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八章 北月城

第十八章 北月城

    开会通知送出去了,看看军中四位大将的反应。

    义宁军左军都指挥使徐归范第一个来见,很好,不愧是心腹爱将。

    右军都虞候吴光紧接着小跑着赶了来,新人三把火,也还行。

    左军都虞候廖彦若不急不慢,第三个出现,毕竟是陈岩的人。

    义宁军右军都指挥使范辉姗姗来迟,此人心机深重,且是陈岩的妻弟,不太使唤得动。

    四员大将到齐,会议开始,陈超也不多说,开口第一句话,却是问道:

    “福州这块肉已然到了我们的嘴边,不过,我想问问你们,有谁愿意现在就回建州?”

    四个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太理解陈超的意思。

    “我打算把陈岩老哥请到福州来,毕竟我们几个没有三头六臂,福州的吏治民生还得靠陈岩老大哥。”

    范辉当即明白了,早就有此想法了,抢先说道:“去请我家姐夫,当然是我去了,你们都别跟我抢啊!”

    陈超欣然答应,笑道:“那你快去快回,要是晚了,右军都指挥使一职可就不是你的了。”

    如此,陈超命范辉八百里加急,前去召唤建州的老团队,来福州开辟新事业。

    侯伦是陈岩的左右手,陈岩来了,必然侯伦也得一起来,那就只能让熊博留在建州了。

    只是熊博和建州守备军都指挥使刘翱都是建阳人,相识已久,若是把建州交给他们两个,只怕基业被窃取。

    眼下,别无他法,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暂且先相信他们二人了。

    散会之后,徐归范却没有急着走,而是主动留了下来,似乎有什么心事要跟陈超说。

    “如果我们都来了福州城,建州城谁来守着?”徐归范问。

    “自然是熊博和刘翱他们了,我们还有三千的守备军留在建州城,不是吗?”陈超说。

    “就这样交给他们了?建阳来的那伙人,怎能让他们捡了个大便宜!”

    “大便宜?建州那么大,你以为就守一个州城吗?可别小看熊博这个录事参军了。”

    “我也没小看他,我只是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要是用得着我,我愿意回去帮你守着建州。”

    “原来是这个意思,不过你回去也当不上刺史一职,最多给你一个州团练使。”

    “团练使就团练使,你不也是团练使。”

    于是,以熊博代理建州刺史,徐归范代理建州团练使,刘翱仍为建州守备军都指挥使。

    陈岩和侯伦很快来到了福州城,和陈超碰头后,立即对当前的福州形式进行了紧急商议。

    二人商议的结果是,且不管朝廷是否另有人选,二人分别先代理了福建观察史和福州刺史此二职。

    就像此前在建州一样,陈超管理兵务城防,陈岩负责吏治民生,现今在福州如法炮制一番,使得劫后的福州城也恢复生机。

    陈超的表奏有了回应,朝廷诏令郑镒出任福建观察使兼福州刺史。

    朝廷的意思很清楚了,一个大建州还满足不了,也太贪心了。

    看来,福州这块肉没有陈超和陈岩的份,这是叫陈超和陈岩打哪来回哪去。

    陈超和陈岩哪是那么容易打发的,更何况要来打发他们的还是一个外省人。

    这个叫郑镒的,是个懂春秋的读书人,乾符元年甲午中式二十名,乾符四年出任温州刺史,在温州为政近三年。

    郑镒空降福州,自然也怕得罪陈超和陈岩,说他们是地头蛇吧,又对人以礼相待,郑镒一个读书人又怎能用粗暴的方式赶人。

    见他们没有打算回建州的意思,郑镒就上表奏请,以陈超为福建团练使,陈岩为团练副使。

    这日,陈岩感叹道:“年轻真好啊!要是能还给我十年的时间,那该有多好啊!”

    陈超不禁问道:“老哥这是抑郁了?”

    陈岩随即大吐苦水,说道:“贤弟有所不知,在福州城,屈于郑镒之下,我的许多想法得不到采纳,有时候真觉得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回建州算了。”

    陈超说道:“老哥稍安勿躁,让子弹飞一会儿,福州已经是我们嘴边的肉了,迟早吞进肚子里。”

    陈岩又说:“不仅如此,我还担心黄巢卷土重来,建州低调不显眼,没那么遭人惦记。”

    陈超笑道:“放心吧老哥,黄巢去了岭南,就不会再来福建了。”

    果然,黄巢过泉州,入岭南,就有了归附朝廷之意,求授广州节度使。朝中大臣商议之后,觉得广州有市舶,乃是宝货所聚之地,岂可令贼得到那些,自然是不许。

    原来,广州有大量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他们从事海外贸易,把瓷器、丝绸贩卖到海外,再把海外的洋货经广州卖到大唐各地,因此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黄巢攻掠广州城,胡商们无法抵挡流寇入城,只能花钱寻觅雇佣兵,陈列在自家的商铺和庄园,同时对黄巢表示臣服。

    胡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对黄巢来说,自然是一块大肥肉了,早就习惯了烧杀抢掠的流寇,又如何能无视眼前这块肥肉。

    流寇抢掠了整座城市,所有胡商皆不能幸免,死的死,逃的逃,广州城的胡商一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广州逃过一劫的胡商辗转来到了也是港口的泉州。亲眼目睹黄巢的手段,胡商们意识到仅有雇佣兵并不足以保护自己的财产,他们需要的是一整座城池。

    此时的泉州自流寇过境后,州官和州兵都已逃散得无影无踪,恰有一伙乡团霸占了泉州的城门,收取进出城门的过路费。

    胡商们见状,便知机会来了,成立商会,联合收买了这伙乡团的领头人李连。

    李连被胡商们推上台面充当傀儡,自封泉州刺史兼都虞候,且不再归附福建观察使,似有占地为王之意。

    郑镒派陈超前去泉州招抚李连,示意若招抚不成就依法诛杀。

    陈超身为福建团练使,实则确有责任管制泉州的兵务,但陈超故意不杀李连,放他逃入漳州深山的溪洞。

    陈超料到李连不会就此罢休,一定回来复仇,也不久留泉州,而是撤回福州。

    果然,李连联合洞族,聚众返回泉州,再次占据了泉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