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帝国之雄风再起 » 第十二 章 科学道

第十二 章 科学道

    从战斗部队在朱庄聚集到以猛烈炮火消灭这群兽类,时间并不长,所有的战斗人员和辎重后勤在港城基地里平时接受训练,有着深刻的肌肉和思想记忆,所以纪律性,服从性都相当出色。

    他们平时营养充足,从不扣饷,更不欠饷,装备精良,前排的有盔甲,后面的有钢丝混胶编成的皮甲,手上拿的是这个时代射速最快的气步枪,除了射程差点,威力和速度都不差,而这射程在与弓箭比的时候,一点也不落下风。

    再加上超远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基本上是这个时代或随后100到200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无法理解和超越的划时代决定性武器。

    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上战场,就立刻把河西的明军吓得目瞪口呆,任谁上了这种可怕的武器都没有生还的可能。

    火箭弹里除了杀伤性的破甲碎片和钢锥外,那漫天飘扬的美丽火花随着空气对流,随着战场的人员奔走、呼吸,会无缝隙里钻入你的衣服和口腔进入内脏燃烧。

    它是地狱里的使者,传递着绝望的痛苦。

    后金此时也就十数万人,这还是十数年间从各个部落好不容易收服而来,对于明朝而言,面对一个数十万人部落的造反,在明朝的任何一个早一点的时期,这明军能打得他们满地找牙,哭着叫BB,但是,那时没有所谓的辽东将门这样的地方军阀出现,也没有东林党这样的只讲派系,不讲对错的朋党出现。更没有一个张居正引得明朝首辅大臣与皇帝为权而争,皇权弱化,以至于万历一死,天启与大臣的权力斗争到了激烈恶化的程度。木匠皇帝非是不想振作,而是自己一旦想有个什么想法,往往是众大臣为此争吵不休,过去有皇权不出紫禁城说法。皇帝想办点事没有大臣愿意配合,相反为了各自派系利益而争权夺利。

    那皇帝只能放出魏忠贤来与大臣斗了。魏忠贤又能做什么呢?还不是培植自己的势力,为自己的权势再来蒙骗皇帝,当江山到了这一步时,基本上就是一个朝代走向了未路。天启不是不知道九千岁坏,而是你们不让我好,我也不让你们快乐的一种报复心态。崇祯后来连换数位首辅又能怎样?当首辅的当的时候就没准备长久,因为这朝廷已经没有办法周转了,动一发而牵全身,挤破一个疮,往往后面就是一大块烂肉,这官就没办法当了。崇祯再勤快又能怎样?没钱,世家,高官,富绅个个肥的流油,但朝廷收不上税,银库没钱。向自己的皇后父亲借钱也只能借到几百两,李自成京城一搜,竟然没来得及运逃出京城的银子有几千万两之多,这么多的银两,随便拿出十分之一,也能解了京城的围。但是,没有假如。他们以为江山只不过是换了个皇帝,却想不到,在乱世,哪有那么多的太平!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数十万人的小部落竟然打得明朝二三十年不能消灭,竟然一再加税却永远也填不了辽饷这个无底洞。

    徐帆的干脆利落给后金一击,只不过是如戚家军,川军与后金的正常作战一样,真有专业素养好的明军,后金是很难打赢并歼之的。

    徐帆的军队对训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又专挑纪律与协同性好的纤夫,挑夫等体力与耐力好的对象为兵源。即使没有跨越百年以上先进武器的帮助,只以普通刀剑,也能打。只不过那样代价太大,伤亡太大,而数万后金打一万自己的军队还真可能把自己打残。所以,先进武器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以强大的火力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人员安全。但这点火箭弹家底可以辛苦好多年积攒的家底,哪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再积攒出来。所以,注定是一次暂时无法重复的表演秀,只不过对手们不知道。

    这次的军事行动就是一次用先进武器,用超前的训练与管理方法给刚建立的军队的一次最好的自信心培养。

    每一支军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来自于将官的熏陶,平时的养成,战场的刺激。所以,我们听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这样的戚家军,白杆兵等等。

    只有让军队有了自己的魂,有了自己的使命感后,这样的军队才可以在危急关心,才可以在艰难时刻顶住压力,勇往直前。才会有坦然赴死的勇气和决心。这种军魂不是靠武器给的。而是靠思想,靠胜利,靠荣誉给的。

    和在港城的学校、研究院,工厂,农场一样,所有来到这座新城的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或正受折磨的痛苦之人。

    他们在历往的经历已经给了他们最大的伤害和森森的恶意。从明初开始的户籍制度把人分为了残忍的三六九等,几乎每一个下层者都有一种无力的宿命感和创伤心理综合症,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病。

