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丝路之魂 » 第二百一十二章受命平叛

第二百一十二章受命平叛

    “哈哈哈哈。高将军,痛快。弟兄们,快快打开城门,迎接高将军一行入城。”

    窦建德哈哈一笑,朝高士达一拱手,然后吩咐手下的人把河间县城的城门打开,让高士达以及他这一万的军队进入到城中。

    军队哗变也好,农民暴动也罢,这些事情放在这个时代,是和朝廷的统治理念相悖的。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是和朝廷作对的人,也都是反朝廷的事情,都必定要遭受到朝廷的全力打压和剿灭。他们这些人如果被朝廷抓到之后,全部都是要受砍头的判罚,甚至还会要株连九族。

    所以从他们这些人开始动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没有回头的路可以走,而且他们只有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他们这样最终的结果基本上只有三种情形。不是朝廷将他们剿灭,就是他们将朝廷推翻,再由他们自己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当然还有一种结局,他们和朝廷之间的战争势均力敌,而朝廷里面的人又真正的欣赏他们这些人的能力,最后就会想办法将他们这些人给招安,答应他们这些人的一些条件,让他们成为朝廷中的一员。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多,而且那些被招安的人,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场。

    窦建德他只是出身于私盐贩卖这个行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行走在江湖之中的下九流的人物。说白一点,就算是在人才济济的江湖武林当中,像他这样的人也只能够算是个小人物而已,说出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能够认识他。虽然他此时是整个农民军的领导者,但是由于他的出身起点太低,此时在他身上并没有一个上位者所应有的气势,也同样没有一个上位者所应有的威严。当然,这些都可以后天养成,只要经过一段时日之后,这种气势和威严就能够慢慢的培养出来。

    同样,与高士达率领的这1万正规的军队相比,此时窦建德手下的这15000人农民军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无论是在军容军纪上面,还是在穿着佩戴上面,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也没有一点可比性。

    毕竟,这些农民军在这一次暴动之前,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农民而已。

    想要让这些农民军都真正成为一支形成战斗力的队但,就必须要经过长时间正规的操练,以及生死之战的考验。

    而这些,必须要给他们够的时间才能够。

    高士达他是一个真正的军武者,也是一个真正的军人,自然也看出来了窦建德手下这些农民军的情况。不过他心中也承认。这些农民军才刚刚暴动成功,才经历过一场战争,却也能够达到如今这个样子,其实也算是不错了。至少他已经看出来,这些农民军他们每个人都是血性之人,可塑性很强。只要假以时日,这些人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和训练,他们都会能够成为战场上悍不畏死的战场强兵。而他自己手下的这一万士兵,正好可以成为这些农民军的指导者和训练者。

    到达府衙大堂之后,两位领导者并排坐在高堂主位置上,他们两个人手下的一些人,也就坐在大堂下方的左右两侧,开始商议两伙人合兵一处之后的一切事宜。

    既然已经开始反叛朝廷,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就必须一直走下去。不论是为了他们自己个人的生死荣誉,还是为了手下这几万人的生死未来着想,高士达和窦建德他们这两个领头者都必须带领着他们这些人,一直朝前走。

    他们现在的实力还是很弱小,只有1万的正规的军队,以及还没有多少战斗力的15000人的农民军。这样的规模,说实在的,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势力组织而已。

    但是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往后的日子里,在中原大地上,可能出现许多像他们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而反叛朝廷的人,出现许多他们这样的队伍。

    如今的隋朝官府的官员贪污腐化十分严重,对百姓非常的残暴,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早已不堪重负,随时可以到达爆发的边缘。

    而且军队里面的情况,也和地方官府相比好不了多少,有的时候甚至更为严重。军官克扣底层士兵的军饷和军粮的事情屡见不鲜,稍不如意就对士兵责骂和体罚。使得底层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之间出现矛盾,而且矛盾日益严重,几乎已经不可调和。这样,士兵们就怨声载道,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他们上面的主空产生抵触的情绪。只要出现一个导火索,就有可能引起军队的哗变。就如同这一次东征兵变的情况,就是因为无法忍受中高层军官对他们这些底层的士兵,进行克扣和打压而产生的。

    当然,他们也承认,在朝廷的官府里面也有一些官员是好的,他们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并不苛刻,百姓还可以勉强的度日。但是大的环境使然,连年的征战已经使得国力空虚,就算是这些官员他们都是有雄心大志之辈,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治下百姓贫困的状况,只是比其他地方相比较相对好一点而已。军队也同样如此,有一些军队他们的主将的确是一个治军有方的人,对待自己手下的士兵,如同自己的手足子弟,从来不欺压手下的士兵,士兵们也愿意为他们的主将拼死战斗。只是这样的军队,以及这样的主将,也只是极个别的例子,在整个中原大地上并不多。毕竟像郭家军那样,军纪严明上下一心的军队,已经再也找不出第二支。

    他们既然已经反叛了朝廷,就必须为自己这支队伍,打出一个名号,推选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名正言顺的和朝廷进行对抗,也才能够使得那些饱受压迫的人加入到他们这一支队伍中来,使得他们这一支队伍逐渐壮大,蓬勃发展。

    至于他们这一支队伍的领导者这很好说,也很好办。无论从哪一个层面上来说,高士达的才能远远要比窦建德高出一大截,由他来担任这一支反叛队伍的最高领导,任何人都没有话可说,也只有他才能够带领这支队伍走向更远的未来。这一点,在场的所有人全部都承认。

    在这个时候,高士达他也没有任何的推托,时势也不允许他推托,他欣然接任了这一个职位。

    如今,他们已经占住了河间县城,就决定以河间县城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八月初七辰时三刻,高士达率领河间叛军正式发布檄文,宣告全国,启封名号,开坛拜将,设立官员。

    以河间县城为都城,高士达自号为青州鲁王,建立国家,国号为鲁。

    拜窦建德为鲁国行军大司马,主管鲁国一切军事行动,另外一个同高士达一起兵变的卫长王学通作为窦建德的副手。

    封李子都为鲁国政务长,作为鲁国百官之首,位同与右丞相之职。

    八月初八,鲁国大司马窦建德率领军队,朝着河间县城周围的其他隋朝县城进攻。

    消息一经传开,河间县城周围10几个县城里面,那些贫苦不堪的百姓纷纷响应,底层的那些不堪忍受的城卫军士兵,他们纷纷打开城门,迎接着农民军的到来。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窦建德就带领着鲁国的农民军,兵不刃血的攻下了20几座县城。

    一时之间,青州鲁王高士达的名声就传遍了青州大地,风头大盛,对青州地界上面的官府形成了极大的威慑。这些官府的人员害怕农民军来攻打他们的地盘,于是,各地官府的告急文书雪片一样飞向长安城。

    郭绚将军如今身兼冀州、豫州和青州三地的行军总管,节制着这3个地方所有的军队,朝廷就向他下达了平叛的命令。

    郭绚将军接到命令之后,立刻率领着1万本部军马,星夜兼程从石门军营朝着青州河间县城赶来,准备平定高士达窦建德他们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