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代风华 » 第三十一章 火器构想

第三十一章 火器构想

    杨捷回到营帐内,这时候杜伟阳、宋杨、姜博也一同过来了!看着众人,杨捷立即招呼着众人坐下来道:“来说说,今天练兵的怎么样?四营五营就不用说了,我就在现场!”

    杜伟阳立即上前一步回道:“指挥使,今天一营全体骑兵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练习,常规训练,没有变化。”

    一营的情况杨捷是十分了解的,他点了点头,然后目光就看向宋杨和姜博:“你们二营、三营呢,也一块儿讲讲吧!”

    宋杨听到这话后,与着姜博对视一样,就叹了一口气道:“杨指挥使,对抗这事,我们今天还没有着手准备,明天我们就进行对抗训练!”

    姜博立即接话道:“杨指挥使,俺……俺也一样!”

    训练上的事情,杨捷就没有继续言说下去,而是让着几人坐下,话锋一转的问道:“各位指挥使将军,你们可有听说过火器?”

    突然提及此事,杜伟阳、宋杨等人都是微微一愣,只有庞森森眉宇一紧,等了片刻后才试探的问道:“杨指挥使,你说的是火器,是不是杨行密的部将郑璠攻打豫章城用到的武器?”

    火药起源于炼丹术,三种主要成分硝石、硫磺以及硫磺中的钾化物,都是炼丹术中常用的药物。在南朝时的陶弘景已总结出以火焰实验法来鉴别硝石与芒硝,方法已近似近代分析化学所用的火焰实验法。

    不过,经常试验在进行时如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炼丹炉爆炸乃至丹房失火等事故,因为这些药料配合起来易点火,能猛烈燃烧并发生爆炸,所以被人们称作“火药”。

    唐代末年,淮南杨行密的部将郑璠攻打豫章城,曾利用“发机飞火”烧毁豫章城的龙沙门。虽然是火药的第一次实战应用,但因为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并没有太多的人对此看重。

    只要是了解火器历史的,第一实战应用的案例谁都不会忘记。倒是庞森森的回答让着杨捷有些意外,没想到营地内倒还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

    杨捷目光看着庞森森,眼神微挑着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祖父曾在淮南军前效力,小时候听故事般的听过一些战场的事情,所以知晓一点的,杨指挥使!”庞森森立即出言解释道。

    杨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据我所知,那一战,火器出力不少,后来没有继续使用,听闻是稳定性还有增强,一不小心容易误伤自己,今天我提出来这个事,就是想跟各位商量下,我们是否要发展火器?”

    宋杨眉头一皱,也没有看其他几人是怎么考虑的,就立即上前说道:“杨指挥使,你跟我们说这么秘密的事情,那就是拿我们当自己人,俺之前在刘节度使手下当兵,俺就听过一句话,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如果有比现在弓箭、抛石车威力更大的东西存在,俺是肯定支持的!”

    姜博、刘秀端看着前面的宋扬,立即也站了起来道:“杨指挥使,我们跟宋指挥使的意见是一样的,有更好的武器在,我们肯定乐于尝试,不过自淮南杨行密之后,就没有再听过有哪些人用火器了,所以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我知道此事要从长计议,我们不是近期把铜冶那里的匪患给剿除了吗,那里有地方而且离营地也不远,所以我想找这方面的熟练炼丹师,进行研究,你们觉得怎么样?”

    “指挥使大人,铜冶那里有铜、铁矿石,我觉得那里可以作为我们相州军打造兵器的地方,如果再加上研究火器的,那自是极好的,不过要做好相关方面的保密工作。”庞森森思索下如实说道。

    杨捷闻言点了点头道:“森森说的在理,这样吧,火器这件事就由森森负责,你近日去铜冶去找适合冶炼的地方,至于工匠人手这事,我来统筹,记住,这件事就我们这些人知道,不允许对下面人再讲起!”

    “是,指挥使大人!”

    这些天杨捷在军营内一直处理兵士训练上的事情,巡视看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杨捷缓了下后道:“马上临近年关了,你们各营人马要注意训练,我的情况你们也都有了解,我看营内也没有其他要紧事,所以我想准备回魏州一趟!”

    杨捷此语一出,在场的几位指挥使都瞬间明白了,杨捷什么身份——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的女婿啊!过年之际,肯定是要上门走动走动的。

    本来营帐内刚才因为谈及火器的事情显得有些拘谨,如今听到杨捷谈及此事,大家立即浅笑起来:

    “杨指挥使,你此番去魏州,是要跟二娘子成亲吗?”

    “临近年关,都是一些训练的事情,杨指挥使你就放心的去吧,等你的好消息!”

    “是啊,杨指挥使,我们可都等你的好事呢,相州军全体将士都盼着呢!”

    ……

    一提及这种事,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杨捷的脑海中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名字——符金盏,她怎么样啊,会不会跟我有同样这般的想法呢?

    魏州节度使府!

    刚刚回到府内的符银盏,立即来到自己姐姐的房间内,她坐在床上,来回晃着自己的小腿说笑着:“二姐,他真可恨,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不过,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诗词写的确实不错。”

    房间内,琳琅满目的物件摆放的整整齐齐,微弱灯光摇曳下,一个长发飘逸的女子听到这话后,这才放下手中的女工,浅笑着道:“是吗,小妹说写的不错的话,那他应该是有几分本事的,小妹的才情我是知道的!”

    符银盏撇了撇嘴道:“不过,二姐,就是有一点,他跟那个吴行首走的有点近,不过,我听那个坏人说啊,他很感谢你等他这么多年,你们啊,马上就要修成正果了!”

    符金盏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目光平静的如外面结冰的池水一般,门外呼呼的北风压住了符金盏的喃喃语声:“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