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八千里外觅封侯 » 第9章 小麻雀(二)

第9章 小麻雀(二)

    在李以文降生前后,李章北也怀疑是儿子的命硬克死了自己的祖父母,还有他那个未能出生的姐姐。可是现在再想一想往事,李章北的心头好像又被重新堵上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不再是李以文,而是陆小川。当年从梧州到海州的一路上,陆小川缠着李章北和李文闯教她赶马车和骑马。

    李章北满口答应了,简直是求之不得,但李文闯说什么也不同意,因为那时候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迷信捆绑,认为女人赶车和骑马肯定要出乱子,还会给一家人带来厄运。

    “怕什么呀?”李章北笑道,“小川妹妹和我们又不是一家人呀!”

    李章北一直记得自己说过的这句话,但现在,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月之前,心中却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软磨硬泡让父亲答应陆小川的要求,更不该娶了她。

    不过,李章北还是从心里感激陆小川为自己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还救了自己的命。然而这种感激并不持久,他还是把儿子的功劳归到自己的头上——女人是田地,男人在哪块地上播种都一样的。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奔波,李章北父子俩终于来到庐州府肥东县东乡镇磨店乡,暂时在李文安家落脚。李文安就是李殿华的四儿子。

    李殿华生有四子——李文煜、李文瑜、李文球、李文安,他竭尽所能栽培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实现家族前辈的夙愿,走读书做官的道路。

    李文安从小体弱多病甚至有些呆笨,因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要比三位哥哥读书更努力。

    这时候,李文安已经有两个儿子,相差两岁——大儿子叫李瀚章,李瀚章七岁了,李文安教他认字写字已经有一年多了,并且还给他取了学名筱泉,李文安常叫他小泉。

    二儿子叫李章铜。兄弟俩很聪明,都是不到两岁时就会说话了。

    大家肯定笑了:两岁的孩子会说话,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谈不上怎样聪明呀!您说的是现在。在那个时候,一般的婴儿大多是到三岁以后才会说一些日常用语。

    巧合的是,李文安的二儿子李章铜和李以文是同一天出生。

    “同年同月同日生?那他们的命格岂不是一样的?”李章北思考着,再看看李文安家里的情况,日子红红火火,家人平安无恙,忽然觉得命格一说不靠谱,对于儿子命格的心结也渐渐打开了。

    许多老一辈海西人会把“讲故事”说成“讲古记”,我开始听父亲讲那些老掉牙故事时,也和您一样怀疑其真实性。

    不可否认,有些故事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可能不准。既然是“古记”,那不管谁讲,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味道,这一点就连四大名著也不能免俗。

    安顿下来以后,李文安问李章北打算怎样营生,李章北说自己习惯外出经商,等孩子熟悉新环境后,他准备去周围村镇做点小买卖。

    李文安听罢十分高兴,因为他在给李瀚章上课的时候,李章铜总是跟着。这会严重地影响他的教学工作的效果。

    于是,李文安便主动提出,可以让妻子李氏照看李以文:“正好两个小男孩同岁,他们平日里还多了一个小伙伴。”

    李章北大喜过望,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李家次要人物的故事,可能有点冲淡了李以文和李章铜这两位大人物,但无论如何,有一个人不得不说,因为她对主人公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她叫李氏,是李章铜的生母,和李以文的感情也非同一般。

    二十二年前的一个早晨,丧妻不久的李殿华发现路边躺着一个幼童,急忙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两三岁的女娃。女娃脸上麻疹密布,奄奄一息,再不施救就要断气了。

    李殿华是乡村大夫,懂得不少的医术,在确定女娃得的是天花后,他毅然将女娃抱回家中医治。

    李殿华当然知道,天花在那时候是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尤其是儿童,一旦患上了天花就意味着死神向他(她)招手。

    李殿华也听说,康熙两岁的时候就患了天花,而正是这一个经历,为他后来继承皇位增加了一定的筹码。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患了天花还能活下来,就会被视为有福之人、大富大贵之人。

    李殿华治好了女婴,可这个女婴会不会多少言语,问她姓什么也不知道。他哄了她好几天,只知道她家里人叫她丫头。于是,他只好四处打听女婴是谁家丢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殿华终于发现了线索,但他一听说那家人姓许,就没有追究下去。因为他忽然想起了家族前辈留下的规矩——禁止和许氏族人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