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劫逆九天 » 第六章 除夕家宴

第六章 除夕家宴

    春节,是中洲大陆凡俗界最重要的节日,年末岁首,辞旧迎新。

    上至天家,下至黎庶,远至边关,近至京兆,都要在这一天,阖家团圆。

    天家除夕,与寻常百姓家也没什么不同。不过是更加隆重,规矩更多,家宴更加丰盛罢了。

    但元龙十一年的这个春节,宫里比往年显得更加喜庆。

    只因不久前,皇后诞下一双儿女,元龙帝龙心大悦。

    不仅在京的近支宗室全都得了天恩,准许入宫觐见,就连平日里远镇边关,就封采邑的旁支诸王,也都被特意召进京来。

    一来,自先帝驾崩,元龙帝登基,皇室已多年未有族聚盛事,正好借此机会,亲近一二。

    二来,嫡子嫡公主降生,普天同庆,元龙帝打算借此机会,让李玄珂与琉月二人接受宗室的朝觐,尤其是给李玄珂一份天大的体面。

    这一日,已到除夕。大秦年俗,除夕团圆饭早开宴席。

    申时还未到,秦京的大街小巷就已是只闻爆竹之声,不见半个人影,贩夫走卒早已停了买卖。

    除了当值巡逻的京城守军,和几个无家可归的乞丐,街道上冷冷清清的。

    朱雀大街,是秦京的南北中枢大道,自朱雀门进城后起始,一路向北,直通皇城禁宫。

    此刻,不复往昔繁华的朱雀大街上,却有一人一驴,踽踽独行。

    那骑驴者,容颜老迈,一撮山羊长须直垂胸前,身着麻布长袍,腰间只系一根粗麻腰带,除此之外,浑身上下别无外物。

    除了偶尔从远处传来的爆竹声和犬吠之外,就只有系在那驴子脖颈上的铃铛叮铃作响。

    正是千家万户团圆时,更显那老者孤独苍凉。

    麻衣老者骑在驴背上,手抚长须,一双眼睛四处打量,眼神里满是追忆之色。

    只听他自言自语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别三百余年,还是除夕夜,还是京城,却已是物是人非。”

    听其言语中的意思,似乎竟是这秦京人士。

    更为离奇的是,此人仿佛阔别家乡三百余年。

    如此说来,他竟然还是一名得道大修。

    中洲大陆无人不知,那些寻仙问道之士,寿元虽比凡人长得多,但寻常炼气期的修士,也不过能活到百来岁。

    就算是那筑基期的修士,受天地灵气洗髓易体,也不过能活三、四个甲子的岁月。

    而能活过三百岁的,至少也是金丹期以上的大神通者。

    这老者只说一别秦京三百余年,却不知其真正的寿数几何,照此推断,至少也是一位具有金丹期修为的高人。

    只听他又喃喃地说:

    “这凡尘的权势富贵,全如泡影,转瞬即逝。纵使权倾四海,君临天下,终抵不过岁月无情,到头来不过化为一抔黄土罢了。”

    “皇兄,当年你我相争一场,你虽赢了大位,但却没有赢过岁月,这场比试,终究是我胜了。”

    话毕,老者沉默不语,一人一驴,在铃声中渐行渐远,消失在朱雀大街的尽头。

    那里,鸾歌凤舞,钟鸣鼎食,有仙乐飘忽九重宫阙,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

    此时的紫微宫,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

    海天阁灯火辉煌,水陆毕陈,皇家的除夕家宴已准备停当,宗亲贵胄按照尊卑长幼,叙了座次,各归其位。

    正殿中几十席尚空着,那是留给陛下、太后、皇后和六宫嫔妃、皇子公主们的。

    不多时,一名太监扯着嗓子报道:“陛下驾到。”

    此言一出,正在互相攀谈的满堂宗亲,如闻天谕,慌忙离席,跪迎在席侧。

    只见海天阁朱漆大门洞开,御前总管太监崔玉领头,百余名宫人簇拥着一小撮衣着华贵之人依次入阁。

    当先一人身着玄纁衮服,上锈十二章纹样,头戴十二旒冕,神仪内莹,威仪棣棣,步履从容,目光含笑,正是元龙帝。

    紧随元龙帝身后的,是一老一少两名妇人。老妇人金姿宝相,慈眉善目,正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当朝皇太后。

    旁边那位年纪轻一点的,雍容华贵,仪态端庄,正是元龙帝的结发妻子,宰相王千秋之女,正宫皇后王氏。说来,这皇后还是皇太后的侄女。二人衣着妆饰相仿,都是皇后规格。

    六宫嫔妃、皇子公主,按照长幼尊卑依次入阁。其中领头者,妆发华美,绮罗珠履,头戴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步履婀娜,媚态万千,在一众妃嫔中,显是最为尊贵之人。她正是元龙帝宠妃,丽贵妃乔氏。

    元龙帝走上丹陛,在宝座落座,众人这才谢恩,各归席位。

    元龙帝左右环顾一圈,点点头,吩咐身边的崔玉道:“开宴”。

    崔玉拂尘一摆,朗声宣道:“开宴!”

