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该抢发论文了 » 第1章 重生

第1章 重生

    “恭喜余教授通过非升即走考核,获得教职!”

    余枫接过一小杯白酒,仰头一饮而尽。

    前几日,余枫终于通过了学院里的非升即走考核,从小小的助理教授,升为了江洲科学大学信息学院的副教授。

    这个周末便组织了个聚餐,庆祝一下。参加酒局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人,大多是现在大学的同事,还有一个大学时代的损友。

    酒桌上觥筹交错,话题便转进到考核之前的诸多状况。

    “上次我手下那个博士,请了一月的假回老家结婚。谁想到就因为这件事,论文就被米国的那个实验室抢发了,差点让我过不了考核。”

    有时你的主意和想法,正巧也被别人想到了,但只要对方手快一些,早些将其实现并且发布,那么很可惜,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而非升即走的考核,需要助理教授在七年的时间里,发表足够数量与质量的论文,才能顺利通过。

    如果没有通过,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永远失去这份工作。

    被抢发论文,对于急需发表数量的余枫而言,可谓是一击重创。

    损友老孙碰了一杯,“要让你重来,你还会不会给他批假?”

    余枫酒量并不是很好,说话已带点意识流了,“批啊,怎么不批,给我狠狠地结婚。不要像我一样,到三十七岁了,还是个学术老光棍。”

    老孙听到这句话,刚想说什么,却又咽在喉咙里。

    余教授晃了晃空空的酒杯,“要是让我重来,我不吃不喝也要把对手实验室的论文全都抢发一遍!”

    酒桌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同是科研狗的同事对于余枫被抢发论文一事,都是深有同感。

    老孙没有笑,他不是做科研的,好像并没有第一时间理解到其中的笑点,而是举起酒杯,再敬了这位相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一杯。

    “那么,祝你得偿所愿。”

    -----------------

    头,好疼。

    忙于升职的考核,好久都没有喝酒了,昨天多少有点报复性喝酒的意思。

    “醒醒,余枫,快起床啦。”

    不是,老孙,今天不是周六吗,我特地在周五请客,就是为了第二天能赖床不起啊。周六不用上班,你喊我起床干嘛。

    不对,老孙怎么在我家。

    余枫吓出了一身冷汗,昨晚喝多了,应该不会吧……

    仔细地感受了一下,局部没有任何不适,连头疼都突然消失了一般。

    他猛地睁开眼。

    “兄弟,你好年轻,像十八岁。”

    孙旭斌一副担心弱智的目光,注视着说着胡话的余枫,却只看到他躺在床上无辜地眨了眨眼睛。

    于是立刻放弃了治疗。

    “周哥,余枫睡迷糊了,我们先走吧,信导课要点名的,不能迟到了。”

    宿舍门哐当一声关了起来,仅留余枫一人。

    周哥,好遥远的称呼,他结婚以后就没见过面了吧。

    这个摔门的声音也好逼真啊,这个虚拟现实的技术里的声音采样很牛啊,跟自己回忆里一模一样。

    老孙也真是的,怕他宿醉难受就把他塞进虚拟现实的机子里过周末吗?还来了一个重返十八岁的cosplay,演的还真像。

    快四十岁的老男人了,还玩这一套,你咋不玩神光棒呢,还能带你儿子一起玩。

    “退出。”

    毫无反应。

    是自己口音不标准吗。

    “退——出——”

    毫无反应。

    设定语言错了?

    “Logout!”

    毫无反应。

    总不可能是霓虹语吧,霓虹的设备有些罕见了。

    “ログアウト。”

    毫无反应。

    这一切,不会是真的吧。

    余枫速度爬了起来,穿上衣服,走到阳台。

    这光,这水,这建模,这细节,这触感,这手好疼,现在的技术应该做不到这么逼真。

    要是真穿越回到了十八岁,公元二零一五年,那岂不是能把自己切成片好好研究一下发论文?

    这下二十岁直接正教授了。

    本着科研严谨的精神,余枫决定做最后的论证环节,证明自己不是在盗梦空间。

    余氏·夏卞公理第十一条:无论多有想象力的意识世界,都无法构造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只要去图书馆中,找到一本他从未涉足领域的教科书,研究这本书里的理论体系是否严谨而完整,便足以证明或者证伪这是梦境还是现实。

    学生卡,自行车钥匙,宿舍门钥匙,都不能忘记。

    面对着楼下连成一片的自行车废墟,余枫挠了挠头。

    他的自行车长啥样来着。

    还好手机里存了照片。

    等到终于挖出了自行车,庆幸他还保留着当年的肌肉记忆时,可以骑行,但下一个问题。

    江洲大学的图书馆在哪来着?

    余枫并没有因为记忆的模糊觉得沮丧,反而是无比激动。

    他仿佛回到了刚上大学的那段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未知的,可以探索的。

    想当年刚上大学那会儿,跟兄弟们一起研究各种没用的小知识。

    离教学楼最短的路径要穿过主楼的走廊,三号食堂最角落的阿姨不会手抖,本年级最好看的女生在化学系……

    余枫把自行车停在图书馆后的停车棚中,甚至没有顾着给自行车上锁,抡起两条腿就飞向图书馆的大门。

    这就是没有中年亚健康的年轻肉体吗?

    图书管理员阿姨欣慰地看着小伙子飞奔到教材区,赞许地点点头。

    这才早上九点,图书馆刚开门,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来读书,真是勤奋的好孩子啊。

    余枫放眼扫过书架上的标签。

    物理。

    不太行,自己做过硬件方面的研究,物理和材料方面都挺熟悉。

    生物。

    此时有关生物的教材上应该现象多于理论,不太适合。

    化学。

    有机会吗?不会。

    余枫伸手,从书柜上拿下一本有机化学。

    自从高考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碰过化学相关的知识了,大学内容的有机化学应该属于自己知识的盲区,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小时以后,余枫挣扎着从有机书中爬了起来。

    醇,酚,醚,醛,酮,萘,蒽,䓛,苝,苯。

    他已经快不认识汉字了。

    但他现在悬着的心终于定了下来,因为他终于验证了答案。

    书中数不胜数的化合物,变化万千的各式反应,精妙绝伦的理论猜想,仅凭他的妄想是绝无可能搭起这样一座学术的高塔。

    余枫满意地把书合上,准备放回书架。

    却听到一句,“余枫同学,请问你为什么在看有机化学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