合格产品。

    这就是无解……”

    虽然心里面有如此多的惆怅,但是李贤审却没有开口说出来。

    因为他还有一点奢望,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既然将这个艰难的局面讲了出来,那肯定不会是在顾着打击大家的士气。

    与李贤审想法相同的人不止一两个,会议室现场所有人的目光,在此时此刻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周瑜身上。

    这个带领西蜀新科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的青年,应该、或许、大概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他们的目光当中甚至带着一丝渴望和乞求。

    周瑜察觉到了这些目光。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端起自己办公桌上的搪瓷茶杯。

    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感觉自己那有些肿胀的大脑有些清醒,这才继续开口说道:“面对这种即将破产的困境,平果公司的高层最终决定将平果公司的创始人桥不撕请回来,让他继续执掌平果公司。

    在资本世界,一个公司的核心创始人却会因为产品成功引来资本,而被资本踢出局,最终又被资本拿捏请回来,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桥不撕自然是愿意回到自己创建的公司,但他面对的是即将破产的平果。

    一个明明在他被踢出局之前,还蒸蒸日上,但此时账面现金只够维持3个月的危险公司。

    临危受命之下,桥不撕砍掉了一系列复杂、需要大额投入和没有实质产出以及某些臃肿的项目,但是他也没有放弃芯片项目。

    为了减少芯片研发费用,平果、A、以及合作伙伴VLSI公司联合起来,将AR架构从A中独立出来,正式成立AR公司。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在刚回归的时候,桥不撕就在这个AR项目里,平果数次增加投资,最后占股约40%,更是将自己的芯片工程师送到了AR总部,让其与AR公司的工程师一起开发芯片。

    随后的故事,你们最近这段时间能看到的整理资料里都有记载。

    AR公司上市,股价市值疯涨,在几年前,AR架构芯片的出货量突破10亿大关,成为半导体行业占据份额极高的芯片架构之一。

    当然,其实也有个好消息。

    那就是在桥不撕这几年为了筹集资金,主导平果卖了不少AR股份。

    只不过大家也知道,西方科技圈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