    一时管弦呕哑,丝竹齐鸣,仙乐飘飘,皇家的年夜饭,正式开席。

    酒过三巡,元龙帝忽然放下酒杯,高声笑道:

    “今日除夕,在此齐聚的没有外人,朕有一乐事,要与众卿分享。”

    说着,元龙帝向崔玉使了个眼神。

    崔玉得令,两手一拍,早有等候多时的两名乳娘,抱着刚满月没多久的李玄珂与琉月公主来到御前,伏身在地道:

    “十皇子、八公主给陛下、皇后、皇太后请安。”

    元龙帝哈哈一笑道:“来,把玄珂与琉月抱到朕这来。”

    乳娘得旨,立刻把李玄珂与琉月抱了过去。

    元龙帝接过一双儿女,双手环抱,甚是疼惜。

    席下众人见状,哪里还不知道皇帝的心思,纷纷端起酒杯,齐声遥祝道:

    “恭贺陛下,喜得嫡子、嫡公主。祝嫡子、嫡公主福祉昌绵,受命无极。”

    元龙帝听了,甚是受用,含笑不语,看向身边的皇后。

    皇后掩袖一笑,瞄了元龙帝一眼,算是回应,显然也是喜不自胜。

    可就在此时,一句略带醋意的娇嗔从席间传来:

    “陛下偏心,当年臣妾生了玄珹,也不见陛下高兴成这样玄珹啊,还不快去敬你父皇一杯酒,你父皇怕是要把你给忘了。”

    说话之人,正是丽贵妃。这丽贵妃也是出身名门,又得元龙帝盛宠。

    十二年前生下皇长子李玄珹,元龙帝登基之后赐居兰池宫,封了后宫唯一的贵妃,只在皇后一人之下,恩宠更是冠绝六宫。

    丽贵妃仗着自己娘家的靠山和皇长子生母的身份,在宫里飞扬跋扈,无人敢惹。

    她说这话,是有意试探元龙帝的心意,可不知为何,她虽嘱咐儿子,却正眼也不瞧他一眼,自顾自喝酒,话里话外,也没什么关怀之情,只是一味的驱使之意。

    皇长子李玄珹得了母妃的教诲,不敢多言,端起酒杯,径自来到元龙帝的御席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说:

    “儿臣恭祝父皇新春吉祥,祝我大秦来年风调雨顺,国运昌隆。”说罢,一饮而尽。

    元龙帝微微一笑,道:“玄珹,你是朕的长子,是玄珂的大哥,来来来,你来抱一抱他。”

    说着,元龙帝命崔玉将李玄珂抱去给李玄珹。

    这可大出李玄珹的意料。

    本来,同是兄弟,亲近亲近也没什么。

    可李玄珹生在天家,长在禁宫,宫闱秘闻从小耳濡目染。

    这婴儿不是别人,是嫡母历尽千辛万苦生下的嫡子,身份异常尊贵,容不得半点差池。

    李玄珹犹豫再三,回过身,看向丽贵妃,眼神里似乎在求助。

    元龙帝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小酒,抬起眼皮看了看丽贵妃,只见丽贵妃面无异色,心沉如水,并未看李玄珹。

    李玄珹僵在那里,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得旁边一个苍老的声音哈哈一笑,说道:

    “十皇子稚嫩,玉体又格外尊贵,怕是大皇子抱不惯,一会儿可要哭闹起来。陛下,贫道向陛下讨个恩典,不如让小老儿来与十皇子殿下亲近亲近,还请您恩准。”

    “贾真人客气了,玄珂能得贾真人仙手一抱,那是他的天大造化。崔玉,把玄珂抱到贾真人那里去。”

    原来开口的,竟是大秦禁宫掌机尊者奉贾清。

    贾真人乃是这皇宫中一等一的得道高人,常年坐镇无极阁,主持那凌云神玄大阵,位尊望隆,皇亲国戚见了也得礼敬三分。

    贾真人接过李玄珂,抱在怀里,那李玄珂端是不哭也不闹,一双乌黑的眸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贾真人的脸。

    贾真人看着有趣,笑道:“好好好,果然如传闻所言,是个难得的孩子。陛下,贫道想再讨个恩典,若是三个月后仙缘宴后,殿下与仙道有缘,可否让殿下拜在贫道门下。”

    “贫道一生不收徒,殿下入门,既是首徒,也是唯一的弟子,将来无论贫道羽化登仙,还是坐化轮回,一身衣钵全都传与殿下。”

    这话一出,旁人还好,那丽贵妃脸色却瞬间变了三变。

    她方才以儿子李玄珹试探元龙帝心意,不料半路杀出个贾真人,化去这场她顺手安排的兄弟之争,现在又说出要收嫡子为徒的话语,也不知这牛鼻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丽贵妃想到这里,闷哼一声,仰起脖子,恶狠狠地喝了一杯酒。

    元龙帝眼中笑意更盈,正欲出言答话,突然殿外风声大作,紧接着,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过来:

    “贾前辈德高望重,修为通玄,有前辈教导嫡子,本无不妥。只是我朝自有家法在此,恐怕是这小辈无福了。”

    这声音,似乎是从极远处传来,还伴有阵阵回音。可落在元龙帝耳朵里,却令他又惊又喜。

    只见他立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径直走下丹陛,来到殿阁中央,双腿屈膝,跪倒在地,朗声道:“不肖子孙李熙乾,恭迎皇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