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该抢发论文了 » 第11章 赌注

第11章 赌注

    “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人工智能中心的陈隆教授,把刚收到的免听申请书砸在了桌上,“上我的课,学不到东西吗?”

    这周第一天上班,就收到某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大一新生提出的免听申请,让他无比恼火。

    来这边溜达的朱润涛教授,一本正经地逗着陈隆养的仓鼠,被背后传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回头一看桌上的文件,申请表格上的姓名栏,是一个眼熟的名字。

    余枫。

    看着这位脾气暴躁的同事,朱润涛教授计上心头。

    “有些大一新生也很有水平的,不想上基础课也情有可原。”

    “有个屁,我看过了,高中没有竞赛经验,能有什么水平。”

    朱润涛眼镜开始反光,遮住了他的表情,这代表着他要操作了。

    “不如打个赌吧,要是这个学生真有本事,你把‘儿子’借我玩一个月。如果没有的话,我包他三个月的伙食。”

    陈隆教授狐疑地看向朱润涛教授,明知对方觊觎自家“儿子”已久,但是这个赌来得有些不明不白,总不可能他认识这个大一新生吧。

    “也不是不可以赌,不过怎么才算真有本事呢?”

    教授,主打一个严谨。

    “你说他有水平就有水平,没有就没有。比如你先给他免听,反正期末考试总归要考的,看他成绩怎么样也可以。”

    也就是说评判的标准以及权力全归陈隆教授所有,一切有利的条件都偏向于他,于是他也应允下来。

    见到陈教授已经入局,朱润涛教授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机。

    “话说我们组新招的一个学生,真有两把刷子,你看看他写的文献综述。”

    话题的过渡还算流畅,陈隆也没有起疑,接过手机,读了起来。

    只是读着读着,就有点羡慕地发狂了。

    文献综述虽然听上去只是一个把很多文献读完写一个读后感,但实际上对作者的水平要求只高不低。

    首先,作者需要对研读过的论文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能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最重要的是,要有科技写作的意识。

    即使深耕于人工智能方向的陈隆教授,也能从这篇文献综述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厚水平,就是因为敏锐地察觉到了作者高超的科技写作技巧。

    正如资深的小说读者也能从作者的文笔而非题材中,判断其功力的深浅,让开马甲假装萌新的巨佬无所遁形!

    这篇文献综述不仅是英文书写,并且用词精炼,表意明确;结构清晰,重点明确;格式规范,书写明确。

    陈隆心里清楚,达到这种水平,得读的论文够多,知道什么样的论文是好的,什么样的论文是坏的,写的也要足够多,才有这样的效果。

    有些刚进计算机系的新教授,都未必能有这样的水平。

    “你新收的那个博士?能力这么强,怎么会进你的组?不对,怎么沦落到我们学校?”

    听完陈隆的话,朱润涛的嘴已经笑成了一个勾,他连手机都没有收回来,两个手直接抱住仓鼠的笼子。

    “好咯,谢谢你,‘儿子’借我一个月。”

    是的,陈隆教授的“儿子”,其实是他养的仓鼠。

    一时间,陈教授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等他回过神来,才意识刚读的文献综述,竟然是赌局的延伸。

    “这篇文献综述,是这个叫余枫的学生写的?”

    手捧着仓鼠笼,脸上笑嘻嘻的朱润涛教授回答,“是啊,大一,刚进我们组的。”

    与朱润涛脸上笑容相反,陈隆的眉头紧锁,“大一能有这个水平,你调查过了吗?”

    “面试过,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知道是因为打赌输了略有些烦躁,还是陈隆本就是个暴脾气的教授,“不是,这哪是有两把刷子的水平啊?别说大一了,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写出这个水平,以后我陈隆两个字倒着写。”

    感受到同事的怒火,朱润涛也收起了笑容,放下了仓鼠笼子。

    “对学生,总归是先相信,再质疑。再说了,他背后要真有写手,还找我进组干嘛。”

    一句话堵得陈隆哑口无言。

    江洲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的所有人,都必修信导这门课,而这门课,十几年来都是陈隆教授负责的。每一个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拿陈隆的外号当做暗号。

    残暴的新人杀手。

    毕竟大家都有一个非常难忘的信导成绩。

    可是这门课并不难,为什么大家的成绩还是不高呢?

    因为他太过严厉。

    比如迟到早退翘课扣分,帮人点名一起扣分,代码注释不规范扣分,提交文件格式错误扣分,文件名没有按规范扣分……

    另外,抄袭作业直接扣光平时分,期末考试不考个90分别想及格。

    而朱润涛教授却恰恰相反,他对学生态度很好,是系里有名好好先生。

    不过学生绝对想不到,这两位性格迥异的教授私交却甚好。

    憋了半天的陈隆教授,最后还是缓缓开口,“如果他真的是个人才,别埋没在你手里。”

    深知这位好友脾气太过友好,对很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反倒是一种纵容。

    多年以前陈隆也不是个残暴的教授,但见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新生,自以为从高考的炼狱中解放后,一步步放任自己陷入沉沦。

    最后他终于意识到,这个学院里,需要有一个人唱红脸,在开学的第一课,就给这些人立下规矩。

    不过朱润涛没有把老友的话放在心上,“像他这样的学生,不需要管,让他自由发展就可以了。”

    和陈隆不同,朱教授从文献综述中读出的,更多是余枫对于这个安全问题的洞见。读完这篇综述之后很兴奋的他,当即和余枫约好下周开会讨论一下。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一手提着仓鼠笼,另一只手伸出向面色铁青的陈教授打招呼。

    “时间不早了,我要带着你的乖儿子,见一下我的好学生咯。”

    然后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哼着小曲,丝毫不在意背后传来疑似捶桌子声的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