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这老师超自信 » 第四十九章 开学了

第四十九章 开学了

    这个暑假的最后一天,银杏树结满了果实。

    蝉鸣声已经消失,但日光依旧炎热。喷泉终于再次开始喷涌,这一次将会不间断的持续到明年1月。

    在这开学前的最后一天,莫知终于将推荐信交到了校长的手上。

    校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合同文件,让莫知一一签上自己的大名。

    “莫老师!从明天开始,你就是青川附高高一特型教育示范班的班主任了!”

    月薪8000,一年14薪,各种奖金、补贴全部算上,年收入约15万元。

    这是上一份教师工作的三倍,但莫知并没有欣喜所狂。

    真正让他脸上止不住笑意的,是他终于成为了示范班宝藏般学生们的领路人。

    也可以算是数百年,全人类领路人的领路人。

    这才让他心潮澎湃。

    校长又取出了一套笔挺的男士西装,蓝黑色,款式普通。胸口绣着青川附高的校徽。

    “衣服是要你自己去订的,但明天就开学来不及了,就先借你一套,只是借给你啊。回头要还的,这是老校长的衣服。”

    莫知听了,连忙上前,双手接过这一身西装。

    在青川附高,老师上课时必须要穿正装,西装、中山装、旗袍、民族服饰均可。

    这样的衣服,一般都要到专门的店铺去定制。

    那是一家百年老店,从清朝时期就开始为青川大学及附属学校提供各种定制服装。

    当莫知来到这家老店的时候,银发的老裁缝很高兴的接待了他。

    一边为他丈量着身材,一边笑着道:“又一位先生加入了青川系。”

    这位老裁缝的恭维莫知可受不起,赔笑道:“先生这个称呼,可担不起。”

    老裁缝问:“先生,你这身衣服是钱桐铭老校长的吧。”

    这话让莫知愕然,虽然早听过那些做了一世的老裁缝知道每一个顾客的尺寸,但这还是头回见到。

    然而莫知还是问:“您怎么知道的?”

    “给他做了五十四年衣服啦。从以前的老布衫,到现在的西服。他呀,每次都会在衣服上绣一句诗。”

    老裁缝翻开了莫知身上西服的袖子,袖口内竟然用白线绣了一句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莫知喃喃出声。

    他忽然觉得,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不仅仅是布料,还是一种责任,一种信念。

    这信念高尚不已。

    老裁缝又问:“先生你呢?要不要绣点什么?”

    “三尺讲台……算了。”莫知脱口而出,却又将话吞了回去。

    丢掉的那根黄色木尺,打电话去问了好几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现在他觉得,他有些对不起这句话。

    所以最后他只能说:“什么都不用绣。”

    老裁缝笑容和蔼:“两袖清风,好呀。”

    暑假的最后一天,就这么过去。

    2020年,9月1日,阴。

    东海市的海边,一所学校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日。

    天还没亮,老师们就爬了起来。带着学生会的学生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昨夜素面朝天的路灯、银杏树,天还没亮就挂上了喜庆的气球。

    每个班级的门窗紧闭,第一个打开的学生要先揭下象征着学业的封条。

    莫知亲手把红色的小封条贴在示范班的门把手上,校长给他分的封条是——“碧水澄清洗脱俗凡学业精进,峰山秀丽高插云霄文明大开”

    贴好之后,莫知得意的看着。

    “莫老师,快来帮忙弄这个!”

    一群保安、老师,抱着一大堆拦网,让莫知帮忙把这些拦网装到教学楼楼顶去。

    莫知问:“咱们学校也要装天台拦网?”

    保安们听了,大笑不止:“这不是拦网。”

    “那是什么?”

    “是反陈不离装置!”

    这个名字让莫知也跟着一同笑了起来。

    这时天才蒙蒙亮,陈不离还在梦乡之中熟睡,但严谨已经爬起来读书。

    装好了反陈不离装置,东方已经白了一片。校长打电话来询问莫知怎么还没赶到校门口。

    莫知这才穿好西装,一路小跑。

    跑过教学楼,无数条垂下的竖横写着各种关于学习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跑过综合楼,综合楼垂下的竖幅总是关乎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跑过银杏树小道,银杏树上挂着彩球,挂着气球。

    跑过喷泉,喷泉喷着流水,流水前写着对所有学生的教导——饮川思源。

    停在校门前,校门上挂着最大的横幅——

    “迎新迎旧迎接莘莘学子,成长成才成就青川附高!”

    校长带着一群老师、教职人员们围在校门口。

    个个西服笔挺,面带喜色。

    有的老师拿着鼓,拿着锣,校长拿着三角铁。

    看到莫知来了之后,才开口说道:“哎呀,莫老师撒,大家都在等你。”

    莫知连连道歉,众人也并未真的生气,于是很快就将此事揭过。

    校长轻轻敲一下三角铁,“叮”一声响,他说:“我敲一下,锣响三声,鼓敲五下。

    注意节奏,叮咚咚咚哐咚哐咚哐。

    这叫做学堂一入,苦读三年,学富五车。”

    听了这话,众老师大笑。

    有人说道:“去年还是‘一入此门,三生有幸,不为五斗米折腰’。”

    也有人说道:“我还以为是一本好书、三年模拟、五年高考呢。”

    随后老师们便排练了起来,被叫到这里的老师有30人,分成三批,十分钟一次轮换。

    不执掌乐器时就只要站在一旁就行了。

    于是有人提议到:“咱们要不要拍拍手、跺跺脚,喊一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提议的是个男老师,他很快被女老师们按在树上,一通粉拳乱打。

    天越来越亮了,太阳也缓缓从海边爬起。

    清晨的海风有些冷,也有些咸腥。

    已经有些学生赶早来到了校门口,但此时校门还没有打开。

    这些学生有的坐着车来,此时便在车中等候。也有的骑着自行车,此时正看着里面的教师们。

    “老师,我看到你了。(・´ω`・)”扶着自行车站在门口的学生给莫知发来一条消息。

    莫知呵呵笑着,正打算回复,却被校长命令站好。

    老师们站成两排,个个要挺胸抬头,为人师表。

    六点半一到,校门被缓缓打开。

    “叮!”

    宣告一个学期的开始,是校长一声轻响。

    “咚!咚!咚!哐!咚!哐!咚!哐!”

    锣鼓也跟随着响起。

    此时有的学生还在熟睡,有的老师也还沉浸在梦乡。

    有的人过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暑假,也有的人一直在炎热中奔波繁忙。

    有的人平淡的跨过这扇门。

    也有的人,将因这一步改变一生。

    几十几百年之后,某些学者认为,应当把这一天,这一个时间铭记。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而在这一天这个时间,它并没有那么伟大的意义。

    仅仅只是“开学了”而已。

    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