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该抢发论文了 » 第28章 诱饵

第28章 诱饵

    离开办公室的余枫并没有放弃工作。

    刚刚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万诺然,不代表万诺然一定会虚心悔改,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遇到这种会抢作者排名的直接方法,就是保存贡献度的证据,或者是提前抢发论文。

    抢发论文一般是先发表在arXiv网站上。

    arXiv是收集一些领域论文预印本的网站。论文从发布到录取或被拒,中间有相当一段长时间,所以作者一般会选择先发布在arxiv上。

    算是先把论文的点子先广而告之,告诉别人这个方向,这个方法,有人做过了。

    前世的余枫就有一次在做实验的途中,收到了arXiv网站的订阅邮件,告诉他一个悲惨的消息,米国某实验室已经完成相同的工作——论文被抢发了。

    爱情中的先来后到非常重要,科研也是这样。

    不过这个例子,还是两个组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不涉及任何的作者权争议。

    像余枫、万诺然这种同属于一个实验室,产生了根据对研究的贡献度不同的作者顺序争议,就是较为严重的学术道德困境。

    万诺然想当共同第一作者,余枫根本不想给他任何的署名,而朱教授很可能会选择和稀泥,给一个折中的选项——给万诺然一个二作。

    最理想的情况下,就是万诺然自行退出,承认余枫所做的工作并向他道歉,最后当做无事发生。

    最坏的情况下,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可能会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调查。

    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余枫还是万诺然胜出,作为导师的朱润涛教授都会因为这件事,名誉受损。

    余枫显然是耗得起的那一方,他的贡献度自不用说,手中还有两篇论文待发,以后还有无数论文等着他发。

    相比之下,万诺然要同时忍受来自朱润涛教授和毕业的压力。

    无论万诺然到底会选择知难而退,还是鱼死网破,最重要的还是保存自己对“锤子”漏洞的贡献度证明材料。

    一开始的论文工作和贡献度分配是由朱教授和余枫线下敲定的,没有留存任何实物的证明。

    不过好在他和朱教授以及万诺然的邮件往来,在学校邮箱的服务器上都有备份,下载下来即可。

    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篇文献综述,可以证明早期的准备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论文的核心论题也是他提出的。

    接下来就是论文的实验工作的证明,每次去机房都会在曾老师那里登记学生信息,这一点也不用在意。

    剩下的就是实验结果。

    余枫首先把服务器的原始资料和运行文件都拷贝到本地,再销毁服务器上的备份。

    在输入删除的命令行,按下回车的前一秒,他停了下来。

    服务器上的用户组毕竟是万诺然创立的,权限由不得余枫。

    本来他也没多想,之前的数据和脚本文件都是公开的,哪有防着合作者的道理。

    但现在情况急转直下,也就是说,对方很有可能已经有一份自己数据和脚本的拷贝了。

    除了今天还没有跑的数据。

    可以在这里做些文章。

    比起直接删除,不如做个诱饵给他,看他会不会上钩。

    他稍微改了几个脚本里的参数,开始运行,留下了一份错误的数据在服务器上。

    如果他还有一点廉耻之心,这个诱饵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本地备份,这可以证明余枫的工作;错误数据,可以反向证明万诺然的工作。

    他稍微整理留存过的证据,把事件和诉求发邮件告知了朱润涛教授,等待他的处理。

    余枫长叹了一口气,本以为一帆风顺的论文发表,最后闹得并不愉快。

    归根到底,余枫并不完全认可朱润涛教授的指导方针,虽然他是一位公认的好教授。

    但是,好,不应该是无条件的,而是相互的。

    过度散漫的工作分配,过度放松的科研环境,过度低效的沟通效率,最后养出了万诺然这样的科研巨婴。

    如果能在办公软件上及时留存记录工作的分配和工作的进度,事情不会有任何的争议。

    朱润涛实验室毕竟不是自己的实验室,许多事情不受他的掌控,这一点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得到的好处多很多。

    无论这件事的结果如何,余枫都不想继续在朱润涛教授手下干活了。

    这篇论文还算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前世的知遇之恩,今生算是已报答。

    接下来就是写论文了。

    当助理教授的这么多年,余枫并没有写过多少论文,因为这种活一般是交给手下的博士生做,再让他来提供修改意见,就像朱润涛教授所做的一样。

    从零开始写一篇论文,对余枫来说竟然算得上一件许久未做的新鲜事。

    先从会议的官网找到格式的要求,再去互联网上找到对应的LaTeX模板。

    计算机领域的大部分顶级论文都是用LaTeX而非Word文档书写,因为LaTeX的排版整洁、美观且自由,它最大缺陷在于学习的成本,但这一点对习惯代码的研究者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模板只是准备工作,内容才是重中之重。

    论文内容是这项工作最后的呈现形式,要把复杂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提出方案,数据结果等等以文字的形式输出。

    在科研界,论文本身的工作并不是论文被接收或者拒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因为在这个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人能都做到尽善尽美。

    审稿人研究背景可能与论文本身需要的背景大相径庭,甚至有些教授直接丢给手下的研究生、博士生代为审稿,他们对于论文工作的认知完全无法匹配审稿人的身份。

    这个时候事情反而更简单了。

    语法、拼写错误多了,或者表达不符合英语习惯,或者不符合模板,直接给拒了。

    像万诺然写的那种质量的论文,根本活不到能让审稿人看到核心论点。

    把模板上的标题、作者、致谢等填好以后,余枫看了眼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一天是肯定写不完十几页的论文正篇。

    和梅心浅约定好吃饭的时间是六点,不过手上的论文也是越快发表越好,该如何取舍呢?

    他想都没想,直接把目前的存稿保存下来,笔记本关机,从图书馆回宿舍准备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