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九十章 礼物

第九十章 礼物

    熊仓急匆匆地跑来,呼哧呼哧大喘气。

    王多馀有些不悦:“仓啊,要稳重一点,毕竟你现在都是公司的高级领导干部了。”

    熊仓擦着脸上的汗:“好……好……好的王总,咱……咱们的盐快……快要见底了。”

    王多馀:“还够几天用?”

    熊仓掰着手指头算:“报告王总,就剩五天了。”

    “所以呢?”

    “咱们该去大鹿氏哪里去换了。”

    他的话迅速点醒了王多馀。

    对啊,怎么忘了这茬,在大熊氏的西边还有大鹿氏和有麋氏这两个“亲戚”部族呢,自己穿越来后还一直没跟人家打招呼呢。

    在这之前,王多馀就孔雀石的问题问遍了部落所有的老人,他们的脑袋全部都呈拨浪鼓形状左右摇摆,没有一个人见过他说的那种绿色的石头。

    也许,隔壁的邻居大概能知道吧,莫不如碰碰运气。

    想到此处,他立刻来了兴致:“大鹿氏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熊仓:“在咱们的西边,也就是大河的上游,他们的村子也沿着河。”

    王多馀点点头,沿河而居是大部分上古部族的做法。

    “多远?”

    “走路的话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

    一天的时间对于事情众多的王多馀来说太长了,看来这次得坐竹排去了。

    说到竹排,熊茂他们已经学会竹排的制作方法,目前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艘。

    嗯,如果竹排算是本时空最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的话,他王多馀已经可以打造一支无敌舰队了。

    “那有麋氏呢?他们在哪里?”

    “有麋氏在大鹿氏的北面,距离不远,他们那儿周围都是山,就中间一块是平地。”

    王多馀:“这不就是盆地么……”

    “这两个部族有多少人?”

    这道数学题再次难住了熊仓,他瞪着俩大眼珠子,懵了半天才道:“也不少,跟咱们差不多,但好像稍微少一点,但也少不了哪儿去……不过,也可能多,多也多不了哪去……哎,对了,到底是多还是少呢?我回家问问我媳妇去,王总你等我一会儿啊,我现在就给你问去……”

    王多馀差点晕倒,大骂:“你个二货,给我回来!”

    “好的王总。”

    他平复了一下想要打人的冲动,再次问道:“你们平常交换盐巴是谁带队?”

    “有时是我,有时是熊微。”

    “那倒是,你是大鹿氏的女婿嘛……”

    熊仓会错了意,以为王多馀想女人了,便嘿嘿一笑:“王总你要想当也可以,我媳妇儿她堂妹现在还没男人呢,长得那个嘿,五大三粗、虎背熊腰、面若猛虎,老好看了,十里八乡的俊后生都上杆子来提亲……”

    “滚!”

    王多馀思考再三,他决定这次由自己亲自带队:“这次就由我来带队吧,你也跟着,毕竟,这两个部族与大熊氏同根同源,同气连枝,也该走动走动了。”

    熊仓再次会错了意,以为王多馀真的想女人了,只是嘴上不愿意说而已,便点点头,露出一副“我懂了,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办妥”的猥琐表情。

    他下定了决心,一定克服万难撮合王总和他媳妇儿的堂妹,这样一来,将来自己的荣华……

    此事事不宜迟,说干就干,王多馀命熊仓立即准备交换的货物。

    这次,他打算整点高级货,既想让大鹿氏、有麋氏小刀拉屁股——开开眼,也想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更是为了便于调查青铜矿产的消息……

    熊仓的行动很快,按照王多馀的要求,不到半天,该准备的货物就都准备好了。

    一共是六个竹筐。

    第一个竹筐装的是红薯和土豆这两种新型粮食。

    第二个装的是用山野菜制成的咸菜。

    第三个装的是王多馀亲自设计的三十顶遮阳用草帽、二十顶藤帽。

    第四个装的是木制的小玩具——比如木马、竹蜻蜓等,这是给孩子们玩的。

    第五个装的是细腻、紧实的新型麻布,一共四匹,每匹长十米、宽1米。

    最后一个竹筐装的东西最为金贵,是新制造出的瓷碗、瓷盆和瓷瓶,总共十件。

    熊仓看着这些“珍贵”的东西,有点肉疼。

    “王总,要不换一批货物吧。”

    “为什么?”

    “太浪费了,不就是换盐嘛,这些东西咱们好不容易造出来,用来交换太可惜了,不如我们自己用……”

    王多馀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孩子是苦日子过惯了。

    他理解熊仓的不舍,但,这必须要做。

    要是往常,王多馀早就直接打断他的牢骚抱怨,一句“废什么话,让你干你就干”就打发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有必要让这些人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王多馀带一脸心疼的熊仓来到河边。

    看着奔流的宽阔大河,他缓缓说道:

    “狼狼啊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熊蠡的族长,他以制瓷、织布为生,生活富足、无忧无虑,还生了三个儿子。”

    熊仓羡慕地道:“这日子多得。”

    “只不过好景不长,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有一次,熊蠡的二儿子在另外一个部族杀了人,被人家抓住,要论死罪。在听说此事后,熊蠡打算派自己的小儿子带着厚礼去营救。”

    熊仓竖起耳朵听着,这个故事看来很惊险。

    “但是,熊蠡的长子以及他的老婆都表示强烈反对,理由很简单:按部族的传统,家里有事,长子应当出面去送礼搞关系。现在不让长子去,反而让小儿子出面,不合适。最终,熊蠡拧不过老婆和长子,只好派长子带着礼物去那个部族。”

    熊仓全神贯注地听着,他很好奇后来的结果:“然后,成功了吗?”

    王多馀摇摇头:“结果,长子到了那个部族后,兄弟没救出来,只带了具尸首回家,熊蠡听说这种情况笑了。”

    熊仓气得把拳头砸在地上:“这个熊蠡真是蠢,儿子死了,怎么还有脸笑?”

    王多馀接着讲:“大家也不理解,便纷纷问熊蠡:你儿子死了有什么好笑?熊蠡说,我就知道大儿子带礼物去救不出他的弟弟,这个事情非小儿子不可。”

    熊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