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逍遥游:大魔国草创录 » 第五十三章 猛将出世

第五十三章 猛将出世

    隋炀帝杨广用昌平王邱瑞之言,颁布诏书,张榜招贤,号召天下豪绅自组民团,替朝廷讨伐瓦岗寨。

    消息传到了河南虎牢关外的龙虎庄。

    龙虎庄内,长兄裴元龙正在给老三裴元庆授课:“修玄之人须先避世养心,而后才能寻法问道……”

    裴元庆是半个字都不爱听,别着个脑袋,最后实在是忍不住打断裴元龙。

    “哥,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若人人都跟你一样避世,就没有这许多纷争了,如今纷争既在,好男儿立身处世,就要靠拳头说话!”

    裴元龙心中暗暗叫苦,爹没办法管好元庆,把教导的职责扔给了自己,都说长兄如父,但自己哪里又有什么办法?

    “喜事喜事!”父亲裴仁基边说边走进书房,“朝廷张榜招贤,要在民间选拔讨寇大元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元庆,你收拾一下,随为父进京。”

    裴元虎:“爹,不是吧?三儿最爱闯祸,你还带他?”

    老头瞥了老二一眼:“不带他,难道带你?就你那两下子,夺得到元帅么?”

    元龙心有疑惑,父亲时常教导自己要和光同尘,潜心修道,如今却要三弟前去争夺功名,实在不像是父亲平时会说的话。

    原来裴仁基中年修道,晚年才有所成,没有机会得到朝廷重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烽烟四起,朝廷重武轻文,正是男儿用武之时。裴仁基这么做,也是想要光耀门庭。

    裴仁基此次进京,除了想让裴元庆争夺讨伐瓦岗的主帅,也想把自己的漂亮女儿翠云献与天子,若能得到天子赏识,那裴家可算出人头地了。

    元龙身体不好,便与元虎一起守庄,裴仁基等三人则收拾行囊,前往大兴京。

    裴元龙心道:清修了半辈子的爹也耐不住寂寞,这个纷争四起的世道,当真是人人都要癫狂了么?想到此处,羸弱的身子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龙公子,你又咳嗽了……”书房外走进一名女子。

    “不妨事的……咳、咳。云姑娘,对不住,我这样子,吵到你了吧?”

    端木云:“那倒没有,方才我在翠云小姐房里说话,出来时正好听见公子咳嗽。”

    端木云本是浮云岛祭师,也算修玄之人,踏上中原不久,就来到龙虎庄这个鼎盛的修玄胜地。她没法理解,裴庄主不守着这么大一份基业,却要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奔生计。

    一个月之后,大兴城内比武选帅开始了,各将领一路比拼,终于到了殿试环节,隋炀帝杨广亲自出席,挑选大隋勇士。

    杨广看着大殿诸将,甚是欣慰:“天下竟有如此多勇士专门赶来为朕效力,瓦岗反贼何足为惧!”

    众人齐道:“陛下圣德鸿福,大隋万世永固。”众人的说辞当然是礼仪官提前安排好的。

    杨广:“各位贤能明知瓦岗贼凶悍,如今还敢主动请战,说明诸位都是有真本事的。但千军万马,只能有一名主帅,今日就当殿比试,胜者封为讨寇元帅,统帅三万雄狮,征讨瓦岗!”

    “俺丁凯‘白虎丧门棍’打遍山东无敌手,今日要在陛下面前讨个头彩!”

    另一人也是毫不客气:“大言不惭!凉州‘天外豹’郭宁,久闻丁员外大名,正要讨教!”

    眼看两人就要动手,裴仁基出列启奏:“草民河南龙虎庄裴仁基,有一言进陈陛下。我等布衣今日为报效国家而来,若是大打出手,难免伤了和气。若令忠心化为私愤,也是陛下不愿看到的吧?”

    “裴贤士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依草民之见,武斗不如文斗。听说当朝第一猛将宇文将军曾力举千斤巨鼎,因而被封‘天保大将’,今日请陛下以金殿上的千斤铜鼎为试,既分高下,又不伤和气。”

    在场有挺多不服气的,比武讲究勇迅兼济,仅凭膂力取胜,有失公正,他们纷纷质疑裴仁基让皇帝改变挑战规则,是别有用心。

    裴元庆看一群人指责爹,便跳将出来说:“呵呵,比武却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爹怕我出手太重,生怕打死了你们这些虎啊豹的,惊了圣驾。这么不知好歹,莫不是专程找死?”

    这一下裴元庆可把众人惹恼了,小小毛孩,竟然如此大的口气!碍于大殿之上,不好发作。

    皇帝考虑到一力降十会,能举鼎之人,想来武艺必定也不差,便决定以举鼎为比试内容,邱瑞做考官。

    众将在邱瑞的带领下,赶往校军场,裴仁基却带着女儿翠兰留了下来。

    张大宾:“我说,你们两个怎么还在这里?”

    杨广:“是啊,裴贤士,你出的主意,如今自己却为何不去?”

    裴仁基启奏:“老臣年迈体衰,有心报国,无力杀贼。此次进京,其实是为了推荐犬子。”

    杨广:“令郎何在?”

    “回陛下,方才随众人举鼎去了,待举完鼎回来,向陛下引荐。”

    张大宾出言讥讽,这老儿忒不知深浅,这铜鼎是随随便便都能举的?

