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抢洛神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常山赵子龙!

第六十七章 常山赵子龙!

    这日,张权带着甄宓前往宛城北边的独山游览。

    宛城里有庞统处理公务,用不着自己操心,征兵的事又有李肃和甘宁,一时之间也不用自己过多挂心。

    曹操遵守诺言全面退出南阳郡,原先在他手里控制的几个县也都撤兵了。

    张权趁此机会立刻派兵马控制,不给宗贼和刘表插手的机会。

    也立刻开始募兵,张权就是要趁着刘表反应过来之前,壮大自己的力量!

    并且曹操虽然退走了,但难保他不会再来。

    时间紧迫,机会稍纵即逝!

    不过都在正常轨道里,张权并不用太过担心。

    所以这才偷得浮生半日闲,携美郊游。

    独山并不高,才几百米而已,赫赫有名的独山玉就出自这座不起眼的小山。

    不过一个时就已经爬到山顶,二人在山顶的凉亭休息。

    张权看着远处繁花朵朵,树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景象,不禁感慨说道:“大好河山,美不胜收啊。”

    甄宓巧笑道:“只有景美吗?”

    张权一笑,故意说道:“还有什么比山河更美吗?”

    甄宓白了他一眼说道:“既然你已经和曹操缔结了盟约,那想必我就没有用喽,你准备什么时候放我回家。”

    张权调笑着说道:“放你回家是不可能的,留这你才能让曹操安心嘛。”

    甄宓说道:“你们男人果然没有一个是好的,都只不过是想利用罢了。”

    张权上前一步,要握着她的手,被她甩开说道:“欣赏你的山河去吧。”

    张权笑笑说道:“宓儿,这山河再美,也没有你美呀……”

    说着就握住了甄宓的芊芊玉手,“等贾访接了你父亲,我就请人向你父亲提亲可好?”

    甄宓秀眉一蹙,担忧着说道:“就怕我父亲不愿意这门亲事。”

    “那这么说就是你愿意喽?”张权惊喜的说道。

    甄宓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小女子的名声都被你败坏了,不嫁给你还能嫁给谁,罢了,也只能如此了……”

    对她的戏言,张权毫不在意,高兴的说道:“只要你愿意就好……娘子……”

    甄宓脸色一红,赶紧说道:“不许这么叫,我们都还没有成亲呢……”

    “先适应适应嘛,免得到时候一时之间开不了口……”

    “那……那有人的时候,不许这么叫……”甄宓说道。

    张权上前一步,在那光洁的额头上留下一吻,说道:“你也学习学习,叫声夫君听听……”

    甄宓娇羞的说道:“哎呀,羞死了……”

    “叫一声,听听嘛……”张权继续蛊惑道。

    甄宓红着脸,尝试了几次,才发出声音道:“夫……夫君……”

    说完就娇羞不已,不由自主的便搂住张权的腰。

    四目相对,张权心中激荡,脸凑近佳人的面庞,用鼻子隔着面巾摩擦了两下,便伸手撩起一点面巾,轻轻的吻了上去。

    双唇相对,二人都沉浸在美妙的爱恋之中,个中情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贼子!休得放肆!”

    突然一声大喝从身边响起。

    吓得二人赶紧分开,张权瞬间就将甄宓挡在身后。

    只见来人有十余位,各个手持利刃,为首的一人身长七尺,有二十余岁,面貌白净,十分英俊,手持一杆钢枪。

    张权抽出腰间的佩剑,说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放肆!”

    说着看看周围,自己和甄宓出来郊游的时候本来带了几十名随从,可现在敌人都已经站在自己面前了,

    也不见自己的随从来到,料想都已经遭受了不测,知道这些人不是等闲之辈,不由得心中暗暗思量退路。

    那名青年说道:“不用看了,你的护卫都被我放倒了,你就是张绣的儿子张权吗?”

