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抢洛神开始 » 第二十九章 自取其辱

第二十九章 自取其辱

    别部司马是汉代官职,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别部司马和清朝的外委把总比较类似,都是低级军官,都是没有正式编制,都是为了安抚有功人员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史料记载《后汉书百官志》中的描述,别部司马是“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

    也就是说别部司马,具体能够领多少兵马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可能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无论你是士族豪强,还是巨富豪商,亦或是游侠头子,只要手底下有一批人马,就会被诸侯拉拢,任命为别部司马,所以各个诸侯手下几乎都有别部司马的存在。

    而这个官职也成为了诸侯笼络各个县势力的工具。

    黄射当然不敢说诸侯没这个权利,这可是要得罪很多人的,打击面太广了!

    又不能承认自己不通兵事,刚才还说自己是一郡都尉呢!

    所以一时间黄色面红耳赤,竟然无言以对。

    刘表轻轻捻着胡须,静静的看着,根本没有管的意思。

    虽然与黄祖关系亲厚,可不代表就要维护黄射,巴不得他得罪更多的人,成为孤家寡人才好呢!

    到时候只能当自己的一条狗,替自己防守江东,为自己效力了!

    张权却不打算放过他,踏出一步,继续逼问道:“阁下说自己是江下诸位,那么我就要问问了,阁下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可是因为战功?是何人任命的?可有天子任命诏书?”

    此话一出,众人都齐刷刷的看着黄射,不少人都面露鄙夷之色。

    都尉乃是武官名,秦与汉初,每郡设有都尉,秩比两千石,职责是辅助太守主管军事,到了汉景帝时改名为都尉。

    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协助太守。

    所以一郡都尉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如果说太守注重民政的话,都尉则主管军政。

    这么重要的官职,一个太守是没有权利任命的,只有皇帝才有资格。

    张权这么问,就是告诉大家黄射的官职名不正言不顺!

    黄射气急败坏的说道:“如今天子被囚禁在曹贼那里,哪来的天子诏书?!你别血口喷人!”

    张权才不会上当去追究别人是否名正言顺,那太招人恨了,自己又不是卫道士,当即说道:“那你有何能耐担任一郡都尉,江夏屡次被孙策袭扰,损失兵马人口,

    你这个都尉既不能守土郡界,也不能保境安民,上对不起上官托付!中对不起武将职责!下对不起供养你的黎民百姓!

    你又何面目立于众人之前?!有何面目自居官职?!有何面目对待民众?!有何面目立与天地之间?!

    锦绣其外败絮其中!黄口白牙不知所谓!竖子无能一无用处!你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我……我……”此时黄射面红耳赤,气结于心,竟然说不出话来。

    张权的话也太杀人诛心了!

    “你……你干什么?!你想干什么……”黄射面露惧怕之色,刚往后退了一步,想起此时在众人面前,又生生的止住,可语气里面的惧怕却难以掩饰。

    张权手按在剑柄上,一步步向他逼近,面露凶狠之色,“辱我父之仇,弗与共天下也!不共戴天!百姓之仇,黎民之怨,白骨之恨,今日我就替天下百姓,替苍天向你追讨!”

    “仓啷”一声,张权瞬间拔剑出鞘,一剑照着黄射的头颅劈砍而来!

    “啊!……”

    “啊啊!”……

    “不可!……”

    ……

    众人瞬间惊呼!

    谁都没有料到张权会突然拔剑拼命!

    刘表瞬间惊慌失措……

    郑玄也眼睛猛地一睁。

    护卫根本都没有注意到……

    黄射也有些拳脚,可此时脸色突然一白,直觉死神临到,一时间根本来不及反应!

    “跪下!”一声暴喝在黄射耳边爆开,腿弯突然猛地一记重击,整个人支撑不住身体,“噗通!”一声,双膝重重的砸在地上。

    紧接着脖子刺痛传来,一柄冰冷的长剑抵住的脖子。

    “向死去的百姓磕头赔罪!”张权厉喝道。

    “不可杀人!快快住手!”刘表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噌”的一声站起来,赶紧喊道。

    “磕头赔罪!”

    张权绝不给别人拦阻的时间,也不给黄射反击的机会,抬起脚奋力一击,直踹在黄射的后背上。

    “噗通!”一声巨响,黄射向前扑倒在地,羞怒交加,遭遇重击之下,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可竟然眼睛一翻,昏死了过去。

    “住手!”,此时一个身穿甲胄的将军已经来到跟前,目光盯着张权,防止他再次行凶。

    张权把黄射羞辱一翻,气也消了,再说又怎么会真的杀人,与黄祖结下死仇呢。

    当即退后两步,转过身去,以示无害。

    那位将军试探了黄射的脉搏,脸上这才放松,对赶来的侍者说道:“黄公子气血攻心昏过去了,没有什么大碍,送下去休息吧。”

    这一句话,瞬间就让紧张的众人松了一口气。

    没死就好!

