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六章 滑州胙城

第十六章 滑州胙城

    你的游戏界面进入了【重要角色后传闪回】单元,这个重要角色是韩建,时轴定位【帝国黄昏】,地图进入【雍河山】。

    李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李晔逃往华州。

    王建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

    王建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

    李茂贞杀掉留守京城的养子,向李晔谢罪。

    王行瑜逃往梨园寨,再逃回邠州,向李克用请降被拒后,弃城逃往庆阳,为其部下所杀,传首京师。

    李晔从石门回到长安,李克用上书请求讨伐李茂贞。

    李晔慰劳李克用,让他和李茂贞和解,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

    王建再次命王宗涤攻打东川,又命其他养子攻凤翔,取渝州、取泸州,开通峡路。

    王建亲自率兵攻打东川。

    李晔诏令王建罢兵,王建不肯奉诏。

    梓州城破,顾彦晖自杀,王建任命王宗涤为东川留后。

    李晔选补数万人为殿后四军,即安圣、捧宸、保宁、宣化等军,让诸王统领,试图确立亲王典兵制。

    李茂贞再度调兵进军长安,李晔派延王李戒去求救于李克用。

    李茂贞进入长安,李晔再次逃出长安,以韩建为京畿都指挥。

    韩建不停上表请幸华州,李晔及从行官员到了富平,派遣宣徽使召韩建,面议去留。

    韩建到富平迎驾,光着脚叩头认罪,并哭诉说华州距长安不远,愿陛下驾临,以图兴复。

    李晔于是驻跸华州,以府署为行宫,韩建去龙兴寺办公。

    韩建奉诏传檄天下诸藩镇,让他们把粮饷运到行在,协助修缮被李茂贞破坏的长安城。

    王建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随后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

    李思谏奉诏讨伐李茂贞,被授为凤翔行营四面副都统。

    李晔以韩建权知京兆尹,要他攻打李茂贞。

    韩建不想攻打盟友,加以劝止,李茂贞也在韩建建议下上表请罪,故官军并未出师。

    在韩建的调停下,李晔回到长安,李茂贞没有被加罪,反而被封为岐王。

    因李茂贞退军,李思谏便没有出师。

    李晔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

    李茂贞拒绝接受任命,李晔只得恢复王建的官爵。

    李茂贞据延、洋、秦、陇诸州。

    朝廷以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兼宁塞军节度使,李茂贞拒不奉诏。

    李晔久在华州,一心回宫。

    韩建视随驾而来的诸亲王统领的殿后四军为眼中钉,请求解散殿后四军,只留殿后兵三十人为控鹤排马官,隶飞龙坊。

    李晔不从,韩建率麾下精兵包围行宫,连续上表。

    李晔不得已,当夜诏令诸王所领军士放归田里,勒令诸王回归十六宅,其甲兵都交给韩建掌管。

    殿后四军二万余人全部被解散,李晔便没有了亲军。

    韩建又上奏请求召还出使四方的诸王,奏称方士们出入禁庭,眩惑圣听,应禁止入宫。

    韩建已将诸王都幽禁在其他房内,又奏请立皇长子德王李祐为太子、拜未封王皇子为亲王。

    李晔乃立李祐为皇太子,更名李裕,打破了唐武宗以来不立储君的惯例。

    李晔封韩建为昌黎郡王,赐号“资忠靖国功臣”,韩建八次上表,得以辞封。

    去求救于李克用的延王李戒丕来到华州,韩建上表称诸王谋反,请杀之。

    李晔不予回复,韩建便矫诏抓捕十一王,将他们及侍者驱赶到石堤谷,无论老少通通杀死。

    李晔以韩建为镇国、匡国两军节度使。

    韩建和李茂贞修复长安宫殿,迎李晔回京,并同李克用讲和。

    李晔回京,升华州为兴德府,以韩建为府尹,再封韩建为颍川郡王。

    韩建屡次上表辞王爵,李晔改封他为许国公。

    安史之乱结束,朝廷为了笼络河北降将,设置了恒冀成德军、魏博天雄军和幽州卢龙军。

    成德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不久增领冀州,驻恒州。

    魏博节度使统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六州,驻魏州。

    卢龙节度使统幽、营、平、蓟、妫、檀、莫七州,驻幽州。

    这些原属安史的叛将名义上归顺,实际上并不服从朝廷,自己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

    这三镇都在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朔三镇。

    刘仁恭原本效力于卢龙节度使,戍守蔚州。

    刘仁恭率蔚州守军发动兵变,回师攻打幽州,兵败逃往太原,归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刘仁恭游说李克用攻击卢龙。

    李克用攻陷幽州,表刘仁恭为卢龙军节度使。

    朱温以子朱友裕为先锋,大举进攻天平军节度使朱瑄。

    朱温亲率大军再征郓州,大胜,天平、泰宁军万余人被杀。

    朱瑄和朱瑾只得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派出部将率领精锐骑兵相助。

    朱温养子朱友恭围攻泰宁军首府兖州,朱瑄援救朱瑾时遭到伏击,被迫退回郓州。

    朱瑄、朱瑾再次向李克用求助,李克用派养子李存信前去。

    李存信取道魏博,屯兵于莘县,与朱瑄合势以抵抗朱温。

    魏博节度使与朱温结盟,乃出兵三万以攻河东军,李存信被联军击败。

    李克用想要征召卢龙的兵马,刘仁恭以防备契丹为由没有出兵。

    李克用亲自带兵攻打魏州,李克用破魏州、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城。

    在洹水的交战中,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被杀。

    在白龙潭击败魏博军,并攻打观音门,朱温救兵赶到,魏博军之危才解除。

    李克用再也不能派出更多的援军,天平、泰宁进一步陷入绝境。

    朱温部将葛从周和庞师古再次围攻郓州。

    李克用又向刘仁恭征兵,刘仁恭不回应,李克用的求兵使者十几次来往,刘仁恭始终不出兵。

    李克用亲自致书刘仁恭,刘仁恭慢骂李克用,将信使扣押,将在幽州的太原人士全部扣押。

    刘仁恭以厚利引诱李克用麾下的军官,李克用手下之人大多转投刘仁恭。

    李克用大怒,率河东军马亲征幽州,两军战于安塞,李克用大败而还,师丧过半。

    刘仁恭因此摆脱河东控制,又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并吞其辖区,以其子刘守文为义昌节度使,意图兼并河朔。

    郓州危在旦夕,朱瑄在城周围挖一条深的护城河,庞师古趁夜搭起浮桥过河,攻占郓州城。

    朱温在宣武军首府汴州处决朱瑄,纳其妻荣氏。

    郓州平定,朱温乘胜派遣大军袭击兖州,兖州平定。

    朱瑾和史俨一同南逃,投奔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葛从周被封为泰宁军节度使,庞师古被封为天平军节度使。

    庞师古与葛从周分领大军,渡过淮河攻伐杨行密。

    庞师古进军清口,葛从周进军安丰。

    庞师古扎营清口,地势低下,很快水到,兵不能战。

    杨行密乃与朱瑾率三万大军北上楚州,向清口推进。

    淮南军乘机攻袭,庞师古死于战阵之中。

    葛从周亦被击败,退驻濠州,及闻东路军溃,乃撤军而去。

    杨行密与朱瑾已乘胜西进,在淠水大破葛从周。

    朱温闻听两路皆败,亦自宿州退回。

    杨行密雄霸江淮,朱温亦无力南下相争。

    朱瑾则连年北犯,成为朱温的东南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