    张权一听,知道这些人并不简单。

    自己的几十名护卫都是受过自己的训练,这些人能够不动声响的把他们放倒,可见也是训练有素,实乃精锐之士。

    再看看这些人的站位,将自己和甄宓牢牢的围住,以防自己逃脱,隐隐约约有行武之气。

    张权道:“正是在下,不知有何指教。”

    那名青年咬牙厉声呵斥,说道:“好一个无耻小贼!竟敢劫掠他人妻女!快将她放开,某可以饶你不死!”

    张权这才明白这些人乃是冲着自己劫掠甄宓之事而来的,说道:“你们是奉何人之命?我与这位姑娘两情相悦,何来劫掠一说,我劝你休要胡说,坏人清誉。”

    甄宓往侧边走了半步,张嘴刚要说话,张权急忙拦住说道:“稍安勿躁。”

    甄宓点点头,低声说道:“我不认识这些人,想必不是父亲派来的……”

    不是甄宓的父亲甄逸派来的,那就只有可能是袁绍派来的了!

    那位卓尔不凡的青年说道:“姑娘你不要怕,我受人之托带你回去,姑娘只管跟我等离开便是。”

    张权面色一寒,说道:“这姑娘是我的未婚妻,尔等休得放肆!”

    那位青年面色也是一寒,恼怒的说道:“掳人妻女还敢如此大言不惭!我便替你父亲教训一二!”

    说着手中的长枪挥舞,挽了一个枪花,看见张权也已经做好准备,口中说道:“看好了!”这才一枪刺出。

    虽然二人此刻乃是敌人,但张权也佩服此人的光明磊落,并没有趁人多仗势欺人,出枪之时也有提醒,并非无耻偷袭之辈。

    只在电光火石之间,长枪就已经刺向张权的面门,张权看准了时机,挥动手中的长剑格挡,

    “铛”的一声响,张权连退几步,被甄宓辅扶住,这才稳住心神,可是握剑的右手颤抖不已,已经难以握住佩剑了。

    张权悄无声息的将佩剑交在左手之中,整个右臂酸麻不已,已经抬不起来了。

    但仍然兀自强硬道:“好功夫!”

    那位持枪青年也赞许道:“你能够挡下我这一枪,也殊为难得。”

    甄宓上前一步,挡在张权面前,正色说道:“请诸位回去告诉袁家,并非权公子将我掳掠而来,乃是我们二人心意相通,这才聚首宛城,诸位请回吧!”

    张权满含柔情的看着甄宓,她这么说就是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

    那位青年疑惑的看了看张权和甄宓二人,踌躇了一下说道:“你可知道若是让袁家知道你这么说,定然会迁怒甄家的。”

    甄宓又何尝不知道,只是现在为了身旁的爱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也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张权才真正的知道,甄宓已经和自己分不开了。

    甄宓说道:“全都是我一人的罪责,还请袁家不要苛责他人……”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谁都知道袁家不追究此事是不可能的。

    四世三公,河北霸主的名号,岂容侮辱?

    张权伸手将甄宓拉在自己的身后,盯着眼前这位持枪的年轻人,说道:“他们不是袁家的人……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甄宓虽然不知道为何,但也没有多说。

    那位青年点点头,对甄宓说道:“我乃常山赵云赵子龙……受令堂所托前来……”

    赵子龙!

    这位就是赵子龙!

    三国时代自己最喜欢的一位武将!

    在后世被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

    就在自己眼前!

    不觉之间张权连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如此人才不收入麾下,更待何时!

    历史上的赵云在刘备的集团里面,其实是个不太起眼的角色,所扮演的角色大多都是刘备的护卫而已。

    可是在刘备的护卫之中,分量也不如统领白毦兵的陈到,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小透明,但也绝非刘备的重臣。

    天予不取,要遭天谴的!

    “你是赵云兄长?甄宓见过兄长……”甄宓略带欣喜的说道。

    张权此时心中才稍微平衡了一些,要知道赵云和自己的父亲可是师出同门,论起辈分来自己还要叫他一声师叔。

    这才真是人在家中坐,师叔天上来呀。

    平白无故就差了一辈儿,我招谁惹谁了……

    可是现在甄宓和赵云以兄妹相称,那么自己和他也就是平辈了,

    所以张权就决定了,必须按着甄宓的辈分来!

