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暮晓沉 » 第一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

第一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

    入宫那年我才五岁,阿爹讨好似地与门外的贵妇人谈说着,阿娘边抹着泪边往我的衣襟里塞入那方叠得整整齐齐的旧手帕。那方手帕里包着五个铜板,这是阿娘今早买米后剩下的钱。

    我向后退了退,叫了声阿娘。

    阿娘一把把我拽住,盯着我命令道:“听话。”

    我看着阿娘眼眶里不停打转的泪水,也就不再乱动。

    阿娘说:“此次别离,今后怕难相见。阿娘给不了你别的,这钱虽不多,说不定能应急。你且收好喽,别让别人知道给你抢了去。”

    阿娘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她抱着我,将头埋在我的颈窝里泣不成声。她哭,我也哭。这一哭就把门外的两个人给吵到了。阿爹骂骂咧咧地朝屋内吼了一句:“哭哭哭,哭什么哭!当着贵人的面儿哭算怎么回事!”

    阿娘不管他,只是对着我哭道:“你这么个傻人儿到宫里可怎么活呀!阿姝啊,娘对不起你啊!”

    我学着阿娘为哄我入睡而轻拍我的后背的动作去轻拍阿娘的后背,我安慰阿娘道:“阿娘不哭,阿姝不傻,阿姝可聪明了。”

    被我这么一安慰,阿娘哭得更凶了。

    领我入宫的那位贵妇人是宫里的一个老嬷嬷,我跟着她入宫的第一天就开始学习宫中的礼仪。嬷嬷说,规矩大过天,但凡是这宫里的人,都得老老实实地守着规矩,否则就会不得好死。后来我明白,这话既有道理又无道理。

    阿娘说我傻不是没有道理的,宫里的嬷嬷们教的织布绣花的手艺我老是不能入手,不仅总是被针扎到手,还总把线绣成个团儿,就算勉强成了个图案,也是磕磕巴巴地,就像凹凸不平的山地一般。

    嬷嬷恼我愚笨,将我绣的花儿一把扔进了火堆里。

    我不时常说话,也极少主动与人说话,这也是别人认为我傻的原因之一。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年龄又都相仿。虽说都是背井离乡,此时聚在一起不过短短几日的功夫,她们便像多年好友一般谈天说地。我总是呆呆地望着欢声笑语的她们,然后用手触摸胸前那方帕子。

    我好想阿娘,也想阿爹,还有我的弟弟,不知他的咳疾是否好了。

    在宫里呆了两个月有余,有些小宫女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嬷嬷说夜半不能踏出房间半步,梅香却带着几个小宫女一齐偷偷溜了出去。我猜她们是饿了,想偷偷跑到灶房拿些东西吃。

    我见她们偷溜出去了,而自己也抵挡不住食物的诱惑,便也溜了出去。我在平常吃饭的房间外四处看了看,这里空无一人,而且门被锁上了根本打不开。心下顿时失望起来,随后便十分沮丧地回到了床榻上。

    我有意向梅香等人的床位瞄了一眼,她们还是没有回来。

    我贪睡,醒的总比别人晚些,于是便总被嬷嬷提着耳朵起来。

    嬷嬷走在前头骂骂咧咧道:“你这小懒蹄子,日上三竿了还不知道起来。本来就笨,还不知道比别人多勤奋些!你这副样子,就只能一辈子做个最低等的宫女。”

    我跟在嬷嬷身后悄悄打了个哈欠,心想,若是一辈子当个宫女也挺好。

    嬷嬷问我:“梅香她们三个你可有见到?”

    我想了想,嬷嬷这么问怕是她们三人还未回来,而我在昨晚之后也再未见到过她们。只是我不知嬷嬷为何要问我,莫不是发现了我昨晚也偷偷溜到门外去了?

    我偷偷瞧了嬷嬷一眼,她和平常一样仍是那副不耐烦的样子。我小心翼翼地回道:“今日不曾见过。”

    嬷嬷再没说什么,只是步伐加快了许多,我小跑着才跟得上。

    做了一天工,临到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时,我又想起昨晚偷溜出去的梅香三人,此时还是不见她们的身影。也不知道她们昨晚究竟干什么去了。

    桌子上摆放的食物散发着阵阵香气,我饿的肚子咕咕直叫,心里祈盼着嬷嬷能快点到来。因为宫里的规矩是,嬷嬷不来,我们就不能吃饭。

    正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嬷嬷终于来了。只是她带着一脸怒气站在那里望着我们,她说:“你们当中的有些人,整天就知道偷奸耍滑!在你们入宫之前我就告诉了你们这宫中凶险,定要万分小心,遵守宫规。你们倒好,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在可好,不听我的话横死在了宫里!”

    阿娘说我傻,但我也有不傻的时候。比如说现在,看她们都如往常一样低眉颔首听嬷嬷训斥而无其他猜想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了嬷嬷这句话里隐藏的其他事情。

    梅香她们三个死了。

    嬷嬷训斥完后终于坐下开始动筷,我们的手也紧随其后拿起了筷子。做了一天的工大家都累了,个个都吃得狼吞虎咽。嬷嬷吃罢出去后,我的耳边就传来几声窃窃私语。

    “梅香她们呢?我好像今天一天都没见着她们三个。”

    “也是啊,今天好像都没见过她们呀。”

    “不会是关小黑屋了吧?”

    “可是她们又没有犯错,怎么会呢?”