    刘表摸摸额头,似乎是拂去头上的冷汗。

    郑玄也出了一口气,露出一抹笑容。

    此时荆州士子看一下张权的目光都不一样,本能的往后侧侧身子,似乎是想要躲开一般。

    原本以为是个谦谦君子。

    没想到脾气竟然暴躁得如此恐怖!

    这是要杀人的节奏啊!

    谁还敢跟你快乐玩耍呀!

    真要命!

    ……

    张权率先开口说道:“今日我为报辱父之仇,为报百姓之仇,是非曲直,自有公道!”

    打了人,还要占着礼!

    咱是斯文流氓!

    谁不服?

    谁想要报仇?

    谁有理由报仇?

    你要是报仇就是颠倒黑黑白,有辱孝道,是非不分!

    人家替父亲报仇有什么错?

    这是至孝之道啊!

    而且家人是为百姓,有什么错?

    难道你还要与百姓为敌?

    人心还要不要了?

    同时也表明了态度,有不服气的尽管放马过来,老子接着!

    嚣张的态度表完了,又恢复谦谦君子的模样,向刘表和郑玄深施一礼说道:“小子无状,请先生和大人恕罪。”

    郑玄点点头说道:“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郑玄说的是引自《礼记》:檀弓上。

    说的意思是子夏向孔子请教说:“对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

    孔子说:“就算是睡在草席之上,头枕着盾牌,没有任何职务,也当以时刻想着报仇,绝不和仇人共处一世!(这就是不共戴天的意思!)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门相遇,不回去搬援兵,就要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

    瞧瞧!

    孔圣人都教我们要报父母之仇!

    孔圣人都这么说了,郑玄这位大儒引用出来,就等于是给这件事定了性:该!

    就差叫好了!

    谁还敢反驳?谁还来有意见?

    郑玄所说的意思众人都能够听懂,除了张权。

    当然了,张权也装作一副听懂的模样……

    庞统在后面看的牙齿直酸……

    这装的……太tm像了!

    聚贤楼内一片安静,郑玄见众人默默不言,再也没有人起身说话,就对刘表说道:“刘荆州以为此二子如何?”

    这一句话出来,就等于定了基调,第二轮的诸子百家之试,要从他们二人中间产生了。

    众人也都从心里认同,毕竟其他人所说的不是格局太小,就是有失偏薄。

    刘表踌躇着说道:“庞士元心怀黎民,胸怀天下,当真大才;权公子仁义三论令人醍醐灌顶,难得的是能够胸怀天下,教化万民,实乃不世之功业。

    景升实在难以评出高下之分,还请康成兄定夺。”

    刘表又把皮球踢给了郑玄。

    郑玄拈须含笑道:“荆州之地果然人杰地灵,景生教化之功实在高明。”

    刘表连忙谦逊道:“不敢,在下不敢居功……”

    郑玄点点头说道:“景生兄难以分辨高下,老朽冥思苦想,也实在难以评分,不如并列的第一可好?望你二人牢记今日之言。”

    张权、庞统齐齐向郑玄行礼道:“晚辈多谢先生!”

    郑玄笑着对张权说道:“虽然取巧,你也算是两次拔得头筹,可有话说?”

    此时张权若是听不出来正郑玄话中的含义,那就真是傻子了!

    于是在众人羡慕等目光之中,面向郑玄跪倒在地,急忙说道:“晚辈恳请拜在先生门下,学习文章大道,请先生收纳。”

    郑玄手拈胡须,笑得极为畅快,说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安定天下,教化万民之志,实属难得,表字之中我就取一个安字,望江山社稷因你而安,天下百姓因你而安,表字子安。”

    张权此时心中大喜,得了郑玄的认可,得蒙这位大儒给自己取了表字,从此之后自己就叫张子安了。

    更是能够拜在郑玄的门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如今能够让自己得着,怎不令人欣喜异常。

    张权从未拜师,也不知道这拜师之礼究竟如何,正在欣喜之中,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只听郑玄又说道:“老朽年迈,身体精神都大不如前,以后是不能再收徒了。”

    众人听了心里面又是一惊,这岂不是说张权乃是郑玄所收的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