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八千里外觅封侯 » 第16章 祸起萧墙(一)

第16章 祸起萧墙(一)

    童年是英雄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而且那些故事确实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为什么很少写呢?

    可能是那些故事难免肤浅,看多了听多了便会觉得低劣庸俗、索然无味。

    为了让读者能够有兴趣、有耐心看完所谓“大人物”的成长历程,我会尽量穿插一些成年人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况且,那些故事也是“大人物”成长的“小环境”。

    陆小川的到来,无疑是刘三姐幸福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让她的心头蒙上了阴影。

    刘三姐是个有故事的女人,面对从天而降的李章北原配夫人,她不是选择退让、逃避,也不是选择敌对、抗争而是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全心全意地照顾自己的情人和情敌。

    当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也会以牙还牙的,毕竟,脚下是自己娘家的地盘!谁怕谁?

    在家族长者的讲述中,刘三姐的故事异彩纷呈,而且存在诸多版本,当然互相矛盾的细节颇多,因此我倾向于只写没有分歧的故事。

    那时候,对于李章北而言,陆小川却是一个多余的人。虽然在四个月前,他还时常怀念她,对她的离世心怀愧疚,但现在,他满脑子全是陆小川被强暴、以及陆小川跟李章南在一起时的画面。

    陆小川被强暴的画面,是李章北在亲眼所见基础上的合理想象,而后者就纯属虚构了,那是他潜意识里为自己的变心寻找心理平衡的筹码。

    我确信李章北在李文安家逗留不超过两年,但这段短暂的交往并无正史记载,在李章铜的文集、书信集,以及李以文的《自述书》中都未提及,至于刘三姐这样的人物,就更是忽略不计的。

    经过两个月的调养,陆小川养好了身体,但精神上又遭受到重大打击,因为她发现,李章北已经和刘三姐难舍难分。她这个原配夫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而更加让她难受的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竟然不认她。

    已经为自己的失身死过一回的陆小川,这一次面对打击却没有选择屈服和退让,而是针锋相对的抗争。在错乱的神经支配下,她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而且做到了每战必胜、所向无敌。

    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陆小川突然发现,她的“战果”却被手下败将刘三姐轻而易举享受了。

    这不,每天晚上战斗结束后,陆小川理直气壮地躺在李章北身边,但一觉醒来,李章北却不在自己的被窝里了。

    陆小川终于感觉到,自己才是一只被斗败的“母鸡”。但她坚强地再一次活下来,而且丝毫没有气馁。

    男人不要她没关系,但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母爱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于是,她不再去干扰李章北和刘三姐的二人世界,而是一心一意留在李文安家做起了女佣,一来是自食其力地活下去,二来也可以多见见儿子。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陆小川的“落荒而逃”,反而让刘三姐逐渐陷入困境——李章北的爱心和柔情蜜意逐渐离她而去;同时,李以文的心结也逐渐打开,母子天性逐渐回归;还有,她逐渐获得了李文安一大家老少三代人的好感。

    看着李章北对两个女人感情的转换,李文安和李氏的心中也开始纠结:是让陆小川和李章北破镜重圆,还是让刘三姐水到渠成?

    经过反反复复的研讨论证,李文安和李氏终于统一了意见——春节到来,为李章北和刘三姐喜结良缘操办喜宴。

    李章北在喝得酩酊大醉后,他的嘴巴又控制不住了——从海西侯李广利的英雄事迹讲起,一路讲到自己亲手打死了一个欺负百姓的把总。

    常言道,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当时的李章北又怎能想到,一时兴起的狂言,将会给别人和家人带来多少灾祸?这也为日后的再次逃亡埋下一个伏笔。

    那年盛夏,刘三姐怀孕了。

    李章北请陆小川过去帮忙,因为孩子不能没人照顾。就连李氏也劝她,试着和刘三姐相处一段时间再说。最后,陆小川看在孩子的份上没拒绝。

    可惜好景不长,还没过半个月,陆小川和刘三姐就重新开战,闹得水火不容了。两个女人日日吵,夜夜吵,吵得李章北心浮气躁,六神无主,买卖也不能好好做了。

    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李章北生意失败,不但赔光了本金,还欠下二百银元的巨债。

    正是这二百银元巨债,造成了李章北和李文安两家的误会,也成为两家交恶的导火索。

    按照老人们的说法,两家交恶的原因分别是:一身功名,二百银元,三条人命。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说明,什么叫一身功名,二百银元,三条人命。

    李章北和他爹李文闯一样是个大老粗,考取功名这种事肯定和他不沾边。那这“一身功名”说的是谁呢?当然是一直在寒窗苦读的李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