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七十章 新任圣人的一天

第七十章 新任圣人的一天

    然而,有挑战才有征服欲,王多馀对实现这个目标十分乐观。

    他决定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调研、了解情况。

    这可是我D的优良传统。不调研怎么了解部族的真实情况,不调研怎么能知道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呢?不调研怎么知道谁喜欢自己,谁恨自己,谁赞成、谁反对呢?

    对此,王多馀已经策划好了。

    ……

    几百年后帝国的小学堂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新任圣人的一天》,内容是这样的:

    风暴降生始皇帝一世、大变活人者、森林大王、中原的天子、人世间最大的王、四方夷狄的征服者、疾病的毁灭者、奴隶解放者和全大陆的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者在光荣就任新任圣人后,开始了他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早上一觉醒来,始皇帝陛下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康帅博神面”后,走出了他的“宫殿”。

    在早就恭候在“宫殿”门口的大熊氏重臣的陪同下,视察了整个村落。

    课本上:始皇帝陛下来到一处地窝棚前,慈祥亲切地对一名老人说:“生活怎么样,艰不艰苦?”。

    老人激动地握着他的手:“不辛苦、不辛苦,圣人来了,青天就有了。”

    但实际上却是:“怎么住这么个破地方?”王多馀看了看里面的简陋陈设,皱着眉头对地窝棚的主人说。

    老人畏畏缩缩地从地坑里钻出来,在人高马大的王多馀面前浑身发抖。

    “我看看里面什么玩意儿”。说着就钻进去,立刻,扑鼻的发霉味道涌来,王多馀像吃了半斤翔一样立刻冲出来,蹲在地上一阵呕吐。

    课本上:始皇帝陛下漫步在田园牧歌般的村落里。

    实际上:王多馀踩着烂泥和粪土,在破败的原始村子里艰难地前行。

    课本上:始皇帝陛下品尝了普通群众赠送的烤鱼,他大声赞叹:“真好吃!看来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

    实际上:王多馀咬了一口做法可疑的烤鱼,已经舒缓的胃部又开始了痉挛。

    课本上:晚上,他亲自登门,亲切地慰问了部落里几位年轻的寡妇。

    实际上:他见到那些面貌黝黑、蓬头垢面、浑身上下散发着奇怪味道的上古女人就再次开始胃部的痉挛……

    表面上,他是巡游整个村落,实际上,他是在看每个人的反应。

    这时候的人,还相对单纯率真,喜怒不形与色还是做不到的。大部分都是畏惧好奇的神色,这表明,他们对王多馀的态度既谈不上忠诚,也谈不上厌恶。

    然而,也有些人内心憎恨的情绪能体现出来,而这种情绪埋藏在他们低眉顺眼和敬畏的眼神里,倘若不是后世经历了文明世界的人情世故的历练,是不会发现的。

    王多馀把村里所有人家都走了一遍,和所有人都见了一面,目前看来,大部分人对他的态度基本以“畏”和“奇”为主。对他不怀好意、甚至是充满敌意的,当然也有,但是少数。

    比如,那个叫熊铎的,明显在磕头的时候就显得很不自然,动作迟缓,表情干瘪,一看就对王多馀恨得要死。

    对于这样的人,王多馀当然不可能以这个理由处理他,毕竟他现在也算是“投降”了。但这样的人,他会用心关注的。

    “调研”结束后,王多馀结合与老祭司的谈话和他自己之前的了解,归纳了一下,形成了这么几条判断:

    第一,这是典型的父系社会,阶级已经出现,而且,在“归顺”王多馀之前,阶级矛盾十分巨大。

    第二,所处地理位置不明,部族沿河而居,眼前的是一条叫做飞鱼河的东西流向的大河。王多馀根据植被和环境猜测,这也许是中国北方某个地方。

    第三,基本无成型的文字,记事靠在王八壳上刻一些极为原始的图像,或是简单的很少有人能看懂的符号,但离甲骨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且他们的语言很原始,词意非常简单。

    第四,在大熊氏,原始种植业、养殖业已经出现,他们会刺鱼,但不会钓鱼、也不会撒网捕鱼。生活主要还是靠打猎和采集,打猎是成年男性群体协作,因武器和方法的限制,效率不高;采集则主要是女性的任务。

    第五,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器、木器和竹器,没有青铜器,更没有铁器。

    第六,有原始的纺线技术和制陶技术,衣服是粗麻、兽皮、草皮。

    第七,组织形式是半原始半奴隶制的军事民主制,部落议事的分量很大。在实际操作中,族长、祭司、长老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权力架构。

    第八,服饰头型上,他们披头散发,没有束发的概念,没有成人礼,没有文明礼仪,不懂基本的仁义道德,只有原始的血缘和部落忠诚。同时,可能还残存着杀俘献祭的传统,王多馀曾看到他们的一件祭祀用的“法器”就是用敌人的头盖骨和大腿骨制成。

    第九,不允许内部近亲通婚,定期和周围远方部落进行交流,别的部落的女人会留在大熊氏,大熊氏的女人也可能会“嫁到”别的部落。

    第十,有固定的盟友,就是西方的大鹿氏和有麋氏,他们互相通婚,且同气连枝,经常性地交易盐、陶器、毛皮等物资。

    第十一,在对王多馀的态度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主动加入、铁杆支持派。例如熊有鸡、熊雉、熊荆、熊仓、熊微等人,是较为积极地支持王多馀的;第二类,是被动加入、一般支持。他们仅仅是因为饿肚子和恐惧而投诚的,对于谁是主人基本不关心,他们最关心自己的安全和肚皮,这些人占了绝大比例;第三类,就是持骑墙态度的。他们表面上服从,实际上不可知,但总体上体现了合作态度,比如祭司等人;第四类,就是铁杆反对派,他们是原来族中的“实权贵族”,绝对不愿意投诚,也最为敌视王多馀,眼下的投诚只不过是迫于形势,比如熊铎部族原来的中上层,这些人要额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