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举国飞升 » 第三十章:两位国舅

第三十章:两位国舅

    白景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白齐的请求。

    从这些日子的相处来看,他是明白白不来心中的想法的。

    白不来极不愿意见到同室操戈,骨肉相残。

    他希望白氏族人能够和谐共处,齐心协力为秦国。

    当然了,这实际上也是白景内心的诉求。

    毕竟,此时他已经成为了秦国君主,他的一切都必须为秦国做考虑。

    一个和平的王室,无疑是对秦国有巨大好处的。

    白齐走后,白景便让赵烨和庄杰也回去了。

    如今的赵烨事务繁重。

    五项新政改革,他是主心骨,很多事情都由他牵头。

    而且,赵青新丧,他一直处在丧期中,族中家中也有许多杂事。

    至于御史大夫庄杰,实际上白景是不愿意让他久留的。

    他甚至有想过让庄杰和丞相张良臣一样,从现在的位置上退下来。

    但这一点遭到了赵烨的反对。

    虽然赵烨和庄杰有时候会有些争论,甚至严重起来会有人身攻击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秦国最能胜任御史大夫这一职位的,只有庄杰。

    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称为三公。

    其职能是作为丞相的副手处理政务,有监督百官的意思。

    放眼整个朝堂,能够肩负起监督百官责任的,唯有这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庄杰莫属了。

    即便是迫切想要安插自家人的太后,也不敢轻易的让家人顶替御史大夫。

    白景思前想后,决定先将庄杰放一放。

    允许庄杰作为御史大夫参与新政的推行,但不会让他深入的去接触核心问题。

    他的想法是迟早一天要将庄杰换下来。

    一干人等离去后,殿内就只剩下了两位国舅和梦兰。

    对于梦兰,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为何白景要将一个小小的宫女不分昼夜的留在身边,不但对其尊重有加,而且还让其参与机密要事。

    对外,白景和梦兰的一致口径是受先君遗命。

    但实际上这套说辞冠冕堂皇,几乎没人相信。

    因此,此事也引发了许多有心人的猜疑。

    甚至引发了日后的又一场宫闱之变。

    赵庆设和赵庆隆兄弟两人,端坐在下首,默然不语。

    白景也摸不清他们的想法。

    之所以要将两位国舅拉入新政阵营,一方面固然有太后给予的压力,另一方面白景确实需要几个得力的自己人。

    在晦暗不明的朝堂里,作为新君,他实际上是没有多人信得过的人。

    自然而然的,血缘成为了唯一的纽带。

    他对两位舅舅抱着一丝幻想,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的臂膀。

    另一边,梦兰正在与白不来进行意识沟通。

    因为是在晚上,白不来不能离开太庙,所以梦兰只能将此间的事情转述给白不来。

    白不来听完后,对于没有见过的两位国舅很是好奇。

    作为穿越而来的人,他对于外戚专权的事实在是太熟悉了。

    如果这两位国舅是忠君爱国之人,那自然没有问题。

    万一他们心术不正,白景年纪轻轻,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白不来很想看一看他们的个人信息,但也只能等到白天见到之后才能看了。

    赵庆隆沉默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景儿,这丞相之位已经空出多时了,你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白景看着他,面色镇定,但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些打鼓了。

    可以从话中听出,这个二舅对于他秦国国君的身份不是很尊重。

    他成为了国君,从此就是孤家寡人,天下所有人都是他的臣子,就算是舅舅也不能例外。

    这时,赵庆设轻咳了一声,说道:“君上,赵统领性情耿直,胡言乱语,还请君上勿怪。”

    “怎么是胡言乱语?”赵庆隆一下子站起来,“大哥都将全部家当都捐出来了,怎么说这丞相之位都是他的了吧?”

    “二弟!”

    赵庆设喝道:“难道你以为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当丞相吗?”

    与此同时,他对着白景跪了下来,语气诚恳的道:“君上,下臣对于丞相之位并无非分之想,之所以捐出家产,无非是为了大秦,为了君上的江山。”

    他抬头看向白景,双眼湿润:“君上不但是秦国之主,更是老夫至亲之人,我就算舍弃性命,也要保证君上的江山稳固!”

    听到这些话,就算白景再怎么铁石心肠,也不禁动容。

    赵庆设的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可挑剔。

    白景下来亲自扶起赵庆设。

    “舅舅,你有如此心意,真是我大秦之福,更是我的福分,相信有了你,我大秦的新政一定能够顺利进行。”

    赵庆隆嘀咕道:“我看这新政不行,查亏空,治贪腐,这是要得罪多少人?天下的官员没有一个敢说自己清白,所谓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这是有道理的!”

    赵庆设听完他的话,心中暗骂这个蠢弟弟,但却不能发作。

    他又道:“君上请放心,老夫必定坚决拥护新政改革,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两位国舅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了。

    梦兰看着一脸疲惫的白景,忽然问道:“你真的让赵庆设当丞相?”

    白景闻言一愣,不假思索的道:“是太祖问的?”

    梦兰摇头:“我自己问的。”

    “我还没有想好。”

    梦兰皱眉道:“我觉得他城府很深,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何以见得?”

    “直觉!”

    白景淡然一笑:“作为政客,如果城府太浅,是不是不算合格?”

    话说完,白景回到桌前开始处理政务。

    科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晋太师张良臣作为主考官,正忙的不亦乐乎。

    等到科举顺利结束,就是他推行新政之时。

    忽然,他看到手边一封奏折,署名是长公主,心中有些好奇。

    长公主,名为白柯蓝,是白羽的大女儿,也是白景的姐姐。

    这个姐姐今年刚做完五十大寿,此时正是儿女绕膝之时,怎么突然给他上了奏折?

    何况,以长公主的性格,一向是不问朝政,白羽在位时也从未给宫中递折子。

    难道是有什么事吗?

    白景打开奏折,只看了一眼就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