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惊天大案淮安府 » 069

069

    这李太青遇到了吏部书办杨万里和都察院书办姜清民,总算舒了一口气,这下子告状的事算是有了眉目,不至于找不到衙门了。

    “老李,这天子脚下,告状可不是随便告的,弄不好自己倒是进去了。”杨万里说道。

    “是啊,老李,你听说过几人告御状的?告成的凤毛麟角。”

    李太青又慌张起来,“请二位小老爷指点。”

    杨万里看了他一眼,“先别说告状,就是这衙门怎么进去都是个问题,这状子如何递上去,怎么到了大人手里,这也很难的。”

    李太青似乎是听懂了,“二位小老爷,我懂,这事得打点。”

    “对喽,老哥你聪明,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嘛。”姜清民说道。

    “我这里有十两银子,请二位小老爷帮忙。”李太青从腰间摸摸索索的掏出十两银子,递了过去。

    自己出来时,凑了三十两银子,放在身边。从李郑氏那儿拿的二百两,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杨万里和姜清民看了笑了笑,“老哥,这么点打发叫花子呢?”

    李太青虽然不知深浅,但他也清楚,这事肯定得讨价还价,再说了,自己和他们也不熟,不能全凭他们说。

    “二位小老爷,我是山东乡下来,哪有那么多?”

    姜清民看了他一眼,“老爷子,没钱你来京城告御状?说笑呢吧?”

    李太青一脸尴尬,“二位小老爷,我就一个农村老汉,没出过远门,只是侄儿死得冤,不得已才来告状的,你们看,我这身上就二十两,总得留下点吃饭吧?”

    “你吃不吃饭我们管不着,可这打官司告状的,没钱可寸步难行。”

    李太青看了看他们,又摸出十两,“全给你们,只求你们把这状子给我递上去。”

    杨万里看了姜清民一眼,心想,看来这老头是真穷,榨不出什么油水,便伸手取了银子,“得,我们哥俩就算是积德行善了,二十两就二十两,这两天想办法把状子给你递进都察院。”

    李太青听了,非常激动,“二位小老爷大好人啦,老汉我在这儿替冤死的侄儿谢过你们了。”

    杨万里他们站了起来,“你就在这儿听我们的消息,别乱跑啊,到时候找不到你可就不好办了。”

    “好好好,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等二位小老爷的消息。”李太青千恩万谢地送走了两人,心里安稳了许多。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偌大京城,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要不是碰到杨万里他们二人,这状告得成告不成还两说呢。

    虽然这二人并不熟悉,可毕竟收了银子,二十两啊,我老家一般人家一年也用不到十两。他们收了钱,按规矩就得办事。

    李太青在心里安慰自己,总算还有希望。

    得消息的时光十分难熬,李太青是吃不好睡不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实在忍不住了,他便向客栈的小二打听,“小二哥,你们京城里打官司告状的,是不是得求人?”

    “那当然啦,要不然你这衙门都进不去,还告什么状?”

    “如果实在求不到人,可咋办?”

    小二笑了笑,“老哥,你这从外地来,不懂我们京城的风气,也难怪。这京城啊,别的不多,就是官多,多如牛毛。有关系的呢,他们自然是官官相护,互相关照着。这没关系的呢,自然是求爹爹拜奶奶的,到处磕头,可是就是你磕破头,也不一定托得到关系的。”

    “那如何是好?”

    “找书办呀。这官再多,也有他们办不完的事情,于是每个衙门口都找书办来帮他们处理事情。这书办是没有俸禄的,但可以抵税赋,一般五年就结束了,不许多做的。”

    “你的意思是,他们在衙门老爷身边办事,托到他们便能把状子递上去?”

    “那当然了,这些人也愿意做这种事,多少你不得打点一下,对不?”

    李太青点点头,“那是那是,人家也不能给你白干。”

    听了小二的话,李太青心里踏实了许多。

    看来办什么事都得有路子走门子,这些书办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能走的门子了。

    可是,一连等了五天,也不见杨万里姜清民他们踪影,这可怎么办?

    他哪里也不敢去,每天就在茶馆里苦苦等着,生怕杨万里他们来了自己不在耽误了大事。

    又等了两天,还是没有消息,李太青这心里打起了鼓,有点慌了,他们两人不会是骗子吧?

    晚上回到客栈,非常失落,神情恍惚。

    小二看到了,连忙上前扶了他一下,“老李呀,你这是咋了?官司输了?”

    李太青长叹了一口气,“输什么输哟,花了二十两,打了水漂,连响都没听一个。”

    “你找了书办?”

    “嗯,找了,就是七天了,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小二瞧了他一眼,“老李,你这八成是遇到骗子了,这京城里啥人都有,鱼龙混杂,专门骗你们这些外地佬。”

    李太青听了更难过,两腿一软,便瘫坐在地,“我从山东乡下来,京城这么大,可我是两眼一抹黑呀,听说他们能办事,我这不是捞到了救命稻草了嘛。谁曾想……”

    小二开始抱怨,“不是我说你,就是傻,明明住在我们店里,有事不问问我们,在大街上听风就是雨的,人家不骗你骗谁去?”

    李太青一想,对呀,为什么不先问问店家呢?真笨。“小二哥,我们乡下人实在,没多想啊,再说了,我这七十岁了,告状也是头一遭,没个头绪啊,只能没头苍蝇一样乱钻,碰到他们还以为遇到大救星了呢。”

    小二叹了一口气,“老李,我们老板有个堂弟就在吏部当书办,回头你请老板给你打听一下。”

    李太青一听,马上来了精神,“小二哥,你咋不早说呢?”

    小二感觉好笑,“老李,你问了吗?你不问,我咋知道你要干吗?”

    李太青拉起小二的手,“那就请小二哥帮我跟老板说说,看看能不能帮帮我。”

    小二拍了拍李太青的手,“老李,我也是乡下来的穷苦人,晓得其中的难处,明天我跟老板说说,不过行不行的,我可不敢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