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跨界巨星 » 第16章 泠西出版社

第16章 泠西出版社

    王平稍微想了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故意说道:“三四百分吧,我理科成绩很差。”

    其实按王平的实力,再加上脑海里的资料库,又可以开卷考试,稍微努力复习一个月,多了不敢说,考个500分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既然都能开后门了,那王平还干嘛还要去努力复习,这一个月留着继续抄《明朝那些事儿》不香吗?

    高考前的复习的日子有多苦,懂的都懂。

    面试的五位老师一听王平这话,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谓人无完人,上天为人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会关上另一扇门。

    王平学习不好这个缺点,反而让王平变得更加正常了。

    如果王平同时还是个学霸,那就有些可怕,或者说令人无法理解了。

    最后,坐在正中间的这位老师总结道:“王平,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你可以回去等消息了,面试的结果我们会邮寄到你学校的。”

    王平闻言一边告辞离开,一边在心中嘀咕道:“总算是结束了,老子TM的都饿死了,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给我保送名额。”

    ……

    等到王平走了,五位老师也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去吃饭了。

    实在没想到,这一加班,就加出了一个大惊喜来。

    虽然这耽搁的时间有点就,但绝对值得!

    此时五位老师的心情都十分愉悦,一位老师率先开口道:“你们说说,这小子值不值一个保送名额。”

    另一位老师回道:“这还用说吗?不过我们说值也没用啊,保送的事还得于主任说了才算。”

    这时,坐在正中间的那位老师开口了:“这事我去和老于说,反正这个王平我招定了。这主动送上门的天才,要是从我们手中溜走,那我以后再也不干招生的活了。”

    其他四位老师纷纷对这位老师竖起大拇指:“还是老黄有担当,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其中一位老师还特意提醒道:“于主任脾气臭,要是说不通,你也别和他硬刚。实在不行可以让于主任来复试的现场,看看王平的表演。”

    老黄点头道:“我省得,保送名额毕竟不是小事,我不会乱来的。”

    “不,我的意思你和老于吵架事小,耽误了保送名额才是大事。要是王平最后因为文化课成绩太差,没能考进来,我怕以后我们传媒大学会沦为笑柄……”

    “老赵,我发现你变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呐。”

    这是,另一位老师插嘴道:“我看老赵是动心了,想收那小子做弟子吧。”

    赵老师也不掩饰自己的心思,淡淡的道:“这王平创作水平就不用说了,唱功也还算过得去,但就是这吉他水平,有点惨不忍睹呐……”

    黄老师鄙视道:“那王平就算要学吉他,也未必要找你吧?你弹吉他虽然有点水平,但你是不是忘了,这里有个人不但吉他水平不比你差,而且还会弹钢琴也是高手。”

    赵老师顿时感觉到危机,有些慌乱的说道:“你不会想和我抢徒弟吧?”

    “什么叫抢,怎么说的这么难听呢?王平要是考进学校,自然就是我的学生了啊。”

    “黄天明!你非要和我做对是吧?”

    这时,一旁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劝道:“你们俩都多大年纪了,为了一个学生,至于么?而且人还没考进学校呢。”

    ……

    几位面试老师的对话,王平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时的他,正在和童菲吃饭呢,而且是王平请客。

    此前王平在面试的时候,虽然不是有意的吧,但也算是又硬刚了童菲一波,就差没有指名道姓了。

    所以被童菲宰一顿,就能把这事翻篇,王平也是心甘情愿的。

    而且请童菲这样的美女吃饭,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两人吃饭的时候,童菲恨恨的道:“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以后再也不准备提起这事,不然我就彻底翻脸。”

    “啊?是什么事?”王平一边吃饭一边一脸无辜的说道。

    “王平!你确定?”童菲咬牙切实的威胁道。

    “我真的彻底忘了啊,难道这还不好吗?要不你提醒我一下,让我再记起来?”

    童菲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王平给挤兑了……

    童菲知道自己说不过王平,于是只能化悲愤为食欲,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郁闷的道:“你怎么老是欺负我?”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会让人误会的。而且这个锅我可不背,我和你清清白白的,清白到我连你手都还没牵过呢……”

    “你就不能好好说话?”

    “我现在就一本正经啊!”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都被你发现了?”

    “你就是个流氓!”

    “谢谢夸奖!”

    ……

    等到两人吃完了饭,童菲这才给王平介绍起了出版社的相关事情。

    这泠西出版社虽然名声不是特别响亮,但可是真正的老字号。

    泠西出版社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然了,那时叫做泠西印社。

    不过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泠西印社才被出版局批准为出版单位,所以后来就改名泠西出版社。

    这泠西出版社,由于不怎么出版小说,更专注于书画市场,所以在社会上不怎么知名,但在业内却是如雷贯耳。

    最近这些年,泠西出版社由于在美术类图书市场已经基本做到极致了,可以说处在瓶颈期吧,所以也渐渐开始涉足小说市场。

    不过泠西出版社的身份在哪里,所以出版的小说都是比较有学术价值的,显得有些高冷,整体销量并不是很好。

    所以泠西出版社现在很需要那种又有一定学术价值,又能大卖的书来打开局面。

    换句话说,泠西出版社碰上《明朝那些事儿》,那就是瞌睡碰到枕头了。

    只要冷西出版社的编辑认可《明朝那些事儿》的价值,那应该一切条件都好谈。

    至于王平担心的销售渠道问题,泠西出版社身为百年老字号,根本就不是问题。

    王平听完童菲的介绍后,心里一下就有底了,要说这个世界谁对《明朝那些事儿》最有信心,那肯定就是王平了。

    泠西出版社需要大卖小说来打开局面,等到他们发现《明朝那些事儿》的销售潜力后,绝对会动用各种资源来促进销量。

    百年老字号一旦开始发力,到时候,说不定各地新华书店,刚进门最显眼的位置,都能摆上《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