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十章 营地建设

第十章 营地建设

    王多馀规划了一下,划出了简易的营地的大致轮廓——其实就是以小货车为中心的一个正方形,这已经超出了原有的一圈圆形木头的范围,面积大致算是600平米。

    可怜这个大熊氏全族打造出来的祖祖辈辈用来祭祀的场所就这么被王多馀“征用”了。

    先是花了半天的时间把货车(祭台)周围的杂草、乱石清理了下,平整了地面。

    然后,准备建造围墙。

    建材方面,砖石自然是没有的,水泥也没有。

    木头也不合适,考虑到自己只是一个人,大树即使锯断了自己一人也根本无法扛动。

    那只有另外一种植物了。

    王多馀盯着眼前的竹林抽了一根烟,决定把罪恶的双手伸向它们。

    挥动油锯,碗口粗的竹子应声倒地,不一会儿功夫,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就倒下了一大片。

    斩除竹子上的枝枝蔓蔓,将竹子锯成两米五长的竹竿。

    主要建材备好后,他绕着营地的轮廓,用锄头、铁锹挖出一条正方形的沟,沟深0.5米。

    用石子、黏土、沙子配上水,混合成原始的“混凝土”。

    从附近树林中收集了一大堆藤蔓,晒干后进行处理,拧成绳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原本祭祀用的二十根木头一个个都挖出来,沿着营地的周长等比例插到沟里——这些木头将作为竹制围墙的主干支撑。

    随后,将准备好的竹竿沿着营地轮廓插进去沟里,竹竿之间紧密排列,再用藤蔓绳子捆扎紧实。

    等这一切准备就绪,便用“混凝土”填平、压实。

    当然,他在预先留好的缺口处还建了个大门,门也是竹子制成。

    这项工程十分“浩大”,王多馀足足干了四天。

    四天后,竹墙建成,王多馀拍拍手,点上一根烟,吐槽道:

    “这不就是农家乐嘛!”

    在围墙基本形成后,考虑到防御野兽和上古人突袭的需要,他觉得,还需要在竹墙外挖一圈“护城河”。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有点耗费体力——还是挖沟。

    花了三天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用在围墙外边挖了一圈1米深、半米宽的壕沟,并在大门位置建造了一座小型桥梁。

    在这期间他没出去打猎,日常饮食全靠货车内的物资,顿顿吃方便面,吃得他都快吐了。

    壕沟形成后,王多馀觉得还不保险,于是锯出一些竹子,削成尖尖的竹矛,把尖锐的头部放在篝火上熏烤硬化之后,将这些竹矛密密麻麻地插在围墙下,斜指向外,形成拒马。

    壕沟内,又挖了一些陷阱。

    为了进一步扩大警戒范围,他在营地外做了几个陷阱,又用易拉罐做了预警的机关,这样,猛兽和草皮裙一旦来袭就能发出预警。

    等这一切就绪,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从外观看去,整个营地最关键的防御工事初步成型。

    接下来,就是营地内部的建设了。

    首先是建造自己睡觉休息用的空间,由于货车依然停留在土台上,动弹不得,再加上驾驶室地方狭小,不宜长久居住。

    货车车厢作为仓库,装的全都是关键物资,也不适合日常居住。

    那就只有建造房屋了。

    老办法,还是用竹子。他之前收集的竹子还有很多,这些天经过晾晒,竹子中的水分已经基本蒸发,所以,建材并不缺。

    接下来,他先是把土台西侧一处地方进一步平整,在地上撒上干净的细沙和鹅卵石,划出一条长方形,顺着轮廓挖了一圈沟。

    插上几根木头作为支柱,再把竹子紧密地插到沟中,作为墙壁。

    他手中的现代木工工具是全套的,利用这些“神器”,很快,就用木头和竹子搭建了一栋40平米的阁楼。

    阁楼分两层,一层是客厅和厨房兼储藏间,二层是卧室,中间有竹梯,一层二层之间是竹制的地面。

    每层楼都开了四扇窗户,窗户同样是竹制的。王多馀从车内找到一些透明塑料布和网纱,覆盖在窗户上,保证透光和防风。

    接着,他从附近薅来一堆干燥的茅草,铺在屋顶上,用竹片、藤蔓将茅草和屋顶捆绑结实。

    如此一来,基本上就不怕风雨了。

    这还不算完,这距离精致的生活还很远。

    王多馀接着砍伐了一些木头,用锛、凿、斧、锯制作了一批木板,用火将其中的水分烤干后,铺在阁楼里作为地板。

    嗯,虽然原生态,但还算舒服。

    在制作木板的同时,他还用木头、竹子制作了一张木床,用榫卯结构连接,放在阁楼上。除了躺在上面嘎吱嘎吱响之外,没什么大的毛病。

    房子、地板、木床打造好了,接着就是生活用具和用品。

    王多馀准备建两个厨房,一个在阁楼的一楼屋内,一个放在屋外。天气暖和或者不下雨时在屋外,天冷了或者下雨时在屋内。

    屋外的厨房相对比较简单,他从河边搬来一些石头,和了些泥,挖了几个坑,垒成了灶,然后在上面建造了一个雨棚。

    屋内的稍微麻烦点,因为需要考虑油烟和通风的问题。不过,土办法也算是办法,他用竹筒、泥巴制造成一个烟筒,伸向屋外。

    厨房建完后就轮到厕所,他在营地的东北角挖了个大坑,支上结实的木板,用竹子和茅草支了个架子,一间原始厕所就有了——当然没有抽水马桶。

    大坑用于储存粪便,这玩意可是好东西,王多馀准备将来用它们攀登农业技术高峰用。

    等厨房和厕所完工后,他用木头、竹子和藤条做了个100升左右的水桶,在漏了几次水并做出了补救后,这玩意终于能起到储水的作用了。

    又把一些竹子的中间打通,做成了水管,接到水桶上,竹子的尽头拿块布条堵住,用的时候拿开——这也算是原始的开关了。

    有了接水的地方,就方便建造洗澡间了。这也不复杂,接着用竹子、木头、石头建造就是,他用木桶、竹子和拆快递得到的塑料软管弄了个淋浴装置。

    考虑到休闲的问题,他又在营地中央支起一个吊床。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段时间王多馀什么也没干,就在叮叮当当地建造营地。

    经过辛苦的劳作,差不多用了大半个月时间,基本上一个初具规模的后现代波普主义原始格调农家乐就完成了。

    工程的最后一天,王多馀找了一根最长的竹子,挑起一面破布,插在屋子的顶端。

    破布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大字——

    替天行道!

    春风刮过,这杆“大旗”呼哧啦嚓地在空中嘚瑟地飘扬。