    他们的病体现在见了衣冠整齐者就会下跪,就会顺从,就会屈服,就只能伏首求饶。他们从骨子里知道那些贵人能支配他们。正是这森然的恶意造就了一个个的麻木者,以致于到了后金兽人冲进关内,每次都能劫掠大量的财物和人口。

    而那些书生,相公,有钱人只会躲在城墙里面,任由鞑子在城外杀戮。

    徐帆作为一个修炼有成,管理工作浸淫多年,深受后世MBA沉浸式课程,成功学,鸡汤学毒害并警惕的管理型人才对如何进行安抚,如何激励,如何温暖自己人有着超越传销洗脑大师的那种夸张表演的能力。

    很简单地,徐帆在初期就引入了道家的思想来帮助和抚慰这些受过心理创作的人。道家思想历来讲究重生贵命,无论是《庄子》,还是《道德经》等道家书籍里都宣扬了朴素的辩证思想,重实践,轻贵贱,有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以道家的思想在民众中给予传播和关怀很容易在民众中得到共鸣,要知道明朝对道家的尊崇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只看如何去引导这一现象。引导的好就是像徐帆现在这样,重科学,讲实践,提倡人人平等。引导不好,就是邪功秘法,就是仙丹秘药,就是和合双修。

    这正如佛法一样,那些利用佛教部分经义歪解而成的白莲教在此时山东等地,相当盛行,只不过那是打着众生平等的由头要求信众捐钱捐财的敛财手段。但这种手段很容易就因众生平等这样的口号而走向与明朝森然等级社会的对立面,不是被官府或本地豪绅发现上报派兵打击就是当信众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压制而不得不反。

    即使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也是靠明教为基础的信众不畏生死而夺得的天下,但这是极个案,所以有明一代,对于小型宗教都极为警惕,无它!明朝就是这么来的!

    徐帆的科学道自然是完全不同于这些小众宗教的。它的初心就是解救普通的劳苦百姓,疏解他们的心理创伤,给他们一个解救天下百姓,帮助所有受苦受难者的远景使命。正是这种使命感和由请来的全真道士精心编撰的经文让无数从青楼解救出来的女子人生有了目标,残存的身体有了活力,生命有了光。

    也正是把辅导员下沉到军队基层,使所有的士兵在学习基础汉字的同时,背诵着解救天下受苦百姓的经文而使自己的训练与汗水有了意义。一支被奉献精神武装了思想的军队是很难被压跨的。他们更愿意在关键时候勇于保护荣誉和坚持到底。

    也正是用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与科学研究的思想让徐帆的科技树攀爬显得既正常又迅速。科学与宗教并不矛盾。欧洲中世纪的文艺与科技大爆发主要就是宗教推动的,而来到世界各地的传教士绝大多数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学家。

    而最重要的是道家的众生平等观念从学校,从工厂,从人文创作,从人际关系都在一点一点改变大家的关系。

    在港城不兴跪拜,互称同志,同道,道友等,在同一宗教下,大家对自己能和管理者,能和小主人关系平等到也不算突兀,也更容易互相交流。

    但全天,此时的等级观念是极其严格的,徐帆想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当然徐帆也没有天真地想去干这样的事情。他只在自己的地盘上温和地推行这一切,然后把平等的观念在学校与军队中重点教育。他期待在下一代,下下代的成长起来的年青人中一点点地多起来能接受新思想。

    明朝还有一二十年才会灭亡,任何现在的轻举妄动都会引来既得利益阶层疯狂的报复。他们找鞑子可能不会出力,但发现能威胁他们统治地位的异类,立刻就会团结起来。

    这也是徐帆的港城只培养自己的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原因,天下文字学习的权利被儒家把持了数千年,早已经形成了一股极大的势力,不讲天,地,尊,亲,师,不拜大宗师就想学认字,那是大逆不道,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而采用拼音教学法来学习汉字,把认字的权利从儒家夺走别就是大忌。这事只有请被读书人玩弄,狎戏的青楼女子才会与徐帆一样具有天然的反抗性。

    她们虽有满腹的学问,但她们却是读书人最无情的玩弄对象,比敌人还惨。有这样的机会把读书人的权力抢过来,教育孩子,正是这些女子愿意做的事,自然她们对徐帆编撰的汉字读本不讲四书五经,只讲汉字和各种白话故事编成的课本感到正常。这些学习的孩子自然不会去考秀才,进士当老爷。

    所以,在港城,除了工作服,除了类后世短打服外,一身青衣道袍也是各先生,教员,百姓喜欢的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