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举国飞升 » 第四十三章:往日仇怨

第四十三章:往日仇怨

    赵庆设正式被册封为丞相的那天,几乎所有在京的官员全都登府拜贺,包括太师张良臣和御史大夫庄杰。

    唯独侍中兼领大鸿胪赵烨没有到。

    他还在守丧期间,拒绝了一切酒宴场合,只是遣下人送了一方贺贴。

    赵庆设当天就搬入了丞相府,并且准备了晚宴。

    好似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

    晚宴上发生了一件事。

    作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庄杰被安排在了次桌。

    这种安排透露着一种信号。

    新任丞相与御史大夫不合。

    倒是九卿之一的少府卿何吉申被安排在首桌,与太师张良臣坐在一起。

    庄杰对于这样的安排极为不满,酒未过三巡就以身体抱恙离席而去。

    赵庆设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并没有理会。

    宴会之后,犬戎使臣奥古特带着两个大箱子,从丞相府后门进来。

    一直到凌晨时分才出来。

    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

    次日朝会,丞相赵庆设出班奏事。

    “国之邦交,在于远交近攻,臣以为以目前大秦的局势来看,我们理应结盟犬戎二王子,他们承诺会给予我大秦一千匹纯种天马,事成之后将归还冀州全境。”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因为就在前日,犬戎的另一名使臣也到京了,白景亲自接见的。

    满朝上下都在讨论大秦该偏向哪一方,谁也拿不定主意。

    白景的态度极为不明确。

    他到底还是年轻,阅历太少,对于此等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显得有些力有不逮。

    他想要得到白不来的提示。

    但白不来这些日子一直在考察科举的成绩。

    文举的成绩早就出来了,白不来让白景一一召见中榜的考生,挑选特质优异的人。

    他在一甲中见到了罗汉卿的名字,甚至在三甲中见到了何子章的名字,却偏偏没有见到喻冲的名字。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道理来说,喻冲拥有如此出色的特质,怎么可能落第呢?

    结合武举的猫腻,白不来只想到了一种可能。

    有人徇私舞弊。

    他迫切的想要查清这件事,但身边已经无人可用了。

    白婉儿带着白豪和张太期在查少府卿的亏空,张均衡在暗查丞相府的亏空。

    白齐和萧钦远在乐凉郡白项的身边。

    可信可靠的唯有梦兰,但她却要时刻留在白景的身边。

    白不来头痛不已。

    “思贤如渴,思贤如渴呀!”

    最终,白不来决定再次出宫,去探探消息。

    因此,当赵庆设建议与犬戎二王子结盟的时候,白景根本就得不到白不来的提示。

    他坐在王椅上,忐忑不安。

    实际上,册封赵庆设为丞相,这是他迫不得已的决定。

    赵庆设实在过于傲慢,白景没有信心能够压制住他。

    但是,太后给的压力太大了。

    他不能背负一个不孝的骂名。

    奥古特这方的条件确实诱人。

    一千匹纯血天马,这是大秦梦寐以求的。

    失去冀州的大秦,就像是老虎被拔了牙。

    冀州是养马的福地,没有了冀州,大秦的战马就成了一个老大难。

    目前的大秦虽然有战马,但为数不多,且多为混血的天马。

    纯血天马的素质要远超混血天马。

    一千匹纯血天马就可以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了。

    更何况,还有另一个天大的条件。

    归还冀州全境。

    这是二十年来,大秦人的梦想。

    如果凭借一次外交行动就得收复故土,那将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决断。

    白景作为秦国国君,必将名垂青史,流传千古。

    然而,凡事总要考虑双面。

    如果与犬戎二王子结盟,大秦必将遭受四王子的全力攻击,而二王子的地盘与大秦不接壤,这意味着大秦将是孤军奋战。

    以犬戎四王子的实力,谁敢保证大秦不会被其一战灭国呢?

    白景将目光看向赵烨。

    但赵烨始终低着头,像是在沉思着什么。

    白景心急如焚。

    这个时候,赵烨怎么能不站出来发表意见呢?

    自从白景继承秦君之位,赵烨的身份就水涨船高。

    不说他有从龙护驾之功,就凭着他辅佐白景进行五项新政改革,他也将是白景这一朝的股肱之臣。

    如有太祖白不来一朝的张威,白羽一朝前期的何琪,是能够一言可决国策的人物。

    此时赵烨在这关键时刻竟然沉默了,这让白景很难理解。

    就算赵烨要筹备新政改革之事,又要守丧,事务繁忙,可这一刻是要他站出来的时候了。

    白景期待赵烨未果,御史大夫庄杰却说话了。

    “君上,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轻易决定,臣建议应当广泛征询其他官员的建议,不应限于京官。”

    白景见有人站出来,不管是谁,他都有台阶可下。

    “御史大夫所言极是。”

    庄杰又道:“臣听闻扶风郡太守孙太平已经到京述职,先君曾言道孙太平其人性情沉稳,颇有干才,君上何不召见他以咨国事?”

    湘夫人的祖父孙太平最终还是来京了。

    白景没有任何好的理由拒绝。

    他当然清楚孙太平来京的目的。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见孙女婿飞黄腾达了,总是要来分一杯羹的。

    他之前很是反感,本来打算先晾一晾他,但此时却成了他的一根救命稻草,真是意想不到。

    他忽然有些期待与孙太平会面了。

    白景大手一挥:“御史大夫说的很是在理,朕就准了,明日召见扶风郡太守。至于丞相所奏之事,待朕咨询过后再议吧!”

    “退朝!”

    散朝后,丞相赵庆设和御史大夫都没有走,两人站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彼此对视。

    赵庆设忽然笑道:“御史大夫为国尽忠真是让老夫好生佩服!”

    “丞相魄力非凡,倒是让我甘拜下风。”

    “哈哈哈!”

    赵庆设大笑道:“御史大夫说话还像当年那样叫人不舒服。”

    “当年?”

    “你忘记了,可老夫没有忘记!”

    赵庆设说完拂袖而去,同时心中已经对庄杰恨之入骨。

    庄杰愣在原地,丝毫没有理解赵庆设的话。

    当年?

    当年如何了?

    大秦朝堂上的风风雨雨,此时的白不来并不知晓。

    因为他已经第二次出宫,又来到了状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