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蒸汽大明:我有升级面板 » 第六章 江氏布行的威胁

第六章 江氏布行的威胁

    “入蚕纱一千七百匹,价白银五万一千两。”总管清点完货物,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江辰去找账房领钱。

    “总管大人,这……这不对吧?上等蚕纱五十两一匹,价格应该是八万五千两才对。”

    “谁规定的五十两一匹?可有契书啊?”总管并不抬头,但语气已经阴冷下来。

    “总管大人,我们江氏布行向皇室供货也有五年多了,一直都是五十两一匹的价格呀!劳您再仔细看看?”

    赵宁见气氛不对,赶快赔着笑上前。他做镖头的同时也兼着账房的职责,对江氏布行的诸多生意颇为熟悉。

    “你们江氏的蚕纱就是三十两一匹,嫌少的话,请回吧。”

    主管一听这话,将毛笔掷在桌上,抬脚便走。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价格的事再议,再议。”赵宁死死扯住主管的一只袖子,嘴上说着好话,手里已经递过去一张银票。

    又他娘的一百两。

    江辰站在一边,心里心疼得直滴血。他拼死拼活杀条妖蛇才赚个五百两银子,这总管摆张臭脸,半个上午就能赚这么多。

    世道不行啊!

    总管接了这一百两银票,面色总算缓和了几分。

    “实话实说,这也不是老夫有意为难,最近这宫里呀,不太喜欢用你们这蚕纱咯!现在还只是降价,再过个半年呀,恐怕就不收了。我看你们还是早做准备。”

    “怎么会?我们江氏的蚕纱一向是江南最好的……”

    赵宁正要接着说下去,总管极其夸张地打了个哈欠,表示不愿意听这些无聊的废话。

    “不是,总管大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您能不能稍微……透漏一点?”

    赵宁压低了声音。

    “啧,皇室的消息也敢乱打听,胆子不小啊。”总管脸色发红,刻意拖长了音调:“要是这些秘闻能随便告诉你们,我这总管的位置还想不想要了?”

    “嘿嘿,大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赵宁心知肚明,又塞上一张银票。

    江辰又是一阵心痛,这总管的面目也就显得格外可憎。但此时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上万两的大买卖面前,花上几百两银子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

    “嗯,看你还挺上道。”总管不漏痕迹地瞄了一眼银票上的数字,终于满意的露出一个微笑。“那老夫就提点你一句,天机坊。”

    -----------------

    “他娘的欺人太甚!”

    江辰一口唾沫吐到路边,然后还不解恨般狠狠踩了几脚。他刚刚被迫以三十两一匹的低价卖掉了带来的蚕纱,血亏了足足三万两白银,于是他将这份帐完全算在了刚刚那个仗势欺人的总管身上。

    “江公子,还是冷静些吧。天机坊的底细得找机会查一查,然后这消息也得尽快通知老爷子。”

    “嗯,天机坊的事你去查查看,咱们现在得先把消息告诉我爹,让他那里早做打算。”江辰攀上马车,对车夫说道:“去电报局。”

    在这个位面的大明,虽然电灯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但电报却早已经成为远距离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大明的电报原理与后世相同,但是并不使用摩尔斯电码,而是采用一种被称作“毕昇码”的编码方式,将2400个常用字构建成长20宽12高10的三维立体表格,然后再用一个三行的电文来表示字符的具体位置。

    当然了,这样的编码方式注定了发电报的成本不低,电报局每个字要收接近一两银子。因此大多数百姓还是会选择最传统的信件交流方式,只有十万火急的事项,才会选择发送电报。

    江辰字斟句酌拟了封三十字的电报,算是体会到了文言文独一无二的优势。

    拍完电报,江辰一时间便陷入了无事可做的境地。等回信或许还要一两天时间,而天机坊的事情一时间还没有眉目。他沉吟一下,决定先去江氏布行在南京的店面里盘桓片刻。

    此时天色已经向晚,夕阳渐渐隐没到远处烟囱排出的黑烟之后,深海般恬静的蓝色从半空中漫了上来,一路扩散到街边小楼屋顶上翘的檐角。

    在日与夜的交界线上还残存着一丝玫瑰色的晚霞,于是屋檐上层叠的瓦片染上了一层粉红的光晕。一只小猫的剪影行走在这片光晕里,像是皮影戏里的主角。

    街道两侧的煤气灯一个接着一个被点燃,光线投射在黄铜的输汽管道上,闪耀着黄澄澄明晃晃的光,让整个街道显得更加亮堂起来。

    各式各样的马车在煤气灯光之间穿梭,马蹄声敲出一整首清脆的诗。车夫站起身,用金陵土话大声让前面人把路让开。

    在马车之间也夹杂着几辆蒸汽车,它们车顶的排气管冒着白烟,鸣着汽笛大摇大摆地开过街道,让两侧的灯光都氤氲在淡淡的雾气里。

    于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自动避开这些流光溢彩又高调的家伙,挤到街道的两侧去。

    南京城内的宵禁制度早已经废除,街面商铺压根没有要关门的意思,反倒有不少小贩找了个人流多的位置,就地摆起摊来。几个孩子用铜板买到几串糖葫芦,兴奋地沿着街道飞跑起来。头顶的酒楼传来抑扬顿挫的琵琶声。

    金陵城的夜生活开始了。

    江氏布行就坐落在秦淮河畔最繁华的位置,正门口两盏富丽堂皇的水晶煤气灯将诺大的牌匾照得闪闪发光。

    布行的掌柜名叫张明德,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年纪,满脸堆着世故的笑容,看起来颇为和善,但一双小眼睛里却透漏着几分精明。

    他听说江辰要来,早早地就在门口候着。江辰还没来得及从马车上下来,他便快步上前扯住了江辰的双手,一口一个世侄叫得亲切得很。

    店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有一大家子浩浩荡荡过来买布做新衣的,也有仆人领着富太太过来挑选最新的尺码。一群歌女打闹着从江辰身边走过,莺歌燕语好不热闹。

    “张叔,生意兴隆啊!”

    “托老爷子的福。”

    张明德引江辰上了楼,立刻有人端上一碗香气扑鼻的茶。江辰舒舒服服地坐下,喝上一口,总算把一天的气愤排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