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枯夏思良医 » 31.相赠

31.相赠

    窗外蝉鸣阵阵,薛医师觉得自己应该是听错了。

    “半夏姑娘,你刚才,说的可是真的?”薛医师觉得自己出声也有些艰难了,帮他,怎么帮他,难道半夏要教他针灸?

    薛医师就见半夏从袖中取出一张帛书,往他的方向递过来,好像在说,你看了便会知道了。

    薛医师迟疑了片刻,接过帛书打开一看,没等他看完,就颤抖着手站了起来。

    “这,这,莫非就是,夏无且夏医首的……”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薛神医连声音都颤抖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想,可这清秀篆书记载清晰,针法犀利易懂,除了那盛名在外的游龙针法,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了。

    可半夏立即就摇头否认了:“祖父针法高妙,即便编写成书,也非一般人能掌握的。”

    “那这是……”听半夏这么说,薛医师发热的头脑才冷静下来,也是了,夏无且岂会任由半夏将自己的绝学交给别人阅览,看着上面娟秀字体,他的心再一颤,不可置信地望向半夏,“莫非,这是你自己所编?”

    “这是我以平日经验所简化的针法,不过以我目前医术,其中应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半夏实话实说,她这些,自然比不得游龙针法的完善。

    薛医师面露愧疚之色,半夏接触的一直是医师的巅峰存在,从不觉自己医术如何厉害,可薛医师不同,半夏所说的不足,在他眼里都是精妙绝伦。

    这里只记载了几套针法,远比他平日行针要容易的多,他看一遍已经领悟了五六分。

    “薛医师觉得这针法是否可行?”见薛医师盯着帛书不说话,半夏觉得自己心里也没底了,真要论行医,她还远不足薛医师十几年的经验,这针法,都是她临时从人身上实践出来的,效果都还不错,应该不会有大问题才对。

    这句话,像是把薛医师惊醒了,他将手里的帛书,依依不舍的放回半夏面前的案上,用力点点头:“可行,这套针法必然能让你像夏大人那般扬名天下。”

    扬名天下,半夏失笑,这可不是她想要的。

    “那如果,我将这套针法交给你,你可愿接受?”半夏将帛书一转,又推回薛医师面前。

    什么,薛医师如同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僵住了,半夏说的,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交给,我?”薛医师指着自己,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针法对医师来说是自身绝学,半夏说的,真的是要将她刚研究出来的针法交给他吗?不会是他听错了吧。

    半夏点头,对他露出一个微笑:“是啊,薛医师忘了,我刚才就说了,可以帮你提高针灸之术。”

    “可是为什么?”薛医师不懂了,他望着对方,再见,半夏似乎愈发沉稳,看着有些不像这个年龄的女子。

    “这也是我特意来找薛医师的理由,我会将我研究出来的针法悉数交给你,但是薛医师要答应我,在你学会之后,必须将这套针法教给其他人,绝不可藏私,”半夏望向薛神医,目光犀利,“你知道我与长公子的关系,若你没有按照约定,我有的是办法能够处置你。”

    薛医师似乎懂了半夏的目的,可是他更困惑了,半夏这是图什么呢?其他医师的感谢吗?这难道比名扬天下还要好。

    这么想着,薛医师干脆也就把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自然不是,相反,我希望薛医师可以保密,不要让别人知晓这针法是我交给你的。”半夏仔细想过了,她确实只是想帮苏哥。

    她能治的人有限,所以她把救人的方法传给更多的医师,让更多医师去救更多的人。

    而且她不想让夏无且知道,以他的脾气若是知道自己把研究出来的针法公开,怕是要大发雷霆啊。

    这条件薛医师答应了,半夏的要求并不过分,相反薛医师觉得半夏很吃亏的。

    半夏这次只带了一份,她想看看薛医师是否能领悟这针法,当然结果她很满意,如果薛医师不拉着她拜她为师会更好。

    半夏觉得将这针法全教给薛医师并没有什么,可薛医师觉得他既然向半夏学了她全部针法,便应该拜其为师。

    二人僵持不下,最后还是薛夫人把他们两个人叫出来吃饭才了事。

    薛家的午膳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几道家常菜,半夏吃着觉得温馨,薛医师一家三口的相处模式,让人觉得十分舒服,也让她不由心生羡慕。

    用过膳后,半夏又与薛医师看了会儿帛书,对他的疑难处做了指点才离开了。

    半夏的针法是分五次完全教给了薛医师,可这比起其他针法,已经是最快速度,教给薛医师,她同样也在精进着针法。

    写的时候发现不了的问题,在教给薛医师的时候被挖掘出来,薛医师也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教给半夏。

    来薛家的收获不止是医术,还有一个小跟班,刚开始还认生的小纤纤后来一见她就要她抱,怎么也不肯撒手。

    而半夏也格外喜欢长得白白净净的纤纤,又则跟纤纤有婚约的童童还是因她而死,两家的关系因此降至冰点,半夏对此十分愧疚,一来二去,半夏便成了纤纤不离口的夏阿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进入了盛夏,一封捷报传回咸阳,远在边关的蒙恬大败匈奴,收复河南地,次年便会班师回朝。

    嬴政对此大悦,连这段时间神色郁郁的扶苏也多了分喜色。

    蒙家与扶苏交好,蒙恬更是和扶苏一起长大,扶苏骑射之术都是蒙恬父亲蒙武教的,而那时蒙毅还在外求学。

    是后来蒙恬领了兵,蒙恬才把自己学成归来的弟弟蒙毅推荐给了扶苏,最初的蒙毅更像一位游侠,扶苏如何都想不到蒙毅也会沾染上官场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陋习。

    不过扶苏清楚,蒙毅会变,蒙恬不会,蒙恬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亦与他志趣相投,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就一定会去做,不管有多少困难。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一手接下其他将领避之不及抗击匈奴之职,匈奴如何凶悍难缠,边关条件恶劣,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好在蒙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