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 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月票加更)

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月票加更)

    燕京火车站在东城区,华侨公寓位于西三环附近,两者之间相距十几公里,坐公交车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北方冬天天黑的早,林朝阳他们上车时天色就已经发暗,张桂芹透过车窗一路看着外面的景色,叨咕道:“这燕京比县里可强多了!”

    “都破完案了……”

    林朝阳简单的跟林二春介绍了一下情况,林二春听着唏嘘不已。

    “当了兵,还是个工人,有啥不知足的?咋能这样呢?”

    公交车在路上慢慢晃着,中间还倒了一辆车,到老虎庙站下车。

    步行几分钟来到华侨公寓院门口,林朝阳跟保卫打了个招呼,给林二春夫妻俩登了個记才进了院。

    “还得登记呢?赶上进部队了。”林二春说了一句。

    一家人回到华侨公寓时,天已经黑了。

    此时华侨公寓院里的路灯已经亮起,两栋楼宇间各家各户的电灯也点亮了。

    张桂芹看着这些灯火惊诧道:“点这么些灯,得用多少电啊?”

    七十年代末,国内许多农村地区还没通电,东北地区的农村情况还算好的,很多地方都通了电,但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用电依旧是奢侈的事。

    “首都嘛,能跟咱乡下一样?”

    林二春又说了一句,好像在挖苦张桂芹的没见识,惹来她的白眼。

    上楼进了屋,张桂芹看着眼前敞亮的客厅,“这房子可真大!”

    林朝阳跟林二春负责收拾他们带来的家乡特产,陶玉书则带着张桂芹在屋里转了一圈。

    张桂芹摸着屋里热乎乎的暖气片,感叹道:“还带暖气,燕京的房子就是好。”

    最后她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黑漆漆的外面,遗憾的说道:“可惜就是没有院子。”

    “楼房哪来的院子,这不比住平房强多了?”

    从下了火车,张桂芹一路惊叹,一路被林二春打击,她不耐烦的瞥了林二春一眼,“来个燕京把你能的,这燕京快成你的了。”

    林朝阳和陶玉书互相看了一眼,眼底藏笑。

    “爸、妈,你们坐火车折腾了一天多了,晚上洗个澡早点睡吧。”

    “洗澡?上哪洗澡?”张桂芹问。

    陶玉书领她到厕所去说了一下,张桂芹又嘟囔道:“还是燕京的房子好,冬天还能搁家里洗澡。”

    陶玉书想说,其实不是燕京的房子好,而是华侨公寓好。

    忙活了快一个小时,把林二春夫妻俩安排好之后,林朝阳和陶玉书回屋准备睡觉。

    “趁着天还不算太冷,这两天我带爸妈出门转转吧?”陶玉书说道。

    “你不得上课吗?”

    “请个假嘛,反正这学期选修课多。”陶玉书说道,她靠在林朝阳的臂膀处,“你最近这几个月总请长假,就别请假了,赶上周末我们再一起出去逛逛。”

    陶玉书把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林朝阳从善如流道:“好,都听你的。”

    一夜无话。

    早上林朝阳从屋里出来,就见父亲林二春扶着腰站在客厅里,他问道:“怎么了这是?”

    “伱们这个床,软塌塌的,腰都直不起来。”林二春抱怨道。

    “睡两天就习惯了。”林朝阳说了一句,他走到厨房,张桂芹这会正打算做饭却无从下手。

    “妈,早上下个面条对付一口吧。白天让玉书带你们出去转转,我最近请假太多了,就不陪你们了,等周末再跟你们出去逛逛。”

    张桂芹说道:“你忙你的,玉书不是还得上学吗?我们在家里待着就行了,天怪冷的。”

    对于常年生活在东北的张桂芹和林二春来说,11月份的燕京根本算不上多冷,她这么说无非是不想给小两口添麻烦。

    陶玉书说道:“没事。妈,我这学期都是选修课,没什么要紧的课程。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我带你们转一转。等过一阵天气冷了,想逛也逛不了了。

    咱们今天去圆明园逛逛,就在燕大旁边,等晚上正好可以去我们家吃饭,明天再去天安门。”

    吃完早饭,林朝阳得去上班,他临走前把一份燕京地图塞给林二春,“这地图你们拿着,兴许用得上。”

    林二春夫妻俩对燕京人生地不熟,这年头没导航,更没有网约车,有个地图带在身上可以以防万一。

    白天林朝阳在图书馆上班,陶玉书先是带了林二春夫妻俩在圆明园逛了一圈,下午又进了燕大逛了逛。

    现在已经入冬,不管是圆明园还是燕大校园,景致照比春夏秋三季逊色了不少,但依旧让老两口乐此不疲。

    特别是进了燕大之后,一想到这是儿子工作的地方,两人脚下走路似乎都带着一股风。

    快下班的时候,陶玉书带着两人来到图书馆,准备等林朝阳一起下班。

    张桂芹看着阅览室里众多埋头苦读的学子,感叹着说道:“以后这不都得是部Z、总L的苗子?”

