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三人末行 » 希望

希望

    三年零5个月后:

    “好,就这个位置!”大声的提示划破背景的噪音,但还是很快淹没在了金属碰撞的轰鸣声中。

    炽热的赤红铁水飞溅,倾注到了下方摆好的模具中,迅速填充满了规则的缝隙。钟弑抬头看了眼上面,若烈正摘下特殊材料手套,对他比了个“OK”的手势。

    他看起来已经完全不像若烈了:面容还没有变,但是被一层厚厚的灰尘与汗水和了泥,也不知道是不是烟熏的;身上穿着看起来像在车间工作已久的工人蓝衣服;头上没有戴安全帽,但是那一头头发被剪短了许多。活脱脱的一个生产建设的良好青年形象。

    但是岁月的苦难并没有在他的精神上留下太多痕迹,他眼里依然闪烁着动人的灵气与活力的光彩。

    “我说,这种事情真是想着简单,做起来难。”他跳下距离地面有六七米的工作过道。腿部在一瞬间出现了不自然的弯曲,但他迅速就调整好了姿势,看着前面还在冷却的炉子,颇有成就感的说,“没想到摸索仪器就花了我们近两年的时间,还好前人留下来的设备大多都是自动化的,不然的话真不知道还要学多久。”

    作为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炼钢这种基础活动早就已经被全面自动化,但他们第一次企图炼钢的时候还是出了事故。就因为按乱了几个按钮,导致炼钢炉直接在车间正中央开始倒铁水,站在中间的若烈瞬间就只剩几缕带着蛋白质味道的烟了,虽然灭火机器人和隔离缝隙都迅速的灭掉了火焰,但这事故还是让他们毁了一个车间,并且半个月后才说服若烈重新加入工作。

    如今,他们看着完美运转的工厂,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资源基站,在这里生产的所有资源包括基础材料,能源,再或者是一些化学资源。最后都要被巨大的能源道路运送走,送给他们下一个要去前往的建造场。

    然后,他们就会像候鸟迁徙一样,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这个时代中,工业群落与21世纪的有极大的差别。几乎所有设备都实现了自动化,从能量最初的供给,到材料的挖掘和运输,再到最终的工业群落的加工,全部都几乎没有了人力的运作。所以才能仅凭三个人就撑起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虽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毁掉了几座工厂,但是修复系统的很快的完善了这些后备的运作。几乎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数十年来没有人操作,这片工业群落是否能在核弹轰炸后的今天依然运转。

    在这30年中,他们去过不少航空产业制造地和穿梭机发射基地(用得是“取”来的协和式客机),虽然有些连着城市的废墟都没剩下,但依然存在着损伤程度不高,甚至有部分生产基础穿梭机零件能力的工厂。全民太空化带来的好处就是航天科技大规模投入。但,对于之后他们还需要造出的具有恒星至穿梭能力的宇宙飞船,还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他们三人也在规划着新一代工业体系的创造。

    ……

    ……

    “还好去附近的技校找到本说明书,不然的话可能还要毁掉几个车间。”未知的东西不在学习和记忆的范围内,这点即使是神的恩赐也无能为力。

    钟弑没有说话,而是摘下阻隔热浪的护目镜,仿佛在思考什么。

    这两年来,他们一直在做这件事。光是做出最基础的还有模具样本的零件就花了他们两年还要多的时间。而他们最终的目标嘛………………他们在一件最简单的工业制造的事情上花了两年,而后面发展的难度会几何倍数增长,这不禁使有绝对强大精神的他们都有点暗暗怀疑与焦虑:50亿年真的够吗?会不会有更加极端的可能性?