    “老臣敢夸口,若有一人能举起大鼎,便是犬子。”

    这下不仅张大宾,连杨广和宇文成都都觉得这老头实在是有些托大了。毕竟隋建国以来,能举起千斤巨鼎的,只有宇文成都一人而已。

    杨广把目光移向了一旁低头不语的姑娘,便出言询问裴仁基。

    “这是小女翠云。乡下丫头,久慕天颜,今天非要随草民一同上殿,如今又不敢抬头见驾,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一看翠云这小身段,眼睛都直了。待得见了翠云的脸,娇嫩欲滴,宛若玉成,更是心花怒放。

    杨广后宫的皇后妃嫔,均出自官宦人家,只有具备一定朝野威望的人,才有资格向皇帝推荐自家女儿。而官员也只会从这些人中为皇帝选妃,以家世、德行为重,至于相貌,那可就说不准了。

    如今再看翠云,岂不比后宫的强百倍?

    张大宾见势不妙,皇帝看上了裴家女,自己女儿要失宠。他对着裴翠云喝道:“大胆女子,仰面视君也就罢了,竟然还盯着不放,你想干什么!难道想刺杀王驾?来人,给我绑了!”

    大殿外进来一人,银盔银甲,正是银锤小将裴元庆:“是你这狗官叫人绑我姐?看锤!”

    吓得张大宾赶忙躲闪,向皇帝喊救命。

    裴仁基喝止了元庆,元庆立住了脚步,但嘴上仍是不饶:“狗官你听着!今日我权且饶你不死,若再敢欺负我姐姐,三公子我一锤拍扁你的狗头!”

    皇帝还未发话,金殿之上,天保大将出言训斥:“金殿之上,天子驾前,你们太放肆了!”

    裴元庆哪里肯服宇文成都:“没你什么事,少在这里掺和。”

    昌平王邱瑞落在了裴元庆后头,此时才赶回复旨:“裴元庆力举千斤铜鼎,乡绅为之慑服,愿奉裴元庆为讨贼元帅。”

    殿上众人这才明白:这裴元庆回殿如此迅速,是已经举完鼎了啊!

    杨广听言大喜,连连夸赞裴仁基,生子勇猛如虎,养出来的女儿温婉可人。有意纳裴翠兰为妃。裴仁基见天子垂爱,叩头谢恩。

    张大宾心想,这还了得,连忙从中阻挠:“启奏陛下,裴氏父子初来乍到,忠奸未辨,这样轻易予以重任,会不会有些冒险……姐姐入宫,兄弟拜帅,此事难免引来朝野流言,有损天子威严,请陛下三思。”

    杨广心下不悦,如今这老东西也开始烦人了,居然阻拦朕的好事,便问道:“依国丈之见,该怎么办啊?”

    张大宾建议皇帝就选妃之事先行避嫌,令择大将为帅,让裴氏父子出任讨寇先锋,以观察用。

    待裴家父子立功还朝,皇帝再拜功臣为帅,封功臣家的女眷为妃,这样,朝野上下也不会有异议。

    杨广虽暗暗咒骂老头出的馊主意,但张大宾名正言顺,自己虽贵为天子,也不得不遵守纲常。只是,不能让这老头好过。

    天子遂任命:“张大宾为大元帅,裴氏父子为先锋,率领骁果卫三万精兵出发,讨伐瓦岗寨!”

    什么?皇帝让自己挂帅?张大宾想我哪会打仗啊,这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杨广又说:“爱卿是朕的国丈,是朕最信任的人,当然要你挂帅朕才放心啊,无需多言,领旨谢恩吧!”杨广心下却想,死老头你不让我好过,这次让你去前线,看不脱掉你三层皮。

    张大宾只得领旨谢恩。裴家父子率兵出征,裴翠兰先回龙虎庄等待消息。

    出了大殿,裴仁基向邱瑞表示了感谢,正因为昌平王秉公执判,裴元庆才得以在天子面前展现本领。

    邱瑞为国举才,本就没有私心,裴元庆天赋神力,为大隋建国以来罕见。邱瑞提醒裴仁基,建功立业是好事,不过,眼下他们得罪了张大宾,却是近在眼前的一桩祸事啊。

    裴仁基正想就此发问:“不消千岁说,裴某也觉得那位国丈大人似乎对我十分敌视。不知何故,请千岁告知。”

    邱瑞:“江湖人不知朝堂中事,国丈张大宾之女张婕妤是天子后宫最受宠爱的一个嫔妃,当今萧皇后体质虚弱,多愁多病,一旦有失,张婕妤很可能青云直上。”

    裴仁基这才明白,张大宾这是怕天子另寻新欢,动摇张婕妤的地位。如今自己刚进京就要献女,岂不是让他恼火?

    裴元庆在一旁听得真真的:“什么狗屁国丈!我姐姐要嫁皇帝,此事只有皇帝说了算。他张大宾即便眼红,又敢将我们裴家如何?”

    邱瑞再三嘱咐,张大宾如今是主帅,现官不如现管,此次瓦岗之征,要提防他给你们穿小鞋,存心加害。

    裴仁基心中后悔操之过急,创下大祸,但为今之计,只有从速攻破瓦岗,尽快凯旋还朝,以防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