    我听着她们的话心里百般滋味,以至嘴里的饭菜的味道比平时差了许多。

    “快吃快吃,再慢嬷嬷就该说了。”直到这声催促的到来,谈论的声音才消失了。

    这日,嬷嬷让我去锦绣阁取些布匹,回来的时候我见着两个身穿青衣的内侍站在树后有说有笑,那副挤眉弄眼的模样看着人心里怪难受的。

    嬷嬷说,在宫里,像我们这种没品阶的小宫女见到谁都要行礼。无缘由地,我此时就是不想给这两人行礼,便躲到一棵树后,想等他们走后我再出来。

    “那三个小宫女没有成年女子的风韵,玩起来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

    “还行吧,我觉得那个叫什么香的最有感觉,叫的声音也最大。唉?叫什么香来着?”

    “好像是阿香还是花香?”

    “管他什么香呢,都没了,想她干嘛?”

    “哎,可惜了。”

    “别叹气,这不还有那么多小宫女儿等着咱们呢吗?”

    我在树后听得心里直颤抖,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再告诉我一个可怕的事实,我多希望那是假的。

    只要……只要我能再见到梅香她们三个,那这就是假的。

    然而我再未能见到她们,就像我的阿娘和阿爹一样,她们再未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从那之后,内侍成了我心中恐惧的事物之一。

    我绣工不好,做出来的荷包也比别人的丑了不知多少倍。看到我荷包的小宫女们不意外地都捂着嘴偷笑起来,我不理会她们,毕竟她们哪知道这荷包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里面可放着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东西。

    嬷嬷觉我绣不出好东西,便时常在别人绣东西时把我叫过去给她捶背揉肩。比起绣东西,我倒是更乐意给嬷嬷按摩,因为这样既不会挨嬷嬷的骂,也不会受罚。

    有得必有失,高兴一时也会悲剧一时。初冬时的考核,嬷嬷瞥了眼我绣的东西,用淡凉的声音说出了一个字——罚。

    每年秋季,人们就会过一个名为“秋收节”的节日,以庆今年的大丰收。宫里这时候也会过秋收节,但宫里人不叫它秋收节,而叫盈秋节。

    盈秋节各司都忙碌了起来,人手不够的话便会让我们这些才入宫不久的小宫女过去帮忙。嬷嬷觉我愚笨木讷,便把我分配去了御膳房。

    各司都在为盈秋节提前做着准备,御膳房也不例外。早半月的时间就开始采办食材,以及准备足够的做饭用的木头。一开始,御膳房的掌事只是命我和其他几人先将御膳房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不久后的一天,掌事突然命我将刚做好的一份甜汤送去落梨宫。

    听闻落梨宫的那位娘娘是个脾气不好的主儿,一个做不好就免不了要受罚。一路上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惹娘娘不高兴而被罚。

    快到落梨宫时,一个穿着青衣的清俊内侍正跪在地上。我朝他悄悄撇了一眼,他面色发白,嘴唇炸裂,眼神似无焦距。见他这般模样,我忍不住生出一阵哆嗦。

    那日多亏了落梨宫的管事宫女没让我进去,而是让我在殿外候着,这才让我平安无事。

    我回到御膳房后他们都对我笑着说我命大,运气好。他们对我笑,我就也对他们笑。

    茶余饭后,我在御膳房偷听到,原来落梨宫的娘娘因陛下昨晚去了皇后娘娘那里,未曾像原先一样去她的殿里,因此发了好大一通火。她身边的一个小内侍不巧撞在了火口,就被罚在门外一直跪着。御膳房的人说到此处摇了摇头,感叹道:“主子到底还是主子,你以为她赏你个什么好东西,或是给你天大的权力,你在她心里的地位就不同了,说到底也只是人家养的一条狗。”

    至此,我不仅对落梨宫产生了畏惧之情,更对御膳房的管事生出一种厌恶排斥之感,每次见到他都想躲起来。

    晚上准备回去的时候,天上下了好大一场雨,往常在这个时候哪里会下雨呢?可真是怪异!

    御膳房的大福虽然长得憨憨的,但他是个好人。我站在御膳房的门口还在犹豫着是否要淋着雨回去时,大福走过来递给了我一把伞和一盏灯。

    我犹豫着要不要接过,见他一脸真诚的样子,我对他笑了笑接了过来。幸好有大福给的这把伞,不然我就得被雨浇个透,等回去了怕是又免不了嬷嬷的一顿责骂。

    自我进宫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日落后仍行进在宫里。那晚大雨,没了月光,宫里愈发显得漆黑。我借着昏黄的灯光,大致判断前面有一个小湖——嬷嬷带我们熟悉宫里的布局的时候我曾见过一次,那时湖里的荷花开得正盛,稍凑近看,湖水下的红鲤鱼正嬉戏躲藏着,那样的景色是我在宫外也很少见过的。想来也是如此我才没有忘记吧。

    我虽离小湖还有好些距离,但突然响起的“噗通”声却还是让我给听到了。那明显就是什么东西掉到水里的声音。

    嬷嬷说,在宫里要万分小心谨慎,有些事当没看见最好,省得引火烧身。

    嬷嬷的话我时刻谨记在心,我转过身打算离去。刚走没几步,我又有些于心不忍,便跑了过去。只见湖里一处水花四溅,有什么东西在湖里拼命挣扎着。

    隐约间我听到从水里传来的声音:“救命!救……救救我……”

    竟是个人!

    我在四周寻了个长木棍递给了那人,那人抓住后我把他拉上了岸。

    还多亏了这些年干过不少粗活儿,不然这人我可未必拉得上来,说不定把我自己也给搭了进去。

    那人上来吐了几口水,又喘息了一会儿,然后向我道了声谢。

    我见他已无恙,心里又怕回去晚了被嬷嬷责罚,便提着灯撑着伞走了。

    回去后嬷嬷见我满身都被淋湿了,一脸厌弃地瞅了我一眼,随后又骂了我几句,无非是说我笨,有伞都能把自己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