    陶玉书笑着说道:“国家栋梁是真的,不过部Z、总L可没那么多人能当得上。”

    说说笑笑,到了下班时间,林朝阳来跟三人汇合,前往朗润湖公寓。

    林二春夫妻俩来燕京的消息陶家人早就知道了,为了今天晚上的这顿饭,陶母从中午就开始忙碌,丰盛至极。

    吃过饭,从陶家出来天已经黑了。

    林二春看着隐没在夜色中的公寓楼,问林朝阳:“朝阳,你们单位什么时候分房子?”

    “我都买房子了,还分什么?”

    林二春顿时一脸肉疼,本来他觉得华侨公寓的房子还很不错,看着比陶家的房子还好,可一想到那都是儿子花真金白银买的,而且以后还不能分房了,他就难掩心疼之色。

    “那不是亏大发了?”

    “爸,不能这么想。公家的始终是公家的,得人家给你分才行。

    玉书她爸是教授,分的这套房子也就五十平米。现在看着还挺好,以前我们在的时候比这还挤。

    我和玉书现在一个刚参加工作、一个还没毕业,想分到这样的房子,十年八年之内都不可能。

    以后要是有孩子了,总不能还跟玉书她爸妈挤在一起吧?”

    林朝阳解释了几句,张桂芹听到最后一句话十分赞同。

    “朝阳说的对,你就会盯着那点便宜。”

    回到华侨公寓,陶玉书张罗着洗衣服,林朝阳则钻进了书房写小说。

    张桂芹从昨天来就对厕所里的洗衣机很感兴趣,她看着陶玉书一番操作后,洗衣机开始运作,感叹道:“这东西是省劲了,就是费电,还费衣服。”

    林二春悄悄把她拉进房间,“你胡说啥?那又不是给你买的。”

    张桂芹也察觉到自己的有口无心说错了话,“我没那个意思,就是说一嘴。”

    “别瞎说话,让人家孩子多想。”他叮嘱道。

    “知道了。”

    往后的两天,陶玉书又带着林二春夫妻俩在燕京城游玩了一番。

    等老两口熟悉了周边的环境之后,陶玉书才回学校上课,林朝阳则正常上班。

    一晃又过了一周多,林二春夫妻俩在华侨公寓每天无所事事,开始变得躁动不安。

    这天晚上林朝阳正在书房写作,林二春走了进来。

    “朝阳啊,忙不忙?”

    林二春一直把儿子的写作当成是大事,轻易不敢打扰林朝阳,可今天他实在是忍不住了,打算跟林朝阳聊聊。

    “我跟你妈来燕京十天了,该玩的也玩了,该逛的也逛了。过两天,我们就打算回去了。”

    “不是说好了待一冬天吗?这才几天啊。”

    林二春心烦意燥的说道:“待不住。整天不是吃,就是睡,出门哪都不认识。”

    “多走走嘛,带着地图揣好钱,想去哪儿就哪儿,晚上回来就行。”

    “你当我跟你妈是街溜子?”林二春不满道。

    林朝阳思忖着,父母在农村待惯了,也干惯了农活,来到燕京整天无所事事,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点不知所措。

    “那我给你个任务。”

    “啥任务?”

    “帮我踅摸踅摸房子!”

    “踅摸房子干啥?”

    “买房子啊!”

    “还买?”林二春满脸诧异,“这房子不够你住的?你哪来那么多钱?”

    “写作赚的呗,我就不能多买几套?”

    林二春担忧道:“国家让这么干吗?你别让人抓了典型!”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这都改革开放了,你别抱着老一套思想,就这还队长呢?”

    “完蛋玩意儿,是不是欠削?”

    “说正事,说正事。”

    林朝阳跟父亲说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让他接下了找房子这个任务。

    “那出门咋办?”林二春问。

    “明天我让玉书给你们办个公交月票。”

    “那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