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斗罗:绝世之霍雨浩的复仇 » 第三十二章 魂导相机与创办报纸

第三十二章 魂导相机与创办报纸

    放笔于案,霍雨浩挺直身子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用手指揉了揉自己干涸酸胀的眼睛。三个月时间终于把图纸给画完了。

    他将散乱在桌上的图纸按顺序收拢在一起,放在桌子的右上角,用一个崭新的魂导相机将其压在下面。

    厚厚的图纸被重物压下的一厘米凹陷诉说着霍雨浩这几个月的辛劳。

    自从那日回来后,霍雨浩就在不眠不休的研制魂导工业品。相机是他能想到的能够足够大范围走进斗罗人民生活的一件物品,魂师能用,普通人也能用。

    现阶段斗罗大陆对信息的记载,大都还是以文字和图画为主。但这两种缺点太大,文字记载虽快而方便,但很可能会漏掉不少信息,不够直观。图画虽较为详细,但需要时间长,只能用作信息变化慢的事物。

    而相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快,而且方便,只要你手中有一台相机就能随时随地的记录生活,大大降低了人们记录信息的门槛。

    霍雨浩相信只要魂导相机价格足够便宜,肯定是不愁卖的,到时候人手一个相机,再印上洛雨商会的徽标,肯定能彻底打响洛雨商会的名气,让洛雨商会深入人心。

    再回到魂导相机本身,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大概也就二级魂导器的水平,可能需要一个小的魂力储存装置提供能量,但这个存储装置远不比奶瓶,所以霍雨浩很容易就做了出来。

    其实,现在斗罗大陆的魂导器研究也不缺乏魂力存储的成果,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关键还是因为不够实用,存储量不够大,不能支撑战斗。

    但对魂导相机而言,这一点能量就能够使用很长的时间了。

    魂导相机,霍雨浩是只花了一个星期就把第一台样品给做了出来,效果方面勉强达到预期,图像全彩,轮廓清晰。

    可他的任务并没有到此结束,做出样机只是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还需要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这才是关键所在,也是霍雨浩防止其他人复制抄袭的防火墙。

    就像这样一个魂导器,随便一个三级魂导师将产品拆开,很快就能理清其中的机械结构和光学原理,并照葫芦画瓢复现。

    最后的产品是无法阻止对方研究的,唯一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的是如何低成本、高产量的生产产品的方法。

    现今斗罗大陆大量生产魂导器的思路依旧是多培养魂导师,然后靠人力堆。

    可这个思路是有巨大缺陷的,魂师是稀少的,而愿意拿出自己时间从事魂导器生产研究的更是魂师中的少数。

    所以,日月帝国上万年发展魂导器,还不如地球几百年进步来的快,关键问题还是魂导器门槛太高。

    那魂导师与普通人之间的生产魂导器的差别在魂力吗?不,是在精密度上。

    魂师能用精神力看到微米和纳米,能用魂力做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切割,但普通人不行。魂导师就是配置了一套完整的精密仪器的普通人。

    于是,从这个思路出发,霍雨浩给出的答案是机床,它将魂师才能完成的工作门槛降低到普通人也能操作的水平,再配合上流水线作业,就能做到低成本与高产量双收。

    毕竟,斗罗大陆不缺普通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因此,之后的时间霍雨浩更多的还是在设计相关配套生产设备的图纸,他也萌生了把一部分业务外包出去的想法。但由于原斗罗三国魂导水平太烂,只能不了了之。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制作魂导器也需要精神力与魂力,霍雨浩就把它同样当做修行,每天做实验做到魂力耗尽,他就回去思考修改设计图纸。

    这种情况下,他的魂力等级也稳步突破,来到十四级,逼近十五级,精神力愈发精进。

    察觉到自己修行变慢,霍雨浩却也不着急,按照前世经验,等自己到了十一岁一大堆外挂就会扑面而来,那时魂力等级就会蹭蹭往上飞涨,根本不用担心。

    当务之急,还是要将洛雨商会做大,多赚钱,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除此以外,这三个月霍雨浩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创办报纸。

    报纸这个东西实际上早就在斗罗大陆出现,原先是为了适应日益发达的商贸,为商人提供各地有效的一手信息,后面逐渐成为一部分人关注时事的来源。

    大都是由印刷厂刊印,出版社售卖,不管是内容还是模式都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这就造成大部分普通民众兴致缺缺没有购买的动力。

    在报纸的数量和种类方面,日月帝国走在斗罗大陆的前列,毕竟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民也就更愿意了解社会时事。

    显然,报纸虽然在斗罗大陆出现较早,可各国并没有意识到它在舆论方面的重要作用。

    霍雨浩觉得这是一个契机,舆论的高低不早点占领,很容易会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

    于是,他抓住民众喜欢八卦猎奇的心里状态,创建了一种大部分是娱乐信息,少部分有新闻时事的报刊,取名为——洛雨日报,定价一个铜币。

    一个铜币!洛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从一个商人角度说,一个铜币不仅什么钱也赚不到,甚至卖的不够多还要亏本,这是她无法理解的。

    但霍雨浩看得更远,这些亏损与未来掌控的舆论相比不值一提。

    定价如此低廉本就是照顾到绝大部分人的购买能力,让他们自然而然养成看洛雨日报的习惯,只要形成依赖,一切都好说。

    而购买过洛雨日报民众的一致评价也都是标题炸裂,内容真实。

    这是霍雨浩综合考量后的结果,不能一味的为了销量和传播去捏造虚假事实,从而养成民众对洛雨商报的不信任感。不然,以后洛雨商报只要发什么消息,或许都会被民众当作乐子嘲讽。

    信任也是舆论掌控的重要环节所在,否则很容易被反噬,当回旋镖扔在身上。

    就在一切都欣欣向荣,稳中向好的时候,江楠楠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