    三人具体摸索的物品是单一的,小说的时间跨度是巨大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与成长是停滞的,在两年之内,他们想过很多关于未来可能性的问题,关于前方的路途还是否想的那么平坦的问题。

    须知科学的探索不是单纯的绘制地图,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宇宙,要描述的东西远远比地图要广阔数万亿倍,也要比地图难以捉摸数万亿倍。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的一点一点推敲,唯一的依靠就只有我们自己的思想,这不仅要有超人的智力,甚至还要有高超的奇妙的想象力,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一些运气。

    运气也是科学探索重要的部分。曾经人类文明的科学大厦看似是一个标准,实际上背后早千疮百孔,布满无穷的黑云。我们所看见的,都是前人所看见的;我们所依靠的,也是前人总结的。如果要在理论的边缘再踏出一步,就如同踏入这没有任何依靠的虚空中,只有你一个人奋力搏杀,而你没有退路与指引,甚至连你走的这条路能不能到达终点都不知道。在这虚空中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向哪里滚去,不知道我们走的路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的离谱的。他们都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图景,十分绝望。

    没错,这正是最绝望的图景:探索的过程真的能第一次就想到那个正确的路吗?

    如果某一次的探索推翻了之前的所有科学理论,那他们就只能将一切推倒重来。如果某一次的结论需要极其剑走偏锋的方法,提出与之前普遍的探索方式不同的理论才能真正去概括规律的模样。那么他们真的能够想到那个偏方的方法吗?这是时间也很可能弥补不回来的损失。是枚举法与思维多样性的较量:科学的复杂,规律的玄妙莫测,是否还能用枚举法去探索?

    三人都知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存在,但只有钟弑真正的去深入了解过它。而如果要逃离地球,所需的理论绝对不止量子力学一种,他们真的可能碰到这种思维陷阱的误区,而且绝对还不止一次。

    难道真的连50亿年都不够了?

    对于这个问题,唯一的结论就是只能更加只争朝夕了。

    昼夜的差别在渐渐缓和,两人如同散步的老年人,慢慢走向工厂门口,踱着步子来到外面的草地上。“所以说那家伙学的到底怎么样了?学了一年多,我感觉现在我都快变成一个合格的炼钢工人了。”若烈喝着塑料瓶装的水。他不会因口渴而死,但他的感受器会不断传递口渴的信息。全世界都只剩三个人了,不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怎么行?

    “难说,他在战争以前的知识水平还比不上初中的学生,现在估计才学到高中水平。”

    “都快赶上我了啊。”

    “你每天晚上不也在学吗?”

    “哎呀,肉体不会累,精神也会累的嘛。就算神经元可以被控制,哪有你这么一天劳动48小时的,你这都完全不把自己当人了呐。”

    “本来也没觉得自己跟人类这一物种的羁绊有多大,神选之后我便更能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了。”

    “这样啊……之前没看出你是这样的人呢。”若烈躺在水泥地面上,随意挥动四肢。

    “六年了还没看出来么?你也太不敏感了吧。”

    “同志你每天跟我聊的话题就是未来规划,车间处理和化学物理,简直比以前的补课还严厉,我会了解我的补课老师吗?”

    “其实我的年龄应该只比你大十岁。”

    “我的胸口中了一箭……你能不要跟一个学习不好的人说天才多厉害吗?二十多岁就进了中科院了,你们天才的经历我们普通人,不懂”

    “抱歉。”

    “哈,也没什么事啦。”若烈反倒有些无措。

    窗外天际,乌云正在洗刷那个光辉四射的球体一天的炎热,将灿金的光变得温和,在海平面上勾勒出橙红的弧光。深沉的黑夜逐渐接管黄昏,背后,山岳尽头缓缓的露出了几颗微弱的明星。

    海边的辐射尘早就见不到了,被废土掩埋的大自然又重新闪烁出新的活力,一切又将回归自然的怀抱。

    地面上小草摆动,或许是一阵清凉的海风悠闲路过,轻轻抚过两人的睫毛,两人不由得眨了眨眼睛。

    植被不知道又在什么时候长了出来,都是最常见的野草,没有人知道这些草为什么能够在那样的灾难后生存下来,但它就是生存下来了,并且也将如几亿年来那样一直生存下去。

    甚至在草的眼中,这可能都不是它经历过最大的灾难。它还经历过什么呢?6500万年前的那次灾难可能数倍于这次的影响,甚至在时间的追溯上,它可能经历过更多灾难,但是它依然活下来了,并且活得很好。

    “一切都让人感觉有希望了起来啊。”若烈说。

    “嗯,是啊。”钟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