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四章 陈州宛丘

第十四章 陈州宛丘

    杨行密占据扬州城。

    秦宗衡和孙儒的大军出现在扬州城西,攻破高邮,杀毕师铎,准备攻打扬州城。

    杨行密向朱温求援,并奏请朝廷以朱温为淮南节度使。

    朱温遣兵进军淮南,假道武宁军的治所徐州,被武宁节度使时溥拒绝,朱温随即进攻徐州。

    秦宗权大举进攻朱温,朱温向朱瑄及其堂弟泰宁军节度使朱瑾求援,朱瑄和朱瑾各自领军驰援。

    朱温以合宣武、义成、天平、泰宁四镇大军,在汴州城北郊大破秦宗权。

    秦宗权乘夜逃跑,缩回蔡州,急召秦宗衡北上会师。

    秦宗衡命孙儒北上,孙儒称疾不往,与秦宗衡翻脸。

    孙儒大宴部众,于座上斩杀秦宗衡。

    主帅被杀,诸将分裂,沙陀族部将安仁义率军投靠了杨行密。

    孙儒则与刘建锋、马殷等盟誓,号称“土团白条军”,率骑兵七千人纵兵攻掠。

    杨行密被迫退出扬州,回到庐州。

    孙儒占据扬州城,并接受朱全忠的招降,被朝廷任命为淮南节度使。

    朱全忠自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率军进至滑州,相继攻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又占据洛州和孟州,进逼蔡州城下,攻入北门。

    秦宗权的部下变节,押解秦宗权献给朱全忠。

    朱全忠将秦宗权槛送京师,李晔前往延喜楼,接受俘虏后,命京兆尹立即在一棵柳树下将其斩首。

    蔡州平定,朝廷进封朱全忠为东平王。

    你的游戏界面进入了【重要角色后传闪回】单元,这个重要角色是钱镠,时轴定位【帝国黄昏】,地图进入【江东浪】。

    浙东观察使刘汉宏遣其弟刘汉宥率兵两万,进驻杭州南边的西陵镇,意图渡过富春江,进攻杭州。

    钱镠率八都兵渡过富春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

    刘汉宏命镇将率军屯兵江干,再度威胁杭州府,结果大败而逃。

    刘汉宏分兵于黄岭、岩下、贞女等三镇,发动九十三所山洞之军,毎处皆千余人,大举进攻杭州。

    钱镠再度率领杭州八都军从富阳渡江进军,连续攻破黄岭、岩下及三十余所山洞,并成功擒获对方两个镇将。

    刘汉宏亲自率兵驻扎于诸暨古剥岭、亭山、龟山之上。

    钱镠先攻破诸暨,获粮二万余斛,又破古剥岭、亭山等寨,刘汉宏率众大败而逃。

    刘汉宏派遣部将率兵布阵于萧山、诸暨等处,但结果钱镠大破之。

    刘汉宏又命部将屯兵诸暨、萧山,而后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部将战死,刘汉宏逃回越州。

    刘汉宏再次挂帅,命弟弟刘汉容等部将,发动温、处等州兵,共十万余军队,从萧山、西陵乘战船而行,准备夜渡富春江。

    钱镠率军从新沙自鱼浦攻入,杀何肃,直趋萧山。在萧山一带,两军激战,刘汉宏溃败而逃。

    死里而逃生的刘汉宏收拢了四万残兵败将,再次发起了对钱镠进攻。钱镠乘胜追击,大败之,并斩刘汉容等部将。刘汉宏再次逃生,逃回了越州固守浙东。

    朝廷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刘汉宏表面答应罢兵,暗中却出战船、屯水军于望海,等待时机准备水陆并进图浙东。

    刘汉宏在望海镇整顿战船和水军,蠢蠢欲动,意图再战杭州。

    杭州刺史董昌命钱镠率军主动出击,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

    钱镠屡破浙东军,进屯丰山,而后攻破浙东观察使的治所越州城。

    刘汉宏败走台州,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最终被斩于会稽。

    董昌于是占据浙东,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于钱镠。董昌被朝廷任命为浙东观察使,钱镠则受封杭州刺史。

    你的游戏界面进入了【重要角色后传闪回】单元,这个重要角色是王建,时轴定位【帝国黄昏】,地图进入【三川峡】。

    利州刺史王建招募八千士兵,顺嘉陵江袭击阆州,并驱逐阆州刺史,自称阆州防御使,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

    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曾同在神策军中,关系很好,二人图谋西川。

    王建攻破鹿头关,夺取汉州。

    王建又进军学射山,一举攻取德阳。

    顾彦朗任命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建。

    顾彦晖围攻成都三日,见无法破城,便返回汉州。

    李晔下诏令顾彦朗罢兵停战。

    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建求取节度使的官职。

    李晔下诏,召陈敬瑄回京任神策军左龙武统军。

    陈敬瑄抗命,朝廷因此剥夺了陈敬瑄的一切头衔,讨伐陈敬瑄。

    朝廷将西川的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划为永平军,治邛州,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王建大破眉州,包围邛州,陈敬瑄采取的一切试图解邛州之围的措施都被王建挫败。

    邛州被王建攻克,王建让部将留守,自己会合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围攻成都。

    未能攻克成都,李晔决定停止西川战事,恢复陈敬瑄的官爵,命顾彦朗和王建各归本镇。

    王建不愿就此放弃,派兵扼守剑门,切断了中原与两川的联系。

    王建继续围困成都,成都进一步陷入绝境。田令孜私下谒见王建请降,王建同意了。

    陈敬瑄开城投降,王建占领成都,把陈敬瑄和田令孜关禁,请求朝廷杀此二人,朝廷不许。

    李晔授王建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其弟顾彦晖继任。

    王建找了个借口,处死了陈敬瑄和田令孜。

    李晔打击宦官,解除杨复恭的兵权,降旨逮捕。

    杨复恭从长安逃到兴元,依附杨守亮。

    杨守亮欲从金州、商州奇袭长安,被昭信防御使冯行袭击败。

    凤翔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等以杨守亮容匿杨复恭,请出兵讨伐。

    朝廷任命李茂贞为山南西道招讨使,并削杨守亮官爵。

    杨守亮北面有李茂贞的威胁,南面与王建对立,可谓腹背受敌。

    兴元落入李茂贞手中。杨守亮与杨复恭逃亡阆州。

    杨守亮及杨复恭等欲北投李克用,一路风餐露宿,乞食为生,在华州乾元县为韩建手下巡逻士兵捕获。

    杨复恭被韩建所杀,杨守亮被韩建送到长安,执献太庙,并在独柳树刑场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