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角梅盛开的海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杜博良越近越激动站起身来不停走动。钟海涛也被杜博良的情绪感到了,他屏住呼吸听杜博良讲话。

    过了一会儿,杜博良的情绪平缓下来,笑着说:“我的这个‘给蛋清植入蛋黄,让金鸡生金蛋’的想法,还是从你的调研报告里受到的启示啊”。

    钟海涛不好意思的笑了,说:“我没有杜书记您设想的那么高远,那么具体,那么宏伟啊。”

    杜博良伸手拉钟海涛坐下来,说:“今天找你来,除了务虚空谈畅谈想法外,就是想跟你好好聊一聊,你在蓝海岛礁建设一线,参与‘宏鸣礁’人工岛屿建设,有人工岛建设方面的经验体验,最有发言权。你坦率的跟我讲:目前我们有没有能力建设这样一个离岸海洋经济孵化区。孵化区上不但有商贸区、仓储区、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综合基础服务设施,还要有机场、大型港口、国际救援等设施和功能,比现在‘宏鸣岛’大得多,功能复杂很多啊。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造这样一个‘蛋黄’吗?”。

    钟海涛说:“通过‘宏鸣岛’项目,我们锻炼和培养了一只海洋建设队伍,工程设计、工程技术、施工设备、队伍力量、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完全有能力建设规模更大,功能更齐全更现代化的岛屿。”

    “好!好!,我们这个‘蛋黄’就是要建成世界先进的绿色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孵化区。国内首创,国际没有!”杜博良坚定的说。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力量创造这一前无古人,史诗般的海洋工程,在国际上树立起我们东方大国的标杆!”钟海涛情绪激昂的说。

    “我要的就是这个决心,这种意志,这种胆量,这种豪气!”杜博良握住钟海涛的手。

    “可是”杜博良回到座位,呷了口茶水,说:“可是,这项将创造蓝海奇迹,甚至改变蓝海的历史性工程,风险也很大啊”。

    钟海涛瞪大眼睛严肃的看着杜博良。

    杜博良语速很慢,缓缓的说:“在这之前,我也征求过有关领导的意见,个别同志也提醒我,这种大型海洋建设项目,要等一等上级的红头文件。这种大型海洋施工项目,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尤其是政治风险很大的。我也认真的想过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和风险确实存在。但是,我们是共产党人,不是‘撞钟的和尚’,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有敢于作为的精神,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

    杜博良又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走起来,猛地一转身,说:“没有困难、没有风险还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在国家、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抛弃个人的私利,义无反顾的冲上去,就是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了,也在所不辞!。”

    钟海涛被杜博良的精神感动了,他站起来,走到杜博良身边,说:“杜书记,您说,怎么干吧!”。

    杜博良缓和一下情绪,说:“也不能太急了,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省里的主要领导,我还要沟通沟通,省委省政府要集体做出决定,工程项目才能进行的。不过,先期工作我们可以先准备着。比如,对孵化区建设岛屿的选择,对岛屿的地里、地貌海况、海洋气象等,进行先期的探查考察准备,我们这也叫‘摸着石头过河’啊”。

    “杜书记,您选好建设孵化区岛屿的地方了吗?”钟海涛问。

    “你来。”杜博良拽着钟海涛来到悬挂着大幅蓝海诸岛地图前。地图上已经用红蓝铅笔勾勾画画,圈点出许多地方来。

    杜博良指着蓝海腹地的‘海心礁’说:“我研究了好长时间,觉得在‘海心礁’最合适。首先是它的位置。‘海心礁’处在蓝海腹地的核心位置,以‘海心礁’为中心,画一个1000公里的圈,沿岸重要的城市,主要的岛屿,海上交通线,空中航线,都在这个圈里。”

    钟海涛点点头。

    杜博良指着‘海心礁’说:“再一个就是‘海心礁’自然条件好。你看,这个‘海心礁’是个发育成熟的环形礁盘,周边是一大圈礁岩礁盘,中间的接近150多平方公里的泻湖。周边的礁盘可以建设基础设施,中间的泻湖是很好的避风内水区,建设黎岸封闭海洋经济孵化区,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难得的宝地啊。”

    杜博良兴奋的说:“海涛,你看,‘海心礁’的泻湖,不但面积大,里面的条件也好,开挖港口、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很多项目都可以展开的。等这里将来建设好了,不比美国的夏威夷差,比热带海洋度假圣地‘马尔代夫’还要好啊”。

    钟海涛被被杜博良书记的宏大设想和美好愿望吸引了,他用火热的眼神看着杜博良。

    “杜书记,下一步怎么做?!”钟海涛迫不及待的问,心里燃起一团火,原先在心里与妻子梁丽产生的不快,早已被这团火烧的一干二净,他现在被杜博良的对蓝海未来描绘的壮丽前景感染了,他的心被蓝海的事业再度唤起。

    “这样吧,我们分头行动,也算咱们的一个秘密约定,暂时不要扩大消息范围。”杜博良压低声音说:“省领导和部门以及上级的工作我来做,你先低调的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考察等准备工作。现在当务之急是到‘海心礁’,把海礁的基本材料摸清楚了,比如海礁的基本地理地质,海况气象等等,一定要有详实的实地一手材料,作为将来的立项、审查、设计施工的依据。”

    “杜书记,蓝海岛礁情况我熟悉,我一定完成任务”钟海涛坚定的说。

    杜博良‘哈哈’大笑起来,说:“海涛啊,这么大规模的建设‘海心礁’建立海洋经济孵化区,没等上级文件我们就动手,我们可能要把天捅个大窟窿。但是,只要是对蓝海人民有利、对国家发展有利、对建设海洋强省有利,天就不会塌下来”。

    忽然,杜博良好像想起来什么事儿,忙抬起手腕,看看手表,惊讶的说到:“哎呀,你看,我们竟顾高兴了,我差点忘了一件大事儿,怎么都快11点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杜博良说着赶忙拨通手机,说:“菲菲,快过来吧”。

    杜博良转过身来,笑着说:“省里为了加强‘蓝海岛礁生态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技术力量,给你派去一个总工程师,土木工程和海洋环境工程双料博士,给你做助理。”

    钟海涛很感激:“谢谢领导和组织的关怀,现在的海洋建设需要高技术人才啊”。

    “也不用谢我,这是新时期蓝海建设发展的需要吗”杜博良笑着说。

    两人正说着,走廊里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稍顿,门外传来‘嘟嘟’的敲门声。

    一声清丽的女声传进来:“我可以进来吗?”

    杜博良说:“进来吧”。

    房门推开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像春风一样飘进来。

    钟海涛眼前一亮,赶忙站起来。这个姑娘怎么这么眼熟啊?钟海涛觉得好像在那里见过,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