    毕竟谁也不喜欢多出一位师叔在头上压着。

    “你……最近可好……”赵云看着张权对甄宓说道。这些人就是在文字甄宓有没有受到张权的胁迫。

    甄宓何尝不知道,于是赶紧说道:“公子待我极好,兄长不必心忧……”

    又对张权解释说道:“我母亲常山郡真定人,与兄长的母亲从小相熟……,后来母亲嫁给父亲,才来到无极县,母亲让我对兄长的母亲以姨母相称……

    张权这才明白,感情是闺蜜呀。

    那甄宓的母亲找到赵云这位功夫高手请求帮助,也在情理之中了。

    赵云这才放下心中的忧虑,点点头说道:“你母亲让我前来寻找你,你跟我回去吧,免得你母亲担忧……”

    甄宓看了看张权,说道:“有劳兄长了……只是事已至此,我又与公子两情相悦,更何况公子也已经派人前去接应父亲举家前来,我就留在宛城等候父亲来到吧,有劳兄长那么远前来寻找……”

    既然如此,赵云也不多做强求,点点头算是将此时默认下来。

    又转向张权说道:“你父亲可好?”

    我怎么又有种被人看为小辈儿的感觉了?

    “家父一切安好……有劳赵将军记挂了。”

    张权彬彬有礼的说道,反正不会叫师叔的。

    赵云耳聪目明,听见一些异动,别向远处望去,只见从宛城方向急速奔来一支骑兵,乌泱泱的一片,目测就有两三百骑。

    赵云不由得眉头一皱,盯着张权说道:“怎么,你还想把我留下不成!”

    这等欺师灭祖、侮辱长辈的事,张权怎么会……不乐意做呢!

    张权心中念念的就是要把赵云留下,收为己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够不把握住呢。

    要知道这次放走了赵云,按照历史的进程,他很有可能去投奔刘备。

    在历史上赵云本是前去投奔公孙瓒,可是因为兄长的离世,便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此时极力的挽留赵云,握着赵云的手不忍分别。

    有趣就有趣在赵云的回答,赵云向刘备道别时说道:“终究不能做出有违德操的事情……”

    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事情是有违德操的?

    处理兄长的丧事为其守孝吗?

    那显然不是的,刘备也不可能不让人家办理兄长丧事吧。所以不会如此来劝赵云。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刘备要招收赵云做自己的部下。

    要知道当时刘备和赵云都是属于公孙瓒的部下,只有刘备去招募赵云,才是违德操的,赵云就是看到了这点,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在历史上赵云是在建安五年追随刘备的,从时间上来看,赵云足足离开公孙瓒七年之后才投到刘备的麾下。

    那么问题来了,为兄长守孝不可能守孝七年的,赵云居然没有再次回到公孙瓒身边,那定然在心目中不认同公孙瓒为主公啊。

    那么在他的心目中,认同刘备为主公吗,显然也不完全是,要知道“终究不能做出有违德操的事”这句话说的可能是他自己!

    但也有可能是刘备啊!

    刘备招募赵云,赵云不能做出有违德操的事,那岂不是说刘备正在做的事是有违德操吗?

    这可是一句打脸的话!

    赵云要是真的认刘备为主公,何需等七年之久?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两百年,赵云来到许都,刘备待之优厚,同样是抵足而眠、同案而食那一套,

    赵云是位儒将,在历史上脸皮是没有那么厚的,兴许是被刘备的厚待感动,也许是被刘备的仁义折服,这才认刘备为主公。

    所以现在的赵云,还未投效任何主公!

    若是真等他见了刘备那就晚了!

    以赵云的个性,是不会做出背主之事的。

    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但是面子上总归还要过的去的,于是张权说道:“一定是我麾下的兵马察觉有了异常,这才前来相救,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